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會有缺失嗎?如果有,該怎樣彌補?

雛鷹少年


你好,我是東南西北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感觸比較深。因為我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不過現在已經不是孩子。

我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自然也沒有完美的性格,只要是一個人,在性格上可能都有一點小的缺失。

  1. 因為不管什麼家庭的孩子的性格都可能有缺失,單親家庭有它的不完美,孩子性格肯定會有缺失的;雙井家庭也有他自己的問題,也不是什麼完美的家庭,因此,雙親家庭的孩子的性格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缺失。
  2. 那我自己和我遇到的朋友來舉例子——單親家庭的缺陷。我單親,我有性格缺陷,我覺得我最大的缺陷就是一回到我的老家,我從小生活的地方便不願與人溝通,也不知道怎樣與這些人溝通,因為我覺得我的很多親戚鄰居給我帶來的更多的是傷害,給了我比較少的溫暖。在我母親去世之後,便很少給他們溝通。我高中時期的一個室友,她和我一樣都是單親家庭,但有時候想問題比較偏激。但是像這樣的性格缺陷雙親家庭的孩子也可能有,即使是雙親家庭,如果今天鄰居不是那麼的友好,可能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性格也可能會偏激。
  3. 同樣舉我身邊的例子,自然我身邊更多的是雙親家庭的孩子——雙親家庭也不避免不了有性格缺陷。起碼在我看到的所有的雙親家庭中,我沒有看到完美的父母,我也沒有看到完美的親子關係,自然我也沒有看到一個性格完美的孩子。雙親家庭的孩子也有比較大的性格缺陷。我的一個學生,他的父母感情破裂,但是一直維持著婚姻,表面上好像是為了孩子,但其實給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傷害。這個男孩子性格內向,經常哭泣,現在和家裡人一句話不說,每天封閉自己,不與人溝通,要麼在打遊戲,要麼在看電視。父母關係僵化可能比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我身邊的朋友也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問題都不大,但是如果只是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良好,那麼孩子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4. 所以一個孩子性格有缺陷,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在於是出生的單親家庭還是雙井家庭,而是親子關係是否良好,父母雙方或一方是如何引導孩子去看待這個世界。

不要給一個孩子貼標籤,很多時候不是單親家庭本身造成了孩子的缺陷,而是標籤本身。

  1. 就要剛剛所說,我感受到的親戚鄰居帶來的更多的是傷害不是溫暖,所以小時候的,我不樂意與他們溝通,在他們便面前我一直保持著“內向,老實”的印象。他們沒給我貼了一個標籤:這是個那麼小就沒有母親的孩子,這是個可憐的孩子。而且他們會在你面前反覆的重複的去說這句話,說實話我很討厭像這樣,我覺得有些惡意的同情心。是他們的這個標籤,讓我自己性格孤僻,不與他們溝通。
  2. 就是一個人有性格缺陷,很多時候是由於人們賦予的他的這些標籤。如果一個雙親家庭的父母經常辱罵孩子。那這個孩子可能所接收到的標籤就是:我是個不受歡迎的孩子。那麼他可能也很自卑內向總是想去討好別人。如果一個雙親家庭的父母,太溺愛孩子。可能這個孩子所接收到的標籤就是:所有人都要聽我的。那麼他可能比較自私比較傲慢比較虛榮,受不了挫折,在社會上容易受到打擊。

綜上所述,首先你需要改變自己的觀點,不要覺得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會怎麼怎麼樣,正常對待就可以。其次,不要給從家單親家庭出來的自己或者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最後,不管是單親還是雙親,都引導自己或孩子積極的去看待這個世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我是東南西北峽,歡迎評論、點贊與關注。


時間指揮


你好:

很高興受邀!

從心理學的研究來說,人的性格都會被包括在四種氣質裡,這四種氣質分別是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鬱抑質。每種氣質對應的性格特徵都有優點、同時也有缺點。例如膽汁質型人的性格特徵是外向,善交往,有激情,但缺點是易急躁,易怒。粘液質的人感情豐富、細膩,責任感強,但缺點是嫉妒心強,容不下別人。經過特殊的交往或者從事某一項工作之後,人的氣質會出現一定的綜合傾向,通俗說這就叫後天的培養或學習。經過培養後,優點會得到加強,缺點會減弱。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種氣質的人在個性心理特徵上都有優點,但同時都有缺陷,這與是否單親沒有直接關係。

她是完美的嗎?

針對如何克服孩子心理缺陷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針對所有家庭、所有孩子。就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來說,由於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在負面情緒的積累下,相應產生不良心理傾向。另外,父母的一些不良行為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這樣說題主就應該知道怎麼做或者告訴當事人怎麼做了。

第一、給孩子一個具有安全感的空間。比如,一個因為長期賭博而離異的家長,在離異後還在拒不悔改,他的孩子就不會有安全感了。他賭光了所有財產怎麼辦?我是否會流落街頭?我跟著他,他是否會因為沒錢把我賣了?

家,是愛的港灣

第二、符合公眾道德標準、社會評價標準的行為、思想觀念要加強。反之應摒棄。

最後要說明的一點,無論你的教育方法有多高明,永遠不可能教育出沒有性格缺陷的孩子。只需注意一點,不應讓單親這樣的事實導致孩子走向負面情緒傾向,從而導致心理缺陷越來越嚴重。

不要偏離道德的軌道

膚淺認識,歡迎討論!


師說心雨


前幾天看到一則數據:

根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登記離婚達310.4萬對,比去年同期多出20.5萬對。

自2003年起,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上漲。

離婚是一個家庭迫不得已的選擇,特別是已有孩子的家庭。

可婚姻破裂,隨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認真面對和解決。

這其中,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

單親家庭的教育現狀是什麼?

當夫妻感情破裂分開後,不少單親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出現以下情形:

拒絕再婚,把孩子視為一切,對孩子寄託很大希望,形成過度關注;

自怨自艾,總覺得對不起孩子,對孩子開始有求必應,無原則溺愛;

極端情緒化,對孩子態度多變,非吼即罵,時而暴躁時而內疚;

...

美國一份對15個洲20000多名中小學生的調查表明:

在學校裡,單親家庭的孩子比雙親家庭的孩子麻煩更多。

試想一下,單身家庭的家長很辛苦,本該由夫妻兩人共同承擔的擔子落在了一人的肩上。

他們既要忙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另外還得承受社會輿論壓力。從這個角度而言,單親家庭的家長是偉大的。

教育專家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裡講到:

影響兒童適應的是家庭功能,而不是家庭結構。撫養環境的質量才是最具決定性的最持久的影響。

由此可見,單親家庭對孩子產生最大影響的,不是離異後家庭的破碎,而是陪伴孩子的單親父母的教育方式。

為什麼單身家庭教育容易出現問題?

父母的分開對孩子而言,首先要面臨的選擇就是和其中一方生活。

這時,單親家庭教育的過度或缺失,都會引發問題:

(1)過度關注引發逆反心理

同事晨哥離婚後,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所有社交活動。數十年如一日地按時回家,只為陪孩子學習。

孩子寫作業速度慢了要挨訓;

作業中出現錯題要挨訓;

看會兒電視也要挨訓……

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前兩天,晨哥在一家網吧門口,無意間看到了兒子的自行車後才得知,兒子已經連續曠課兩週了!

孩子的行為的確讓晨哥傷透了心。可單親家庭的父母把孩子當成唯一的精神支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時,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有的孩子為了不讓家長失望,拼命學習。

有的則會像晨哥兒子那樣,走上自暴自棄,不求上進的道路。

嚴厲的教育是沒有溫度的教育,很難讓孩子感受到愛。

長此以往,孩子身上的壓力有朝一日終將爆發,那時教育起來將更加困難。

(2)缺乏情感需求容易自卑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在哪些方面?”

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自卑且沒有安全感,不相信人與人能保持長久的關係,不知道正常家庭是如何運轉,缺失愛的能力,總覺得被別人虧欠。”

單親家庭的孩子面對父母分離的變故,難免會用自己的現在與過去作比較,與健全家庭的孩子作比較。

做事會變得膽怯,缺乏自信心。認定自己不如別人,滋生出自卑的心理。

《親密關係》裡有句話:

如果兒童能夠在父母離婚後維持與父母高質量的親子關係,那麼毫無疑問,他們不會太受離婚的影響。

所以,只要父母的教育方式得當,孩子的幸福感和單親與否就沒有必要聯繫。

單親家庭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1)不說另一方的壞話

奇葩說辯手姜思達來自單親家庭,他的父母在他五年級的時候就離婚了。

離婚後,父母不斷在他面前抱怨另一方的錯,並謾罵對方。

那時候的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整日被崩潰和無助感吞噬著。

“在家的時候我媽會罵我爸,而出去玩的時候我爸罵我媽,不知道哪一句是真實的,哪一句是血口噴人。”

這樣的童年對他來講是在接受父母雙倍的怨恨,導致了長大後的姜思達,不敢輕易相信任何人。

美國心理大師薩提亞曾說過: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父母相處的模式就是孩子學習的模式。”

如果父母一方不斷向孩子抱怨另一方的過失,有意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孩子內心就會處於一種被撕裂的狀態。

這是許多單親家庭孩子性格偏離正常軌道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孩子面前儘量維護好另一方的形象,對孩子和自己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2)允許孩子和另一方相處

天后王菲和竇唯分開後,女兒竇靖童一直和王菲生活在一起。

有記者曾向王菲提問:童童和她爸爸平常有接觸嗎?

她回答:“當然啦,他是她爸爸”。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單親家庭更要努力去滿足孩子對這兩種愛的渴望。

同事玲姐離異多年,孩子跟著自己生活。到了節假日,她會讓孩子和爸爸一起相處。

當初夫妻倆決定分開時,就和10歲的女兒開誠佈公地進行了談話。

女兒比想象中要淡定,她選擇和玲姐一起生活,只是擔心以後不能與爸爸正常來往了。

玲姐明白,女兒從小就喜歡和爸爸玩兒。不能在自己失去婚姻的同時,讓孩子徹底失去父親的陪伴。

所以,我沒有從她女兒身上看到過一絲陰霾,每次看到她,都彷彿看到太陽,這個孩子是充滿快樂的。

(3)家長用行動影響孩子

不少人婚後為了家庭,都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技能,當婚姻發生突變後,人生就失去了方向,從此一蹶不振,頹廢不前。

孩子處在這樣的單親家庭中,只會更加地無所適從。

有句話說得好:“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娛樂圈裡被稱為“自律代言人”的張鈞甯,就來自單身家庭。母親獨自撫養她和姐姐兩個人。

在孩子面前,母親不會流露出任何負面情緒,她用自己的努力保持著家的溫馨。

成年後的張鈞甯,不但自律,而且性格也很好。這些都離不開母親的言傳身教。

作為家長我們都懂得: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真正具有殺傷力的,並不是單親家庭,而是家庭環境。這才是造成孩子性格差異與缺陷的原因。

我們自己或許還沒從成長帶給我們的傷痛中走出來,但至少可以避免讓我們的孩子受到家庭帶來的傷害。

讓我們用愛和尊重去守護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會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