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雲夢合作社創新“社區配送”促發展轉型調查

  “宅經濟”催生農產品銷售新業態

  ——湖北雲夢合作社創新“社區配送”促發展轉型調查


  “這個包裝生雞的真空袋規格還是有點小,需要再改進。”4月14日晚11時許,在湖北省漢正街雲夢工業園內的一大型倉庫裡,三位“80後”合作伙伴肖覓、柯小軍和夏以良,圍在一臺新購置回的真空包裝機前,對真空包裝後的生鮮雞是否達標進行反覆檢驗。

  此時,倉庫裡還有18名工人正在對生鮮、果蔬等40多種農產品進行分揀、包裝作業。幾個小時後,這批總價值10多萬元的農產品就可運抵武漢,配送至多個指定的小區。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農產品供應鏈受到一定的挑戰,但同時,疫情催生新型業態,為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契機。雲夢幾家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從疫情期間的“被動”應戰,到如今後疫情時代的“主動”迎合市場,搶抓機遇,趟出了一條“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銷售新渠道。

  疫情“倒逼出”銷售新路

  雲夢,農業大縣,蔬菜大縣,不僅是孝感的“菜園子”,也是武漢的“菜籃子”。

  春節前,疫情突發,加之採取最嚴管控措施,成千上萬的居民“宅”在家中。如何保障居民不少糧斷菜,成為重中之重的民生大事。

  “我和夏以良都是省人大代表,大年三十夜裡,我接到省人大有關領導緊急電話,希望我的合作社能為武漢的醫院、社區、市民保供新鮮蔬菜。”雲夢縣桂花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肖覓說,這通電話之後,在他的主導下,雲夢幾家合作社正式開啟了疫情期間的保供配送之路。

  在雲夢縣委縣政府的統籌協調下,肖覓的合作社主要負責保供武漢區域,另外2家合作社則負責保供孝感和雲夢城區。

  肖覓說:“我們以社區、小區為單位,通過確定聯繫人、建立微信群,啟用微信小程序,以方便市民線上訂單,設立應急蔬菜配送中心,對各類蔬菜進行分揀裝袋,然後再根據訂單進行車輛集中配送。”

  1月29日,肖覓開始向武漢地區配送鮮菜。菜品有限,但他們配送的“愛心蔬菜包”始終保證6至8個品種,每袋20斤,售價35元。為了信譽,以及為抗疫貢獻一份力量,他們堅持不漲價,寧可虧本銷售。品質好、食材新鮮、價格公道,通過朋友圈的“廣而告之”,贏得了越來越多武漢市民的青睞和追捧。

  從1月29日到3月底,僅桂花蔬菜專業合作社就累計向武漢保供蔬菜1200多噸、雞蛋180萬枚,以及價值40餘萬元的魚類等農產品。

  “線上經濟”帶來新機遇

  13日下午,記者來到義堂鎮紅光村的雲夢紅新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蔬菜育苗中心,標準育苗溫室裡已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正在查看菜苗長勢的合作社負責人柯小軍介紹,這個育苗中心是義堂鎮積極向上爭取的一個扶貧項目,佔地2000平方米,於2019年11月建成並投產第一批,年可育苗500萬株,主要供給雲夢本地的蔬菜種植合作社及菜農。3月16日復工復產後,黃瓜、西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第二批、8個品種的“苗寶寶”長勢良好。

  “有了這個育苗中心,一個基地一年至少可節約育苗成本20萬元。”柯小軍說,這個集約化、標準化的育苗中心,可實現雲夢育苗的轉型升級,為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起到保障作用。

  疫情期間,柯小軍主要負責孝感城區蔬菜的保供。他說,農產品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無接觸”銷售新方式,搭建起了農產品直供居民的通道,有力地解決了農民銷售難和市民需求難的“兩難”問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農民的損失。

  這次疫情,加速了消費者線上購買農產品的習慣養成,也給農產品新零售帶來了新的機遇。雲網購、“移動菜籃子”持續走熱。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危機中蘊含著新的機遇。肖覓、柯小軍、夏以良,雲夢3家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迅速組團佔領市場,共同創立銷售品牌,圍繞武漢主市場,把脈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銷售網絡。截至目前,他們的銷售網絡已觸及到武漢區域內的205個小區、20餘萬戶居民家中。

  生鮮配送迎來新風口

  “疫情期間,菜品有限,我們只能‘按貨配送’。3月底,復工復產後,我們儘可能地做到‘按需配送’,你看,目前我們倉庫現有40多種菜品、生鮮和土特產,其中很大一部分產品都是雲夢本土自產的,一小部分是從白沙洲市場採購的。”在配貨倉庫裡,肖覓指著一堆堆正待分揀包裝的貨品,對記者說道。

  在倉庫裡,記者看到,貨品有云夢魚面、土雞蛋、米豆腐、餈粑、豆皮、柴火豆腐、手工牛肉醬等土特產,有土豆、苕尖、黃瓜、山藥、萵苣、蘋果等本地產和外地採的果蔬,還有土雞、土鴨、活魚等生鮮。

  肖覓說,復工復產後,他們調整了配送時間,當天採購的貨品,必須在當天夜間10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完成分揀包裝,凌晨4點陸續裝車發向武漢,目前7輛運輸車可保證貨品在10個小時左右送達各小區。

  “你看這苕尖,當下是時令蔬菜,市面上零售價8、9塊一斤,而我們的平臺上僅售5.5元一斤。”肖覓說,直供配送優勢之一就是減少了中間商環節,讓消費者節省了“錢包”。

  “這柴火豆腐和千張,是雲夢一家豆腐作坊供的貨,以前他家一天最多隻能銷售幾百元,而現在每天都是四五千元的量。”肖覓說,他們的配送平臺可直接拉動當地農戶和小經銷商的銷量,讓他們對市場也更有信心。

  為了減少物流成本和配送時間,3位合夥人計劃於5月份前,在漢口、漢陽區域內開設倉儲分揀中心和4家生鮮賣場。

  採訪中,肖覓坦言,目前加速轉型升級過程中,他們面臨著資金缺乏、環保審批、品牌註冊、冷凍庫建設、產品包裝升級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希望雲夢及武漢有關部門能給予更多政策上的扶持與支持。

  “我們有上千畝種植基地的儲備,有信心做好終端服務,帶活農產品的全產業鏈。”肖覓信心滿滿地說。

  短評

  化危為機,新經濟釋放發展新動能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產業發展產生較大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科學應對、危中思變,才能趨利避害、化危為機,進一步釋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能量和巨大潛力。

  就傳統蔬菜行業而言,這次疫情造成的衝擊不小,但也帶來了重塑、轉型的契機。比如,疫情發生後,社區啟動封閉式管理,市民足不出戶,紛紛線上購買生鮮食材和生活用品。“線上經濟”“宅經濟”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

  “化危為機”,緊緊盯住市場需求變化,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及時調整發展思路,不斷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未來產業發展,才能把這次疫情帶來的經濟發展痛點、難點變成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點。對疫情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疫情中湧現的優質企業和品牌產品,予以更優質的服務、更優良的生態,將其潛力、動能充分挖掘和釋放出來,孝感經濟高質量發展將開闢新的增長空間。(孝感日報記者 閔麗萍 特約記者 肖元玲 通訊員 盛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