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之戰中,白起為何能大敗數倍於秦的韓魏聯軍?

百家經史


伊闕之戰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戰例,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初出茅廬的白起,僅率領10萬秦軍經過一天一夜的鏖戰,就打敗了韓魏聯軍24萬人,敲開了秦國東出的大門。白起為何能夠大敗數倍於秦的韓魏聯軍呢?首先,我認為這歸功於白起正確的戰術,他以小部隊吸引韓軍,白起親率主力採用大迂迴大包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策略,迂迴突襲魏軍,並對韓魏聯軍各個擊破。其次,魏武卒重裝行進,缺乏靈活機動,在面對秦軍時,韓魏兩軍相互觀望,當魏軍遇襲後,韓軍不僅救援不利而且作壁上觀。另外,秦軍能夠巧妙利用地形,化被動為主動。在主帥應戰態度方面,白起對此戰謹慎小心,而公孫喜根本沒有對初出茅廬的白起足夠重視。


從秦國到秦朝,秦孝公商鞅變法開其先,秦惠文王縱橫捭闔承其續,但秦一統天下真正的奠基人卻是秦昭襄王。伊闕之戰就是秦昭襄王東出大策中,橫亙在函谷關外的第一道難關。秦昭襄王任用新人白起攻打魏韓,試圖以此為東出大策奠定基石,白起攻下韓國新城之後便將矛頭對準洛陽城外的伊闕。伊闕之戰是秦國曆史上一個關鍵節點,伊闕之戰的勝利,敲開了秦國東出的大門,從此秦軍東出勢不可擋。此後,列國逐漸淪為秦國的刀下魚肉,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列國雖合縱卻不能傷秦分毫,以至於秦無亡矢遺鏈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但是,在伊闕之戰中,白起僅率領10萬秦軍,為何能夠大敗魏韓24萬聯軍呢?

伊闕是函谷關外魏韓兩國要塞之地,也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地。伊闕地勢複雜,兩側是綿延起伏的山嶺,中間是狹窄的山谷,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秦軍不僅數量上不佔優勢,而且魏韓聯軍封鎖伊闕要塞,按照兵法秦軍似乎毫無勝算。那麼,白起是怎樣破解伊闕殘局呢?

秦軍方面,戰略戰術正確

  • 首先,白起採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術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面對伊闕這樣一個易守難攻之地,白起深知,如果與韓魏聯軍正面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因此,善於打破常規的白起,採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應對魏韓聯軍。白起先讓部下率領小部隊秦軍,大張旗鼓地緩緩進入伊闕山谷。這部分秦軍,每個人拿著好幾個秦國軍旗,向山谷中擂鼓吶喊,一旦韓國軍隊追上,便向山谷外撤退。果然,韓軍見狀窮追不捨,離開了應當駐守的戰略要地。而白起親自率領秦軍主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摸上山樑,採用大迂迴大包抄的策略,繞到魏軍側後方發起猛烈進攻。由於魏軍毫無準備,因此很快便被秦軍殲滅,魏軍統帥公孫喜也兵敗被殺。韓軍見狀頓時手足無措,既沒有及時回援魏軍,又沒有采取正確的突圍方法,很快也被秦軍前後夾擊而殲滅。

  • 其二,大遷回大包抄,靈活機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迂迴包抄,避實就虛。白起在伊闕之戰中,先分化瓦解再繞後包抄,而後各個擊破。觀察白起的軍事生涯,我們會發現,白起將大迂迴大包抄用得淋漓盡致。他在著名戰役長平之戰中,就採用大迂迴大包抄的策略,率軍跳躍式繞到百里石長城,利用地形將趙括率領的趙軍圍困在長平。伊闕之戰中繞道攻擊魏武卒,是此戰最關鍵的一環,秦軍必須要做到靈活機動而又悄無聲息,倘若這個環節出了問題,秦軍很有可能被包圍在此。白起的大迂迴大包抄,成功地擊潰數倍於秦的魏武卒,而後對魏韓聯軍各個擊破。

  • 其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春秋時期的戰爭,大多都是類似於“約架”的小打小鬧,戰爭的目的只是為了炫耀武力以揚國威。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是無法想象的,經常一場戰爭就會有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的傷亡。因為戰國時期,諸侯逐漸從爭霸走向兼併,從分裂走向統一。因此在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攻城略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打殲滅戰。白起最善於打殲滅戰,幾乎他每場戰役都會導致敵軍的全軍覆沒,甚至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舉國男子大多在長平被白起殲滅。白起在伊闕之戰中,就採用的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他將韓趙聯軍拆散後,對韓魏聯軍各個擊破。白起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策略,高效地擊潰了魏韓24萬聯軍,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韓魏兩國的軍事實力。

韓魏聯軍方面,戰略戰術失誤,自身亦有缺陷

  • 首先,魏武卒重裝行軍,笨重遲緩

在戰國初期,魏國的魏武卒是令諸侯膽寒的存在,魏武卒以彪悍善戰著稱。魏武卒的選拔標準極其嚴格,每個魏武卒都必須能穿三重甲,能拉開二十石的弓箭,並且頭戴厚重的頭盔手裡拿著劍和戈。按照這樣的標準,每個魏武卒都被重重的鎧甲包裹,被沉重繁多的武器所拖累,在戰場上怎麼能靈活機動呢?相比於魏武卒的重裝鎧甲,秦軍卻是輕裝上陣。秦國士兵一般頭帶頭巾,身披輕甲,在戰場上,很多秦國士兵為了能夠靈活機動,往往赤膊上陣。


另外,魏武卒軍團以車戰聞名於世,吳起為魏國創建了重裝戰車軍隊,這種重裝戰車曾經在戰國初期重挫秦軍。春秋時期到戰國早期,戰爭往往以車戰為主,兩軍交戰戰車優先,兩軍點到為止。但是到了戰國以後,隨著兼併戰的展開,列國逐漸減少了戰車的比例。在伊闕之戰中,魏武卒的重裝戰車到了伊闕山谷,根本發揮不出來優勢。24萬韓魏聯軍,再加上陣前的重裝戰車,在狹窄的伊闕山谷之中不僅無法施展,而且還會阻礙步兵的作戰。

  • 其二,韓魏相互觀望,錯失良機

當白起率軍來到伊闕之時,卻陷入了深深的疑惑,韓魏聯軍駐紮在伊闕山谷中,面對秦軍卻按兵不動。到底是有埋伏還是另有隱情,白起一時也難以琢磨。白起派出密探調查後才發現,原來是韓魏兩軍都不願意衝鋒在前,都希望保存自己的實力。魏國希望韓國衝鋒在前,韓國卻認為魏國軍力強應當作為先鋒,兩軍在秦軍陣前陷入了內爭之中,韓軍最終不情不願地當了先鋒。韓魏兩軍的徘徊不前,給了白起充足的部署時間,韓魏兩軍也因此錯過了與秦一決高下的大好時機。

  • 其三,魏軍遇襲,韓軍作壁上觀

在戰國時期,秦國曾經遭遇多次列國合縱攻秦,但都化險為夷,這很大程度上因為列國聯盟並不牢固。在伊闕之戰中,韓魏聯盟也是一樣,在開戰之初韓魏兩軍便相互推諉,都想保存自己的實力。當韓軍被引開之後,白起親率秦軍奇襲魏武卒營地,魏軍由於毫無準備死傷慘烈。此時回過神來的韓軍,居然坐視魏軍被全殲,也沒有及時回援救魏,最終也被白起全殲。如果魏軍遇襲的時候,韓軍及時回援救魏,韓魏兩軍前後夾擊,伊闕之戰勝敗也未曾可知。因為伊闕之戰,韓魏兩軍都是傾國之力,僅僅魏國的兵力就高於秦國,秦國全殲魏軍是需要時間的,這段時間韓國救魏時間上是足夠的。但是,韓國並沒有這樣做,最終導致了韓魏傾國之兵,悉數戰死伊闕的慘劇。

地理上,秦軍巧妙利用地形,化被動為主動,韓魏聯軍卻陷入被動

  • 首先,地形狹窄,韓魏聯軍施展不開


天時不如地利,在行軍作戰中,地形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伊闕山谷的地形對於韓魏聯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伊闕山谷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這樣的地形對於韓魏聯軍卻非常致命,因為韓魏24萬聯軍都擠在狹窄的伊闕山谷之中,韓魏兩軍優勢完全施展不開。對於魏軍來說,不僅魏武卒是重裝鎧甲,而且戰車也是非常厚重,在這樣狹窄的伊闕山谷中,魏武卒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相比於魏軍的步兵和戰車,韓軍則以弓弩兵為重點。但是弓弩這樣的武器,在山谷之中完全發揮不出在平原作戰時的效果,因此韓軍只能以短劍和秦軍硬拼。

  • 其二,秦軍繞後,爭奪有利地形

在戰爭中,獲得有利的地形是戰爭勝利的關鍵要素。但是,如果沒有有利的地形該怎樣,難道任人宰割嗎?對此,白起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白起的軍事思想是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有利地形就奪取有利地形。在伊闕之戰中,倘若白起與韓魏聯軍正面對抗的話,秦軍毫無勝算,因為伊闕之地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塞。對此,白起另闢蹊徑,他選擇繞開山谷大路,繞到魏軍側翼的高地對魏軍發起猛攻。秦軍就如同從天而降一般,席捲了整個魏軍營地,魏軍統帥公孫喜還沒回過神來,就被白起俘虜而殺。這一仗中,白起爭奪有利地形的思想,給後世兵家很大啟迪。

從雙方主將應戰態度方面

  • 首先,初出茅廬的白起步步為營,謹慎小心

伊闕之戰時,白起還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將領,幾年前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白起從一個小兵做起,在戰爭中不斷立功升爵,秦昭襄王的舅父魏冉發現了白起的軍事才能,把他舉薦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最初並沒有多麼看重白起,只是因為舅父魏冉的一再舉薦他才破格提拔了白起。他並沒有意識到,舅父為他舉薦的年輕人,將來會成為讓諸侯談之色變的武安君。因為魏冉的舉薦,白起做了庶長奉命攻打韓國新城,白起並沒有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新城,白起的名字也第一次寫進了史書之中。


白起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將領,他絲毫沒有驕傲自滿的情緒,而是在戰爭中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當他進去伊闕山谷的時候,看到韓魏兩軍徘徊不前,並沒有貿然進攻敵軍營地,而是派出探子不斷觀察敵軍動態。這樣小心謹慎、氣定神閒的性格是一個優秀將領必備的軍事素養,也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其二,韓魏聯軍主將公孫喜大意

相比於秦將白起的步步為營,小心謹慎,韓魏聯軍統帥公孫喜就顯得大意了。首先,韓魏兩軍在人數上對秦軍具有壓倒性優勢,不僅是公孫喜,韓魏聯軍其他將領也都認為,此戰聯軍佔據人數和地形的優勢,秦軍必然潰敗。其次,白起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將領,此時韓魏聯軍並無一人知曉他的來歷,因此公孫喜對秦軍統帥白起根本不放在眼裡。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兩軍交戰,輕敵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對白起這樣的年輕將官,韓魏根本不瞭解他,即使人數數倍於秦也不能大意。

總結:

伊闕之戰是秦國東出的關鍵之戰,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這一戰的勝利,打開了橫亙在函谷關外的大鎖,秦國東出的浪潮勢不可擋。這一戰中,白起為什麼能夠大敗兵力數倍於秦的韓魏聯軍呢?我認為,首先,白起採用了分化瓦解,迂迴包抄等正確的戰術。其次,韓魏聯軍在戰略戰術上存在著失誤,韓魏兩軍本身也存在著缺陷。在地理上,白起能夠佔領有利地形,化被動為主動,而韓魏聯軍卻因為地形陷入被動。從雙方主將應戰態度方面,秦將白起步步為營,謹慎小心,但是韓魏聯軍統帥公孫喜卻大意輕敵,致使兵敗被殺。這些原因對於秦國的以少勝多,有著重要的影響。

秦國奪取了伊闕之戰的勝利,魏韓門戶大開,秦國藉助伊闕通道,在數年內連續攻佔魏韓多座城池。魏韓再也不能將秦國封鎖於函谷關內,秦國幾代君主東出函谷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


歷史方位


讓一隻猛虎駕馭一群狼,當然不難壓倒一群山羊。白起就是這隻猛虎,秦軍就是這群狼!而對手韓魏聯軍即便不是綿羊,也是不被逼到死角不反擊的山羊。

白起能夠戰勝韓魏聯軍,秦軍能夠碾壓之勢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秦國善於把握形勢,並且能夠形成掃蕩對手的氣勢!

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有沒有必勝的信念,以及無堅不摧的氣勢,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與否的關鍵因素!

想當初,齊魯戰於長勺之時,儘管齊軍兵強馬壯,但卻因為三鼓之後氣勢枯竭,反被實力弱於自己的魯軍擊敗!事後,魯君詢問曹劌為何能夠擊敗齊軍時,曹劌的回答便是因為齊軍氣勢已洩,而魯軍氣勢正盛,所以才會取得勝利!

秦軍正是這種狀態!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便致力於發展耕、戰。以耕為戰提供物質保障,以戰為秦國爭取生存空間!從此之後秦國便轉變成了,事實上的軍國主義國家。整個秦國已然變成了一架戰爭機器,而且以軍功晉爵的制度,也為普通秦軍士兵提供了上升空間!於是在這種制度的刺激下,秦軍的戰鬥意志得以被充分調動!

反觀韓魏兩國,儘管也有不俗的實力,也都位列戰國七雄的行列。而且還有“強弓勁管自韓出”的稱譽以及“魏武卒”的威名。更有昔日魏國強盛時,曾經打得秦國找不到北,連西河之地也盡被魏國奪取的光輝戰例,然而那都是過去式了!

在秦國崛起為虎狼之邦,秦軍悍不畏死的壓制下,無論是橫亙中原的三晉,還是東方的齊、燕,或是南方的楚國,都能感受到秦國咄咄逼人的壓力!因此,在面對著秦國的擴張時,自然容易陷入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的窘境!所以,說一千道一萬,韓魏聯軍之所以會敗給白起,完全是因為輸在了戰鬥意志不如秦軍頑強,軍隊士氣也不如秦軍旺盛!在這種形勢下,儘管韓魏聯軍兵多勢眾又有什麼用呢?

兵貴精,不貴多。將在謀,不在勇。論戰鬥力,韓魏聯軍不如秦軍。論指揮才能,韓魏聯軍的統帥也不如白起。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指望韓魏聯軍戰勝秦軍呢?而且到了秦王嬴政滅六國取天下時,六國的兵力遠多了秦國,可是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因為戰鬥意志不強,被秦國逐個吞噬了嗎!


北疆同心聊歷史


提起戰國名將白起,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傷亡慘重的長平之戰,而其實,白起的成名之戰是伊闕之戰。這一戰中,白起斬首24萬,這個數據就和長平之戰中斬首45萬一樣,數據可能存在作假,但仍舊讓人心驚。

白起的活動期基本都集中在秦昭襄王時期,也正是這對君臣對秦國的開疆擴土立下了汗馬功勞。白起應該是平民出身,在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後,白起在戰場上以一個普通小士兵的身份不斷建立軍功。

到了公元前294年,白起被當時的權臣魏冉推薦擔任左庶長,並第一次擔任將領領兵攻打韓國的新城,不久取得戰爭的勝利。

白起的這次勝利刺激了韓國,韓國向鄰國魏國求援,而唇亡齒寒,秦國的東進對東方六國都沒有好處,因此魏國答應出兵支援韓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東進,而秦昭襄王則派左更白起領兵攻打韓、魏聯軍,於是就有了著名的伊闕之戰。

《史記》對這一戰的記載比較簡略:“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

也就是說,白起領兵攻打韓、魏聯軍(還有部分東周軍),戰於伊闕,其結果就是韓魏大敗,白起斬首24萬,還斬殺了魏國的大將公孫喜。這一戰同樣是以少勝多,是白起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慣常做法。

那麼,這樣的一場大戰,韓魏兵力在兩倍秦兵的基礎上卻打出這樣的結果呢?

《戰國策》中有一句話說的比較好:“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韓魏之間雖然組成了強大的同盟軍,但他們之間的心卻是不齊的。

正如戰國時期秦國的東進明明有東方六國的阻隔,卻依舊攻滅了六國。東方各國數次合縱,卻往往因為各有各的心思而做不到齊心協力。

在伊闕之戰中,韓軍認為自己兵力較弱,因此希望魏軍擔任先鋒,主動進攻,而魏軍則認為韓軍弩強兵銳,因此希望韓國擔任先鋒,主動進攻秦軍。其實大家就是都想保存實力,誰也不願意做出頭鳥,損兵折將。而白起正是利用了聯軍的這個特點,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擊敗了聯軍。

白起先是針對兵少的韓軍採用了故佈疑陣的策略來迷惑韓軍,牽制住韓軍之後,白起領主力大軍出其不意從後側圍攻魏軍,魏軍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潰敗而散,看著魏軍潰散,韓軍也沒了打的心思,隨即潰敗。

當然這是韓魏聯軍戰敗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自然是秦軍的強大。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開始實行軍功爵制,秦之銳師是當時最為強大的軍隊,再加上白起作為主將,組成了一支擁有強悍戰鬥力的軍隊,在這樣的一支隊伍進攻下,韓魏聯軍是很難獲勝的。

而在秦軍強大起來的同時,實際上韓軍也好,魏軍也好,早就已經沒落了,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魏文侯帶領魏國成為當時的一大強國,但隨著魏文侯的去世,魏國就開始走了下坡路,更是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後沒落。

而韓國本身在整個戰國時期就不怎麼強大,更不用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頹勢不可避免,可以說,韓國還沒有強大就已經沒落。

伊闕之戰中,秦軍攻佔了伊闕外加五座城池,並繼續渡過黃河攻取了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白起可謂是一戰成名,很快就被授予國尉的官職。

公元前292年,白起擔任大良造,再次攻打魏國,並奪下魏國的大小城邑六十一座等等。在伊闕之戰後的三四年時間內,白起和司馬錯攻下了韓魏的很多城池。

可以說,經過白起這一戰後,韓魏兩國元氣大傷,勢力範圍越來越小,已經越來越沒有能力與秦國一戰,唯一與秦國一戰的就是北邊的趙國,趙國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之後,軍事能力增強,戰鬥力提升了好幾個點。

但趙武靈王靈王去世之後,趙國也在逐步衰落,只不過與秦國還是可以一戰的。魏韓之外,秦國東進的最大阻礙就是趙國,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以及那45萬的死亡。

這一戰直接導致趙國衰落,秦國東進之路基本沒有什麼阻礙了,而白起的作用似乎也走到了盡頭,尤其是長平之戰中和長平之戰後白起的表現,直接導致了他的死亡。

雖然白起死了,但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卻達到了真正的拓地千里,為後來秦始皇攻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這一點來說,白起對秦國是功不可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