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宿劉溫書齋(張喬)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調高。

涼風移蟋蟀,落葉在離騷。

回筆挑燈燼,懸圖見海濤。

因論三國志,空載幾英豪。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在漢末三國時期,詐降計非常常見,有的是為了潛入對方陣營中搞破壞,比如曹魏的隱蕃、蜀漢的郭模;有的是為了更好的進攻,比如江東的黃蓋和周魴;當然也有為了防禦,拖延對方的進攻的,比如遊楚、張特。下面小編要說的就是張特這個人物。張特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個人傳記,他的大多數史料記載,是來源於裴松之引注的《魏略》。在陳壽眼中,張特並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不過在曹魏與東吳的"新城之戰"中,用三千人抵抗諸葛恪的二十萬大軍,在這個過程中還使用了詐降的計策,最終保全了合肥新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張特其人與合肥新城

張特字子產,是幽州涿郡人。張特原先是一個牙門將,原先隸屬於鎮東將軍、揚州都督諸葛誕。諸葛誕認為張特能力不足,"欲遣還護軍。"小編個人認為,這裡的護軍大概不是掌控中軍、負責武官選拔的中護軍。但究竟該如何理解,小編才疏學淺,無法確定,可能是負責淮水附近的屯田兵。總而言之張特在諸葛誕手下並沒有獲得重視。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結果在曹魏嘉平四年、東吳建興元年(即公元252年)發生的"東興之戰"改變了張特的命運。在"東興之戰"中,諸葛誕、胡遵等人受司馬昭的統帥,合計七萬大軍進攻東興堤,結果被東吳的軍隊擊敗。這一次是曹魏歷史上很有名的敗仗,死傷慘重,葬禮也因此進行了相應的簡化。雖然司馬師、司馬昭為了收攏人心,將過錯攬在了自己的身上。但是由於這次失敗,諸葛誕還是有了一個人事調動。他和鎮南將軍、豫州都督毌丘儉對換了一下位置,諸葛誕徙為豫州都督,毌丘儉到揚州。毌丘儉讓張特鎮守合肥新城,也就是曹魏與東吳的前線。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合肥可以說是孫權,或者東吳無法逾越的屏障。在孫權時期就頻繁用大軍進攻合肥,但是都失敗了,還鬧出很多有意思的人物綽號。合肥的位置在巢湖的北方不遠處,周圍水系比較發達,如果佔領了合肥,東吳就可以將巢湖、大別山脈、濡須水、長江等地利水利控制起來,組成一個既可以進攻,也利於防守的軍事體系。所以說合肥這個地方非常重要,也經常遭到進攻。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在曹魏青龍元年(即公元233年),當時的揚州都督滿寵提議將合肥城向西南以東三十里。因為合肥舊城"南臨江湖,北遠壽春",不利於防守和支援。如果向西三十里,就可以將進攻合肥的東吳軍隊引導到陸地上。這件事也被視為曹魏在淮南地區對東吳的戰略從進攻轉向防禦。不得不說,建築合肥新城確實增強了合肥的防禦能力,在同年孫權就率軍進攻合肥新城,就是因為新城遠水的緣故,二十天不敢登陸攻城。好不容易上岸炫耀兵威,結果被滿寵提前預料並擊敗。後來諸葛恪發動的"新城之戰",主要的戰場就是這裡。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新城之戰"中孤立無援的張特

"東興之戰"的勝利讓諸葛恪變得膨脹起來。於是他在次年曹魏嘉平五年、東吳建興二年(公元253年)發動了"新城之戰"。按照《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的記載,"大發州郡二十萬眾。"這裡面二十萬倒未必全是可戰之兵,但是這無疑是東吳發起的規模非常大的北伐行動,因為這次戰役,導致諸葛恪人望大跌,最後被孫峻策劃政變殺死。這些都是後話了。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另外蜀漢這邊也發生了利於諸葛恪的事情。蜀漢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被曹魏降人郭循刺殺,鷹牌姜維上任。費禕在位的時候,一直以"我等不如丞相遠矣"之類的理由壓制姜維。費禕去世的童年,姜維就配合諸葛恪對隴右地區進行了北伐。《三國志》中記載姜維的目標是南安郡,《漢晉春秋》中記載的則是隴西郡的狄道。不過對於本文來說都差不多。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諸葛恪原先打算驅掠淮南地區的人口入吳,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乾脆直接打合肥新城,曹魏一定會派出援軍。到時候東吳軍隊可以以逸待勞圍點打援。可惜他的算盤打錯了。曹魏的確是安排了援軍,派司馬孚率領二十萬大軍對抗諸葛恪。但是司馬孚只到了壽春就不再前進,包括揚州都督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等人,也不向新城進發。根據《漢晉春秋》中記載的司馬氏與虞松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曹魏的策略:在西線令郭淮、陳泰主動進攻姜維;在東線保守壽春,容忍諸葛恪圍攻新城。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在新城的張特,實際上是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張特巧施詐降計

按《魏略》中的記載,當時在新城內只有張特、樂方以及另外一支軍隊共三千人(張特自己的說法是四千多),戰死的、受疫病干擾的士兵超過了一半,換言之保持作戰能力的也就是一千多。諸葛恪軍隊雖然也有疫病,但是他的士兵數量要遠遠超過張特。諸葛恪堆土山猛攻新城,新城馬上就要被攻破。如果諸葛恪能夠一舉拿下新城,完成孫權未竟的事業,加上"東興之戰"的戰績,可以想象諸葛恪在東吳的聲望達到怎樣一種高度。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在這個時候,張特為了保全新城,向諸葛恪詐降。曹魏有質任制度,地方守將、長官、士兵的家眷控制在北方一些重鎮,用來保證他們的忠誠。如果有人投降或者反叛,那麼他們的家眷可能會受到牽連。郭循刺殺費禕,很有可能就是為了在曹魏的家人,最後也得到了回報。這種制度在東吳也有,在蜀漢可能也有。

張特對諸葛恪說,按照曹魏的法律,被圍攻超過一百天而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守軍向敵人投降,家眷不會遭到連坐。後來霍弋派楊稷、毛炅等人與東吳爭奪交州的時候,也是與楊稷、毛炅約定,圍城未到一百天投降,他們的家眷會被誅殺;到一百天沒有援軍,霍弋自己伏罪。可見當時應該確實有這樣一種法律。張特的意思是到一百天之後再投降,請求諸葛恪暫緩進攻,自己去做新城守軍的思想工作。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進攻淮南,張特使用詐降計,保證合肥新城周全

諸葛恪圍攻新城已經九十多天,馬上就要到一百天這個標準。為了讓新城守軍甘心歸服,同意張特的請求。結果張特趁夜從城中房屋取材修補新城被破壞的地方,加強新城城防,又拖延諸葛恪的攻勢。諸葛恪久攻不下,軍隊士氣低落、疫病流行,又有都尉蔡林投降曹魏,信息洩露。曹魏大軍終於開始向新城移動,諸葛恪沒有辦法,只能撤退。因為張特的努力,合肥新城終究沒有進入諸葛恪的手中,張特也因為這個功績成為雜號將軍,後來被遷為安豐太守,更是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