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

#三國##個人感想##古代歷史人物#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曹操只能說明他在這部小說中的形象,不代表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歷史人物眾多,其中書中對人物體貌特徵做描述的人物不多,諸如劉備、關羽、諸葛亮等等。而對在全書中出現機率佔一定份量的曹操,原著作者羅貫中對其外形並沒有用過多的文字描述,甚至可以說是輕描淡寫,而讀者只能通過對曹操的性格和語言等方面去推測。


原著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有關於曹操的描寫是這樣寫道的:"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操有叔父,見操遊蕩無度,嘗怒之,言於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這一段文字對於曹操總體相貌的描寫是模糊的,身高是確定的。而細眼長髯,在當時符合這樣特徵的男士就有很多。原著作者卻對他的生世做了一個較為詳盡的介紹,同時也對曹操的人品提前做了一個小小的概括。看得出曹操的品性是狡賴、不安分,富有心計的人。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羅列有關於曹操的人品描寫,可知曹操的野心和膽量非同一般。此人非常能言善辯,善於偽裝。如第四回曹操獻刀,實為刺殺董卓。原著: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至相府,問:"丞相何在?"從人云:"在小閣中。"操徑入。見董卓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卓曰:"孟德來何遲?"操曰:"馬羸行遲耳。"卓顧謂布曰:"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布領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賊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懼卓力大,未敢輕動。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轉面向內。操又思曰:"此賊當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曰:"孟德何為?"時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閣看馬,操謝曰:"願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操牽馬出相府,加鞭望東南而去。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話說曹操騎馬逃脫董卓的追殺後,呂伯奢一家人救了曹操,而曹操卻因個人誤解,將其一家全部殺害,完全暴露了曹操心性多疑和兇狠殘暴的本性。曹操雖生性殘暴,但他也是一個懂得有恩報恩的人。如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原著:宮徑步下樓,左右牽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宮並不回顧。操謂從者曰:"即送公臺老母妻子回許都養老。怠慢者斬。"宮聞言,亦不開口,伸頸就刑。眾皆下淚。操以棺槨盛其屍,葬於許都。再看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曹操當時在路經中牟縣被當時任縣令的陳宮所救,可以說二人是患難之交。曹操念當時陳宮救他的恩情,不想殺他,但又因見陳宮死不投靠他,於是只好殺了他。戰爭就是這樣殘酷,有時是出於無奈的選擇。陳宮死後,曹操令人送陳宮的妻兒老母回到許都,並安排好她們以後的養老後事。這點又正好說明了曹操是個懂得感恩之人。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是個極為善於狡辯的人。原著: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玄德攀住臂膊,雲長跪於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當留用。"雲長曰:"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操擲劍笑曰:"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他本意應該是要殺張遼的,見關雲長替他求情,他馬上改變了主意,但他並不表露出來。曹操的態度來了一個大轉彎,可見他是一個善變的人。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原著:操使人遠近遍諭村人父老,及各處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詔,出兵討逆,與民除害。方今麥熟之時,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軍法甚嚴,爾民勿得驚疑。"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眾?"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眾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姑免死。"乃以劍割自己之發,擲於地曰:"割發權代首。"使人以發傳示三軍曰:"丞相踐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代。"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曹操很會找理由為自己解脫罪責。在下屬看來,曹操自言下不為例,似乎又有它合情合理的地方。其實,曹操是為他自己找了一個可下的臺階,達到免除懲罰的目的。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是個口是心非的人。如第二十五回原著:公曰:"某非儉也。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故穿於上。"操嘆曰:"真義士也!"然口雖稱羨,心實不悅。曹操是個虛情假意之人。如第二十五回原著:操指曰:"公識此馬否?"公曰:"莫非呂布所騎赤兔馬乎?"操曰:"然也。"遂並鞍轡送與關公。關公再拜稱謝。操不悅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嘗下拜;今吾贈馬,乃喜而再拜:何賤人而貴畜耶?"關公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見面矣。"操愕然而悔。曹操的本意是想收買關公,想為他所用,無奈關公並不買他的帳。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是個有錯不肯承認的人。如第四十五回,曹操誤殺蔡瑁、張允二人後,卻不承認,當眾說是二人怠慢軍法,以此來掩蓋自己的失誤。正因他這個特性,導致他在後面接二連三地犯下同樣的錯誤。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都千慮,必有一得。如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原著中寫道:卻說曹操平白折了十五六萬箭,心中氣悶。荀攸進計曰:"江東有周瑜、諸葛亮二人用計,急切難破。可差人去東吳詐降,為奸細內應,以通消息,方可圖也。"雖說曹操是一個老謀深算之人,可是他面對的對手是諸葛亮和周瑜,高手之中的對決,勝負非同一般。也可謂強中自有強中手,只能說諸葛亮更勝曹操一籌。如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中寫道:曹操於几案上翻覆將書看了十餘次,忽然拍案張目大怒曰:"黃蓋用苦肉計,令汝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我耶!"曹操既然已經看出其中破綻,一怒之下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又不想將曾誤殺蔡瑁、張允二人的錯誤再次發生(指錯殺黃蓋),只好口頭上先否定黃蓋投降的真實性,其實內心仍舊是抱著懷疑不信任的態度。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是個很善於攻心用計之人。他很會利用他人的性格特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的故事中,曹操在臨死前,在關雲長面前說五關斬將之時,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他知道關雲長是個義重如山的人,很講義氣。果然,關雲長想起當時曹操對他的恩義,於是動了善心,放了曹操一條生路。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是個戒備心理非常重的人。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原著:操雖喜笑,而心惡之。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覆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再看第七十八回《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原著:操即差人星夜請華佗入內,令診脈視疾。佗曰:"大王頭腦疼痛,因患風而起。病根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不可治療。某有一法: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殺孤耶!"佗曰:"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腦袋安可砍開?汝必與關公情熟,乘此機會,欲報仇耳!"呼左右拿下獄中,拷問其情。前一段說的是曹操夢中殺人,其實他是在暗示屬下,他在睡覺的時候,是有防備的,意思是警告他人,你們想趁我睡覺休息時來暗殺我,趁早死了那個心吧!而曹操的這一假象早被手下的將士楊修看出,後來曹操找了一個理由,把楊修殺了。從華佗給曹操治病的那段對話來看,也同樣表現了曹操是疑心非常重的人。在那個醫療科技水平並不發達的古時代,如果曹操聽信了華佗的說法,可能早就一命嗚呼了!也正是曹操生性多疑的本性,無意中救了他自己的一命。可是又加害了華佗。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原著: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賜諸侍妾,且囑曰:"吾死之後,汝等須勤習女工,多造絲履,賣之可以得錢自給。"又命諸妾多居於銅雀臺中,每日設祭,必令女伎奏樂上食。又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由此可看出,曹操這個人哪怕是在臨終前,也不改他生性多疑的特性,他擔心自己死後被人挖墓,讓人設立七十二個假墳,用假亂真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墓葬。對於曹操墓葬,原著作者羅貫中只用了一段很短的文字,"眾官用金棺銀槨將操入殮,星夜舉靈櫬赴鄴郡來。"將曹操這個人物的故事在全書中作了一個完整的終結,讓讀者多少有些宛惜。或許是作者在創作這部小說時,手上掌握的資料有限,或許這不是這部小說的主題,寥寥幾筆帶過即可,無需詳情敘述。


在《三國演義》小說中,曹操始終扮演著一個反面人物。歷史中的曹操究竟是不是與《三國演義》原著所描寫的一模一樣或相近視呢?筆者認為未必如此。通讀原著不難發現原著作者羅貫中是帶著個人偏見來分析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在原著中描寫曹操軍事才幹方面也是有的,以貶意形式居多,而且輕描淡寫。歷史上的曹操寫過《對酒》、《短歌行》等以表達政治抱負的詩歌,抒發他求賢若渴,廣納人才的志向。此外,曹操還有許多其他文章,都表現了非同一般的志向和遠大抱負。由此看來,《三國演義》小說中的曹操只能說明他在這部小說中的形象,不代表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國內有位大作家說的好,歷史離我們越遠,它的真實性就離我們越遠,而文學性離我們越近。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