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文:高天晨

《论语 泰伯》中,孔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古代,“诗、礼、乐”内涵上并非三种东西,只是同种理念的三种表现形式,而古人更侧重强调它的一体性,把三者看做功能不同的三个接口而已。

诗是最有精炼性的语言形式,礼是内在原则的外化形式,而音乐则是与二者融通的更具有传播性。诗乐在最早都是为了表达礼,进而表达德,表达道。后来的发展中,诗既要表达情感,也要表达内在理性思考。

我们不妨从现代角度来看看诗的功能和艺术的格局问题,笔者也显出拙作七律三首,并分享诗的创作心路历程。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诗是一种主观的艺术表达

诗词是一种表达立体全息感知的最佳途径,诗最忌浅白,故而诗必然要有词句的凝练性和间接性;诗最忌散乱,故而有格律之约束,方能体现炼字之功夫。是故中国诗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和整理,而不仅仅是在抒发一种散乱的情志。

诗词具有主观性,首先诗人得有感,故而有情有感是诗的入口和开端的可能。同时,诗也因此成为了最具有社会教化意义的载体,故而说“兴于诗”。

好的诗句,是可以让人有共感共情,亦能将心中所感用一种间接的表征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笔者曾经在一个野外露营活动中负责守夜,直到天亮。万籁俱静,看黑夜月光,又看松柏树枝。闲来操拳起舞,星光下却无人呼应;欲想泼墨书写,却又无所可得。

天渐发亮,只看白云朵朵连成一线,而众人仍在梦中未起。回想起傍晚夜黑前映着夕阳吹奏洞箫的情景,虽然是一天的两端,却景致很像。于是便在这万籁俱静中静静闭目坐着,感受大自然苏醒的一切充满生机的动静。“内照形躯”是《参同契》中的句子,而呼吸称之为“风”。总结这些主观的感受和景物,便有了下面这首诗。表达了自然中的主观自我觉察。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七律 守夜


孤夜玄天伴月光,虬枝松柏立苍茫。

林中舞步清辉映,纸上笺花墨韵长。

一线白云穿古梦,半声箫曲乱斜阳。

形躯内照观风起,吟罢千山万卷黄。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诗是一种客观理性的艺术外显

奥修说: “你可以在各处找到主观的艺术,如绘画、诗、音乐等,它由情绪而出,自头脑而生; 但是客观的艺术则是来自于心的空性,你成为一把笛子;一枝中空的竹子,于是,宇宙透过你歌唱。”

艺术不能仅仅表达自己而是把自己的表达的管道,去表达后面的某种客观属性及其理念,古人所说“诗言志”就是此意。这里说的客观属性,不是直接阐述客观,而是用诗的角度的手法。即以艺载道,对诗人则要求要通感通识。

与表达主观的艺术相比,高级的艺术都是反“艺术形式唯一论”的,因为艺术只是表达工具,甚至“我”也我只是表达工具的驾驭者。表达什么,要看视野、格局和道心。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孔子的学生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何止“我”不是全部,艺术也不过是端口,根本不是全部和目的。此即《乐记》所说,“音”与“乐”的根本不同。也如同东汉赵壹的书法理论《非草书》反对恣意个人表达的草书。有着理性表达,具有伦理投射功能的诗,称之为“立于礼”。

诗、书法等艺术,不过是高级之规律或意识态向下形以个人方式流变而已(“下流”的本意),故而古人以向术为耻,而以向 道为荣。应该把艺术看做载体,而用他的艺术性去更好的表达一种客观属性。

今年爆发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它迅速蔓延的可怖,也让我们同情受难同胞和奋战的医护人员。每天看着疫情增长,看着“逆行者”的勇敢,不禁感慨。今年正月十五,笔者就写了下面这首七律,是用诗来记录那一刻的状态以及内心的感受。诗不是笔记,虽然可以表达客观,却不是为了客观记录,诗是二者交织的。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七律 十五• 祈月(中华通韵)


江城渺漫春难觅,瘴疫南袭志欲摧。

写罢无言吟夜雨,长歌浩叹望崔嵬。

难闻病骨成新鬼,忍看贤杰入溯洄。

默祷晨夕祈九曜,高天对月吼春雷。 ​​​​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诗是一种内外交织的意象呈现

一种艺术所表达的内在寓意,我们也称之为语言,我们说“语言”是多面的,表达这种语言,形式很多。这个语境下的“语言”其实是内在的语言,即“意”。这种“语言”表现力最窄的是文字,而力量最弱的是外在。而二者却又是最外化实用的“迹、相、表”。

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所以,中国的传统艺术,就是树立不同的“象”。而象是意的载体。这种象的立体表达,是一种意识律动的呈象,即所有艺术都表达某种音乐性。它是立体的,多面的,全息的。故而把这种称之为意象,这是中国艺术的核心表达。即诗的“成于乐”。

今人对古人最大的误解,即把“象”误解为“相”进而当做了“意”本身,把一个内在立体全息的系统理解为一个扁平单一的外在痕迹。最典型的就是书法。很多人会说,“书法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写字吗?”而其实对书法来说,文字不过是表相字迹,书法艺术要表达的“语言”是线条的律动而产生的幅度频率,这个振幅频率表现在笔墨上,是书法之象,而其中之意,则大有文章。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同理,音乐,武术都是如此,而人们只能看到他们能看到的部分。故而,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是拓宽视野,改变视角,提升维度。增强一种对意象的理解。

明代画家李华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道出了个中道理:

大都古人不可及处,全在灵明洒脱,不挂一丝,而义理融通,备有万妙,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

笔者的朋友古筝演奏家常静,曾即兴演奏一曲《蒹葭》是采用《诗经 蒹葭》的意象,用古筝弹奏出。笔者听其曲,感受到古筝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水纹波澜,渐渐远去的形象。听这个音乐,马上浮现的是《庄子》“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故而诗末句用的就是这个,而蒹葭即荻芦,鬓丝即伊人。庄子说“人能虚己以游世”,故而化用之。

我这个诗的画面,是一个叶子在水中的旅行经历,古筝的那个节奏感觉,像是不断衍生的波纹在推动这个叶子的游历:它孤独的游泳,看到雾满拦江,看到九里城郭,看到树木连云,见到霜霁漫天。也曾有成龙而吟的想,亦有为鹤冲天的梦。却忽又看到佳人水旁,故人远去,见到人们无由而自起烦恼的可笑。


七律 蒹葭


一水轻吹落叶游,白波遮雾见萍浮。

春山九里连云树,古木千年渭水秋。

游世龙吟霜霁岸,梦天鹤唳荻芦洲。

鬓丝相看扁舟去,却触虚船古渡头。


略谈诗的功能与艺术的格局,兼析自作七律诗三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