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掙扎的城市,後面是思念的鄉村

前面是掙扎的城市,後面是思念的鄉村

今年因為肺炎疫情,在老家過了一個超長的年假,在家裡待時間長了真的會喜歡上農村的這種寧靜,以前沒有這種感覺,總是想象著離開這個地方去城市裡,這次一下子在家待兩個多月竟然有種不捨的感覺了,油然想起銀環說的:“我堅決在農村幹它一百年”,不過相比銀環我並沒有這個魄力。

在農村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悉心呵護著自己田裡的農作物,閒來還可以幹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擔心工作不用擔心未來不用擔心社交難題,不用關注什麼國計民生,只要有地就可以了,古代隱士追求的就是這種生活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給讀書下了個定義讀書後一定要在外面混才是正道,讀書後再回到家鄉好像就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好像就是說明了百無一用是書生,我不適合拓荒,我不會打破這個固有思想,可我感覺這種思想很扭曲,不知道我們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一直認為讀書是為了潛移默化的改變觀念,僅此而已,只是就像酒一樣,需要存放一定年限才能慢慢散發他的魅力,可是現在呢?

前面是掙扎的城市,後面是思念的鄉村

古人定義勞動者的地位是士農工商,農排在第二位,也就是種地很得統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推崇,鬼谷子老子莊子孔子陶淵明諸葛孔明等等聖賢無不常躬耕于田畝,為什麼先賢可以這樣我們不可以?為什麼我們要把“農民”這個詞賦予貶義?為什麼我們教育孩子要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要種地的思維鞭策他們?為什麼我們寧願在城市裡哭也不願在農村裡笑?為什麼出身農村就要捨棄自己的尊嚴?為什麼鞋底上有泥巴就是一種恥辱?為什麼城市人看農村人的眼神那麼高傲?曾幾何時,鋼筋水泥不發達的時候,人類文明的傳承不都是在泥濘的道路上綿延麼?感覺自己已經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

農村缺的是一種思想,一種信念,現在不論是政府政策還是教育思想都傾斜在城市那端,所以要搞新農村,從根上消滅農村,老子的“老死不相往來”那種理想會越來越遠了,但是城鎮的基礎是工商業,新農村的基礎必須是農業。地,是信仰的開始,力量之母,沒有了地,沒有了草原沒有了森林沒有了湖泊也就沒有了安靜和心靈的寄託,面對那些比我們的思維還亂的都市霓虹我們還會平靜下來麼?

我喜歡走在鄉間的小道上,看周圍的空間恣意的蔓延向遠方,不會有什麼遮住我的視線,不會有來去匆匆的背影,不會有嘈雜的聲音,只是一馬平川,諾大的田野裡只有我一個人,可以盡享空氣盡享陽光,任思緒毫無道理的飛翔,幻想著和一個人在這種恬靜中慢慢把影子變長,執子之手長相廝守,用生命共同繪製一幅畫,畫裡的元素只有返青的麥田,路旁的小樹,河岸上漸落的夕陽,安靜的村莊………是的,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永遠會有一種溫暖和安全感,就像有一首歌曲這樣描述:雲是無聲的,風是沉默的,路是不語的,你是安靜的,手是粗造的,腳是疲憊的,頭髮是凌亂的,你還是安靜的,外面是紛擾的,夢是延續的,我是眷戀的,你是守候的,歌還在唱著,世界已變了,我走向遠方,你還是安靜的,後來我才明白,安靜就是力量,因為你一直是我的靠山,就算引來整個世界的目光,在我心中,你還依然是我所依靠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