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風險特徵及投資建議

以下是本人於2020年4月2日在Wind上的公開演講,講稿整理如下:


開篇


各位萬得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慢錢集團的李祖暉,今天由我來和大家做一次關於房地產的交流。


房地產,作為消費領域和投資領域最大的單品,很多個人、還有專業機構都有過投資經歷;同時,房地產也是過去二十多年真正的最大的網紅、永遠的頭條,因此呢,關於房地產的投資研究、價值評估等等已經討論的非常充分了。


所以,我今天就從風險這個角度出發,去反向思考一下房地產。


同時,由於我們慢錢是一傢俱有金融科技基因的財富管理公司,也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團隊,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主,投資規模不大、非常穩健,做事情呢喜歡“慢慢地來”,所以我們也很適合從風險的角度進行去聊這個話題。


我會先談幾個核心的風險特徵,然後再分享一下我們的風控邏輯,最後為大家提供一些投資上的建議。


由於我們的很多投資項目還在存續當中,所以今天主要是觀點和邏輯上的分享。


1.0 房地產風險特徵


第一部分,在風險方面,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宏觀的、不可預測的、財務和經營,我們特別喜歡這種樸素的分類,沒有什麼隱喻、沒有過多指向性、常規的、通用的分類。


我們的目的,是像某一類偉大的攝影師一樣,採用360度無死角的拍攝手法,然後再從中挑選出好照片,我們喜歡但從不追求頓悟、靈光乍現的東西。


在細分的風險點方面,數量很多,我主要從風險的大小、概率、與資管業務的相關性、話題性從發,側重分享幾個方面。


1.1 不可預測風險


首先是不可預測中的新冠疫情的風險。


疫情方面,目前國內已經控制的比較好,而國外還在蔓延,疫情已經造成很多在核心資產、利率和流動性等方面不可思議的歷史級別現象。房地產當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我們不討論疫情本身,只看結果。最重要的,第一是銷售,


【銷售】


2月份的銷售,幾乎全軍覆沒,這個也在意料之中。3月份,典型企業數據還沒公告,但是各城市銷售已經開始回升了,回升的水平還不錯。由於一季度買房需求被壓制,疊加一些託底政策的發佈,接下來二季度成交量的反彈,可能會進一步帶動價格的反彈。這些數據和當前的現狀是比較吻合的,因為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售樓部、工地基本都復工了。


第二是海外債


【海外債】


境內融資方面,政策上有支持,比如疫情房控債,房企也是可以發的,還是很照顧。儘管總量上還是有控制,但是融資利率總體下行,因此,境內融資問題不大。


海外美元債方面,因為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問題,風險更大一些。從總體存量債券的到期時間分佈來看,我們發現只有11.1%的存量債券在今年內到期,比例是不大;但是從個案來看,還是有少部分企業今年到期海外債規模佔比較高,同時短期償債指標不是很好,預計壓力一定是比較大的。在投資當中,我們應該用排除法進行選擇。


【應對措施】


以上是這次疫情對房地產企業影響比較大的兩個方面。


一季度挑戰很大,房企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危機管理,一切與現金流有關的措施都儘量的用上了。主要包括:


第一,造血,

加快應收款回收,加快前期銷售回款,促銷、打折、無理由退款、網絡銷售等等;


第二,輸血,申請貸款展期,各種渠道新增借款;


第三,防止失血,暫停拿地,減緩對外支付,暫停或放棄投資併購等等。


而各地政府和銀行也採取了非常關鍵的紓困政策,例如預售監管資金的支取、土地款的延期支付、延期報稅、疫情防控專項債、貸款展期等等,這些政策提供了救命針級別的幫助,同時也守住了房住不炒、不刺激的底線。


因為有政策的託底,因為復工比較順利,因為買房的剛需只會累積而不會消失,所以二季度形勢一定會好轉,接下來可能反而要關注局部地區房價是不是會報復性反彈。


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有政策託底,房地產企業應該會過關。

房企能過關,除了自救能力,除了政策託底,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行業基本面的支撐,也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談的第二類風險:宏觀風險。


1.2 宏觀風險


房地產的宏觀風險主要來自於經濟與人口結構、產業、城市化、住房制度和金融週期等方面,和2003年作一個簡單的比較,這些要素絕大部分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例如全球化已經從製造業全球化進入了資本的全球化,我們的GDP增速已經從高速落入了中速,人口結構開始老齡化、少子化,城鎮化率超過了60%;在此期間,我們甚至經歷了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走過了一個完整的週期。


房地產行業自身也已經從黃金時代發展到了白銀、乃至青銅時代,當年還是小鮮肉,現在已經是油膩的中年大叔了。


每一次危機,就迎來一次巨大機遇,我們國家把握了機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首次超過1萬美元。而房地產行的歷史使命也發生了變換,從“支柱產業”變為“房住不炒”,從“拉動經濟”變為“不作為刺激手段”,唯一不變的是頻繁、嚴厲的調控。


從這些基本面來看,房地產行業確實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因為驅動因素髮生了質的變化,房地產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肯定也會發生變化,但是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的吸引力依然非常強,原因有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容量依然巨大,城鎮化率從60%到75%,至少還有15到20年的時間,從美國、日本經驗來看,空間還很大;而城市更新方面,已經從一、二線城市,擴展到了三四線,第一階段的需求還沒結束,第二階段的需求已經湧現了。


第二,利潤很豐厚,只要各種制度性的槓桿不消失,資金回報率就很高。


第三,居民對房地產的熱衷還將持續存在,因為目前還沒有其它可替代的投資品,而房地產也已經證明了是少數幾個能趕上貨幣供應量M2增速的資產。


第四,從房地產企業角度來看,業務的延展性很強,在產業鏈的上下游,往上可進入金融服務業,往下可以進入廣闊的服務業,還可以攜資本優勢玩跨界,這裡面的案例不勝枚舉。


總而言之,房地產基本面是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是仍然有非常強的支撐,未來很長時間仍然將是經濟的中堅力量。土地是財富之母,這個道理幾乎是不會變的。


1.2.1 金融風險


基本面的支撐力很強,這其中“金融風險”很重要,需要單獨講一講,主要是體現在融資方面。


在股權融資方面,2010年停止IPO,2016年終止借殼,目前境內股權融資是關閉的。


在債權融資方面,根據最新政策,銀行和信託貸款都必須滿足432標準,實施嚴格的總量控制;承接影子銀行的通道業務,包括信託、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都已經被叫停;資產管理公司需要回歸不良的主業;類金融的保理、融資租賃、地方金交所等也有了更明確的監管規定。


因此,從2018去槓桿和金融供給側改革以來,房企融資路徑越來越窄,融資渠道越來越少。


金融監管,隨時收、隨時放。目前有不少的頭部房企設立了金融服務部門,主動開展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新型融資業務,甚至在全國範圍內成立理財團隊開展私募產品的募集,這個在其它行業是極其罕見的。


這一次的去槓桿,持續時間和執行力度超過了預期,不少中型房企活成了中小微,甚至在局部地區頭部企業也拿不到銀行開發貸。

因此,如果說新冠病毒是黑天鵝,金融監管就是灰犀牛,是房地產最大的風險來源之一。


1.3 經營風險


當遇上黑天鵝或者灰犀牛的時候,房企能不能活下去,是由他們的經營能力決定的。那什麼樣的經營行為更有防禦力,這屬於第三類風險。


房地產開發流程和週期很長,主要包括拿地、設計、融資、銷售、施工等方面。各項工作是交錯的,齊頭並進,在時間上是非線性關係,又由於週期長,市場驗證需要時間,市場又不斷變化,因此,在最終結果發生前很難作出判斷。


這些經營類的風險,他們的特徵和病毒非常像:


第一是難以預測和量化,例如拿地成本方面,地王項目不一定利潤就低,而底價成交的項目未必就能賺錢;


第二是潛伏期長,這個主要是因為開發週期長的原因,前期的經營風險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暴露出來;


第三是

互相關聯、放大,例如拿地和融資的關聯、設計和成本的關聯等等。


這樣的特徵導致我們很難去評估某個經營行為的風險大小,所以我們直接從現象入手,從現象層面找規律。


根據經驗,容易引發危機的,主要是過度集中的風險,包括:


第一是區域過於集中,例如,都在一線拿地或都在三四線拿地,很容易受調控的影響;


第二是業態過於集中,例如都是一些高端的豪宅產品、或者總是拿需要配建較大體量酒店或商業的項目,週轉會很慢、也會沉澱大量的資金;


第三是項目獲取渠道過於集中,例如太多舊改項目,不確定性太大、週期太長;


第四是投資期過於集中,例如同時期買太多的地;


第五是模式過於單一,例如都是高週轉項目,太依賴週轉率,一旦轉的稍微慢一點,很容易被負債壓垮。


我們不太需要分析造成過度集中的原因是什麼,是誤判形勢、鑽牛角尖、能力短板、路徑依賴,還是過於講情懷等等,我們更需要看重的是經營佈局的現狀。


1.4 財務風險


當經營風險逐漸累積,在財務上會慢慢體現出來。財務數據忠實反映經營績效,有風險警報器的作用。財務風險指標很多,我不想照本宣科。


從中長期來看,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中長期的財務風險:


第一點是有資產沒利潤。毛利率越來越低。做了很多項目,回款也不錯,最後發現利潤越來越薄,地價、借貸成本、市場競爭等在一步步侵蝕利潤。


第二點是有利潤沒現金。每個項目測算都很好看,但是現金流不好,賬上也沒什麼現金,因為有些預期的利潤是很難最終變成現金的,它可能是待開發土地、停車位、酒店、商鋪等等。


第三點是有現金沒資產。原因可能是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買不到合適的地了,一線城市有不少這樣的案例。


其中有利潤沒現金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利潤表現為存貨,有些存貨幾乎無法變現,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從短期來看,是現金流管理的風險。人要生存,離不開食物、水和氧氣,沒有食物可以活30~45天,沒有水還能活7天左右,沒有氧氣只能活幾分鐘。


對房企來說,如果說土地/存貨是食物、利潤是水,那麼現金流就是氧氣。和此前的08年一樣,今年現金流緊缺的窒息感,將帶給房企全新的戰略級的思考;從財務風險角度,應該是現金流量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這樣的重要排序。


1.5 小結


四種類型的風險我們都看過了,總結下來,從債權投資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有三類,現金流管理的風險、金融緊縮的風險、經營過度集中的風險。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風險。


關注哪些方面,取決於我們的投資目標和投資方式,其中現金流風險是必須要重點評估;在個案分析當中,需要從財務追溯到經營,從現象看到本質。


從最近兩年房企死亡或瀕臨死亡的事件來看,常見的風險傳導路徑是由於經營過於集中,導致回款太慢,進而引發銀行惜貸/抽貸,最終以現金流枯竭的姿勢結束。


以上是關於房地產風險特徵的全部內容,這是從資產管理的視角的分析,是以房企為對象進行的分析。


2.0 風控邏輯


瞭解了風險特徵,那麼對應的風控給邏輯就變得比較簡單了。


企業和人一樣,主要有兩種死亡方式,第一種是因為冒險而意外死亡,相對少見,第二種是平時不良習慣,引發慢性疾病,人體負荷過載之後產生病變,然後走向死亡。


房企也一樣,經營的失誤,很少會馬上引發危機,而是逐漸累積、放大,當超過極限值或遭受外部衝擊的時候,尤其是金融政策衝擊時,將產生流動性危機。


因此,我們應該優先關注財務中的短期償債能力,然後透過財務看經營,再通過宏觀因素評估經營的風險、及其對財務的影響,由此形成一個分析的循環。


當然了,我在這裡說的是分析主線的邏輯,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更為結構化的模型進行風險排查。


2.1 模型


我們的風控模型,包括六個維度,主要適用於固定收益類金融品的評估。模型計算結果和歷史數據吻合度較高,有比較大的參考價值。


但重要的不是計算結果,而是在360度分析中發現問題、瞭解問題,想出好辦法解決問題,這個更重要。


2.2 財務壓力測試


在財務評估方面,我們認為非常需要對交易對手開展財務壓力測試,這個是我們非常看重的風險評估措施,也是我們自認為的大招之一。


主要是以監管部門公開數據、銀行信息或第三方數據為依據,參考同類型房企,對交易對手的資產負債表進行推算,並在此基礎上評估償債能力。


這個評估非常有效,經常能挖掘出一些安全邊際較高,同時有超額收益的投資項目。


模型和財務壓力測試,是操作層面的解決方案,但更重要的是一些基本原則。


2.3 原則


第一個是堅守。邏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夠堅守自己的邏輯,堅守風控的邏輯,也包括堅守我們投資的準則、企業的價值觀。


第二個是主動管理,我們不僅需要對收益和風險進行綜合考量,還需要對風險本身具有控制力,也就是需要在一系列法律關係中安排直接的、有約束力、關鍵性且容易執行的權利。


第三個是簡單。我們不建議使用複雜模型,因為一個參數的小幅波動,結果的差異是可能是巨大的。我們更推崇最樸素的排除法、排序法。


第四個是耐心。我們實際操作的投資項目,從洽談到投決的,沒有低於一年的。要用時間去考驗,時間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不要怕錯過,更可怕的是投錯。


這是我們自己的實踐總結,也是我們獨特的風控基因,更是對自己的要求,對投資人對我們信任的珍視。


3.0 投資建議


最後一部分是我們的投資建議,前面從風險特徵分析和風控邏輯可以看出,我們主要還是從固收的角度的看問題,我們的投資建議也一樣有這樣的風格:


第一、1年以內的短債。這個市場總是能找到安全邊際高、預期收益也很美好的投資項目,通常還有底層資產作為保障,一部分財務穩健的頭部企業是非常好的交易對手。


第二、房地產項目的股權投資。最近兩年股權投資的機會非常多。最好是以股和債搭配的方式進行投資,小股大債是特別好的方式,債這一部分通常1年內可以收回,股本呢正常也不會超過兩年,取得分紅一般不超過三年。儘量選擇有口碑的交易對手;同時最好不要純股投資,因為受項目團隊的人的這個因素的影響太大,需要用VC或者PE的角度去作評估。


第三、最後是績優股,目前估值偏低,也可以配置一些,但建議作為補充性的投資,畢竟本質上還是屬於零和遊戲。


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能夠和產業資本一起,去真正創造一些價值。同時,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安全邊際足夠的高,收穫到源源不斷的“小確幸”,最後累積成巨大的幸福感。


4.0介紹


慢錢資產是慢錢科技集團旗下專注於房地產私募和穩健 型資產配置的資產管理機構。


業務主體包括:


第一深創資產,是私募股權基金管理。


第二慢錢投資,固定收益以金交所產品為準,投行業務包括走信託通道的承銷業務,發行海外債的投資顧問業務。


第三中嶺匯金,基本不做業務。


慢錢資產主動管理規模累計約30億,非常幸運,0違約。


我們的股東包括融捷集團、福晟集團和樂鑫基金。其中融捷集團實控人呂向陽先生,也是我們慢錢集團的董事長。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