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說個稅app可以退稅,為啥我不但沒退還要補交稅?

V點石成金V


問題糾正

這個問題你混淆了工具與實質之間的關係。個稅APP只是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彙算、查詢的一個技術手段,它所有的操作依據是個人所得稅法及其相關規定。

你是不是退稅還是補稅是根據你的收入和費用扣除等各種因素來決定的,與有沒有個稅APP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即使沒有個稅APP,如果你符合退稅的條件,依然可以到稅務局大廳或其他途徑進行辦理。

退稅補稅原因

根據個人所得稅的稅政策規定,我們每個月或者是每次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都是一種預繳,需要在第2年進行全年收入和費用的整體核算後,才能決定你最終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

在今年的第1次個稅彙算過程中,很多人都在網絡上曬出了自己退稅的各種圖片,可能會讓你誤解大家都會有個稅退稅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至於你查詢個稅APP,發現沒有退稅,而且還需要補稅。從你的描述來推測,首先你的收入來源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說你不會只有一份工資收入,也有可能是有多處工資薪金的來源,或者有勞動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或者是稿酬所得等方面的收入,也就是說你的收入來源是多元化的。

那麼在進行日常的個稅處理中,每一類的收入都是按照各自的稅收規定來進行的,比如說工資薪金所得就按照累計扣稅法來進行計算,勞務報酬是按照扣除20%費用後使用20%、30%和40%不同的稅率,稿酬收入則又可以將費用扣除再增加25%。因為每一種類所得計算個稅的方法不一樣,那麼將他們的收入彙總以後的,再按照稅率計算的稅款,就肯定和各類預交稅款之和不一致。所以才會產生有人退稅有人補稅的情況。

左刀財稅(wx)


左刀三爺聊財稅


請諮詢當地稅務機關或向12366熱線諮詢。


葛容律師


首先,個人所得稅,是根據個人的收入情況綜合計算出來的,個人情況千差萬別,承擔的稅負也就大不一樣,有的人富可敵國,那麼他需要交的稅就可能是天文數字,有的人像我一樣的還在貧困線上掙扎,就是一分錢不用交,屬於被國家照顧的一部分群體。


其次,個稅是先預扣,再彙算,就是先扣錢,再算總賬。因此不是說看到他退稅了,我就一定要退稅,他退稅說明他應該交的比實際預繳的要少,只不過在彙算清繳的時候才計算出來、才看出來,那麼自然要給他退稅。而題主呢,肯定是計算結果也就是應該交的稅比預繳的要多,那麼自然是要補稅了。比如我預繳了1000塊錢,但是計算出來我應該交1500塊錢,那麼自然是要補上這500塊了。


最後,也不是說計算結果是少繳稅了就一定要補,國家規定應補稅金額小於400元的可以不用匯算清繳了,那麼也就不用補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