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我們站在了流沙之上!

怎麼辦?我們站在了流沙之上!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極快,今天掌握的新東西到了明天可能就已成昨日黃花,優勢不在。好不容易構建起來的知識高塔,還沒風乾凝固,就已被層出不窮的新知識取而代之。就像站在了流沙之上,沒辦法心安理得地抱殘守缺,只好被裹挾著學起了更新後的知識,再坍塌,再學習,繼續坍塌,繼續學習,最後隨波逐流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怎麼辦?

一、更少地學,才能更好地學

學習一個門類的知識,不需要學習這個門類所有的東西。就算是想涉獵該門類當中知識的每一個方面,也要有自己想要重點吃透的一個點。與其用全部的精力學習領域內100%的知識,倒不如用80%的精力學習領域內20%的精華,剩下的80%的內容用20%的精力瞭解即可,棄如敝履也行。因為一旦有了20%的精華知識,就可以佔領頭部,聯接更好的資源,聯通更好的人才,優勢互補,共上一層樓。

二、源頭知識才是精華

源頭知識質量高,是濃縮型的,有著豐富的底層邏輯和基礎概念,這些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如果精力放在了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信息上,往往事倍功半,低水平的勤奮練上多久都沒用。一手的知識主要有政策法規、大牛的研究論文、學術期刊等,也可以跟行業大牛溝通和思考,通過交流獲得精華知識。二手知識也不錯,只要是忠實轉述,有著清晰的論據和出處。三手四手的,就算了吧,浪費時間。

三、放棄你心中的“學習”

經常聽到行業內的朋友跳槽時這麼說:“換個地方,就當是去學習也好的,目前的工作學不到什麼東西。”如果剛出校門那回兒這麼說,可以的。但不能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還這麼說,還沒有學夠嗎?十年、二十年學到的東西現在留下了多少,又帶給了你多少益處?難說得很。

我建議:放棄你心中的那個“學習”。以問題為中心,給自己提問題,給他人提問題,讓他人給自己提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互相分享解決問題的答案。最終,由諸多問題串成的問題樹會讓我們構建出牢固的以方法論為主幹的知識體系,助我們逃離流沙之上。

四、淬鍊你的知識晶體

知識量和知識點之間的架構非常重要。如果知識點之間能夠形成穩定的架構,知識就形成一種知識晶體。比如,學財務的對投資的會計處理比較頭痛,知識更新的較快,平時用到的時候較少,陌生感是產生頭痛感的主要原因。我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形成知識晶體。獨立地、碎片化地學習,沒有做到關聯知識點。如果我們能夠將與投資相關的會計核算、企業對外投資的稅務處理(一般情況下和特殊情況下),個人投資企業的稅務處理等等知識點揉合在一起分析,通過分享出去、創造機會運用、宣講等手段,使知識形成晶體,頭痛感就會逐漸消失。

五、用互聯網思維聯機學習

有了自己的知識晶體,哪怕是隻有一塊,哪怕還不夠結實,都可以拿出來與他人分享,交換,聯機更多聰明的腦子,讓自己的知識晶體更堅固,讓大家的知識晶體越來越多。知識晶體就像是春天的種子,越分享越多,當寶貝捂著,捂著捂著就捂壞了。不是嗎?

願早日逃離流沙,遠離苦海,阿彌陀佛!願上帝與你同在!

怎麼辦?我們站在了流沙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