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根腫病,易發多發危害大!這樣防治效果好,何不試試?

油菜根腫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廣泛發生於全國各地,是近年來嚴重危害油菜生產的重要病害之一,所以,及時防治油菜根腫病是油菜主產區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產管理任務。

一、油菜根腫病的發病規律和特點

油菜根腫病是一種土傳病害,病菌可隨土壤進行廣泛傳播。可侵染為害的蔬菜也比較廣泛,如常見的油菜、蘿蔔、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根系均可感染髮病。

油菜根腫病病源真菌在土壤中的生存能力極強,存活期可達6年至10年。如果條件適宜便可隨土四處傳播、蔓延為害。一般情況下,當土層溫度達20℃上下、溼度達到60%左右的時候,這種病源真菌的活力最盛,傳染力最強,危害最嚴重。

土壤含水量在50%以上的地塊以及水田改作旱田的、或者土壤中氧化鈣含量低的地塊均能加重本病的發生。另外,十字花科作物連作地塊及施用了未充分腐熟農家肥的地塊均能加重本病的發生。

二、油菜根腫病綜合防治措施

油菜根腫病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真菌病害,易得難治是本病的特點。防治本病需要根據其發病規律和特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提高防與治的效果。

一是在種植地塊選擇上,

要與非十字科作物實行輪作,忌選低窪潮溼、十字花科作物重茬連作至少5年以上的地塊進行油菜等易染蔬菜種植,努力從土壤含有病源菌較少的源頭上避免該病的發生和蔓延。

二是在苗床選擇和處理上,要千方百計選用無致病菌地塊或對選用地塊進行徹底消毒以消滅致病真菌。無致病菌地塊主要選用至少8年未種植十字科作物的地塊作為苗床進行育苗。如果沒有合適的地塊作苗床則要對選取地塊進行人工消毒。方法是用甲醛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滅菌。

三是在移栽前的幼苗處理上,要用石灰水或者濃度為50%的福美雙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對幼苗根部進行浸根消毒,防止根腫病真菌帶入定植地塊。也可以在幼苗移栽後及時用上述消毒液進行灌根消毒。

四是在菜地發現病株時,要儘快去除染病植株並徹底焚燬病源。對於補栽幼苗後的田間,要用石灰水或濃度為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對所有植株進行灌根消毒,間隔半個月後再灌根一次。對於發病地塊可以按照每畝施用120公斤的石灰來中和土壤酸性以減輕發病程度。同時,要實行高畦栽培避免積水潮溼,要儘量減少氮肥施用量以防土壤酸化加重病害,多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多施磷肥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五是在藥劑防治措施上,對於苗床幼苗,在真葉展開期可以用70%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者70%的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700倍液對幼苗進行噴淋,或者對苗床進行潑澆。

在幼苗移栽前,可用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者20%的乙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對幼苗進行噴根殺菌,也可按每株400毫升藥液進行淋澆後進行移栽。

在幼苗移栽時,可以用2%的石灰水進行澆根,於半個月後用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一次灌根處理。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