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導語:大蒜的生長對於環境條件的要求,主要包括了溫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等。

溫度條件

大蒜這種蔬菜比較喜歡冷涼的氣候,一般通過了休眠期的蒜瓣,可以在3~5℃的低溫下開始萌發,最適宜溫度是16~20℃,超過了30℃以上的高溫反而會對大蒜萌發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秋季播種大蒜的時間不宜過早,以免影響出苗率。大蒜在幼苗期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2~16℃,它可以忍耐短時間的低溫,因此冬季月平均最低氣溫在-6℃以上的地區,秋播大蒜均可以在露地安全越冬。

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大蒜花芽和鱗芽的分化需要在低溫條件下進行,儲藏的蒜頭,在10℃以下的低溫下,1~2個月後,大部分都可以分化成花芽和鱗芽。而花莖的伸長和鱗莖的膨大最適宜的溫度是15~20℃。如果超過了25℃,大蒜的莖葉就會逐漸枯黃,鱗莖的增長也會減緩,因此,春播的大蒜,如果播種過遲則會影響到蒜頭的產量。

如果春季播種期延遲,就不能滿足大蒜所需要的低溫,也就不能形成花芽,那麼後期就只能長成獨頭蒜。如果秋播大蒜播種過早,會導致第二年形成復瓣的大蒜,這樣則會降低大蒜的營養價值。

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光照條件

大蒜花莖和鱗莖的發育,與光照時間長短有很大的關係,不同的品種對於光照時間長短的反應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1、低溫反應敏感型品種

光照時間長短對於花芽發育的影響不大,但鱗莖的發育以12小時光照為宜,光照不足時鱗莖的發育會稍差。

2、低溫反應中間型品種

這種類型在12小時光照下,花莖發育是良好的,光照不足時,花莖發育就會不良,在13~14小時光照下發育也是良好的。

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3、低溫反應遲鈍型品種

此種類型需要有13個小時以上的光照,光照不足情況下是不會形成鱗莖的。

總的來說,大蒜是一種要求中等強度光照的作物,光照過強時,葉綠體會解體,葉組織加速衰老,葉片和葉鞘會枯黃,鱗莖也會提早形成。在光照比較弱的時候,葉肉組織就不發達,葉片也會黃化。

水分條件

大蒜的根系較淺,根毛較少,吸水的範圍比較小,因此大蒜不耐旱,在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1、在播種後的萌發期要有較高的土壤溼度,以促進大蒜髮根和發芽。

2、幼苗期適當降低土壤溼度,可以防止徒長,以促進根系向縱深發展,還可避免蒜種因為土壤過溼而出現的腐爛現象。

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春播地區如果遇到乾旱,土壤中的水分蒸發快,地面出現返鹼情況,就會腐蝕蒜種,而土壤溼度比較低時,幼苗的生長也很緩慢,葉片容易產生黃尖現象。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情況靈活掌握。

3、大蒜褪母結束後,葉片生長加快,水分消耗也增多,這時需要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來促進生長。

4、大蒜花莖伸長和鱗莖的膨大期,是大蒜生長旺盛的時候,這時要求比較高的土壤溼度。

5、大蒜的葉片表面有蠟粉等保護組織,地上的部分具有一定耐旱特徵。一般情況能夠適應乾燥的空氣條件,適宜的空氣溼度是45%~55%。如果空氣溼度比較大,很容易誘發葉部的病害。

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土壤條件

大蒜根系吸收能力較弱,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適宜在富含有機質,透氣性好,保水和排水性能好的沙壤土中栽培。應該選擇地勢較高,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段來栽培大蒜。

如果在地下水位高,排水條件不好的土壤上栽種大蒜,在抽薹之後20天之內就要把蒜頭挖了,防止發生散瓣和爛瓣的現象。如果地下水位低,並且排水良好,抽薹1個月後挖蒜頭,蒜頭的膨大期比較長,產量比較高。

大蒜喜歡酸性土壤,適宜的pH值是6,在鹼性大的土壤中栽蒜,蒜種容易腐爛,植株生長也不良,獨頭蒜會增多,蒜頭也會變小。

大蒜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做好這5點就成功了

肥料條件

大蒜在整個生育期所吸收的氮肥最多,鉀次之,磷是最少的。在出苗期和幼苗期的生長主要是靠大蒜種瓣裡貯藏的養分,這個階段需要的肥料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施用種肥。

在進入了花莖伸長期之後,生長速度加快,所吸收的氮磷鉀也迅速增加,到了鱗莖的肥大中期會達到高峰,因此在花莖的伸長期是追肥的關鍵時刻,追肥種類以氮肥為主。在鱗莖的膨大後期,大蒜的葉片會逐漸發黃,其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在減弱,吸肥量也減少,就不再進行追肥了。

另外,在大蒜風味和品質成分的構成中,硫元素很重要,適量增施硫肥可以增進大蒜的風味品質,又提高了蒜薹和蒜頭的產量。

結語:大蒜種植,關鍵還是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瞭解其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很重要,能夠做好以上5點就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