美麗鄉村入畫來 扮靚河南東大門

美麗鄉村入畫來 扮靚河南東大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趙若郡

4月16日,清晨還不到6點,窗子外剛開始有朦朦亮光時,黃思玉老人就起來洗漱完畢了。迎著照進全省的第一縷陽光,他先來到院子西頭的小菜園和生菜、豆角道一聲早安;再打開門和院子門口的杏樹、柿子樹打個招呼。隨後,像往日一樣,他拿起門廊角落裡的掃帚,就開始清掃院落。

美麗鄉村入畫來 扮靚河南東大門

黃思玉是永城市苗橋鎮村民。這裡位於河南省最東部,是每天早晨全省最先擁抱陽光的地方。年產300萬噸優質無煙煤的新莊煤礦坐落在苗橋鎮境內,這裡因煤而興,又因煤而困,在享受煤炭資源帶來財富的同時,不得不面對生態環境惡化和居住區沉陷等“後遺症”。

“以前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和美麗一點關係都沒有。”黃思玉說,“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不僅住進了鎮裡統一規劃的拆遷安置小院,政府還在家門口鋪公路、建公園、購置健身器材。”說著,只見老人微蹙的眉頭逐漸舒展開。

美麗鄉村入畫來 扮靚河南東大門

2017年以來,苗橋鎮政府將美麗鄉村建設和採煤區塌陷治理相結合,按照“深修塘、淺造田、沉修路、不深不淺栽上樹”的生態修復計劃,圍繞“庭院花園化、村莊林果化、道路景觀化、河道綠蔭化”的建設目標,努力打造新型城鎮體系。

陳超華,鎮裡的保潔員,是這三年苗橋鎮人居環境變化的一線見證者。“以前也沒有固定垃圾點,打掃一天下來盡是彎腰撿垃圾的時候。現在,我每半天巡查一次,每家每戶前前後後基本上都是乾乾淨淨的,我的工作輕鬆多了”。

美麗鄉村入畫來 扮靚河南東大門

為了改善居住環境,鎮上不僅在基礎設施等硬件上不斷優化,還持續推進全域保潔工作。“全鎮配備保潔員100餘人,確保保潔員全覆蓋、無死角劃分責任區作業。作為河南省的東大門,我們致力於向外省展示一個乾淨、宜居的河南。”苗橋鎮宣統委員劉巖介紹道。

“鎮上的公共環境乾淨了,自己也受影響,現在我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把家裡拾掇地敞敞亮亮,2018年我家還被評為‘五美庭院’呢。”黃思玉老人自豪地說。

目前,全鎮有14個行政村陸續出現不同程度塌陷,這些村莊的村民有的像黃思玉老人一樣住進了錯落有致的庭院,有的則住進了整齊劃一的社區。

在苗橋鎮中心社區記者見到了20多年不願搬遷的“拆遷戶”高鉛敏。“因為我的視力不太好,只有一隻眼睛看得見,習慣了老房子的佈局,這些年來一直不願意搬家。”

故土難離,難捨難分,這是當時很多村民的想法。但是隨著苗橋鎮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高鉛敏所在的永淮路新莊路段經沉陷的房屋不僅影響觀瞻,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這些年苗橋的變化是實實在在的,街道乾淨了、路燈變亮了、運動場地也多了,我想著自己不能再那麼自私地拖苗橋的後腿了。而且老鄰居都說安置的社區住著乾淨舒適,像進城了一樣,我和老伴也動了心。”

如今,老高老兩口還在社區裡開起了新莊超市,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舒坦。

午後,採訪結束,從高鉛敏家出來不遠處,就是去年才建成的人民公園。陽光從樹葉間灑下,灑在春的嫩綠上、灑在柵欄裡的花朵上、灑在水波盪漾的塘面上,遠處幾個孩子在嬉戲耍鬧、三三兩兩的村民在悠閒散步,春日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編輯:陳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