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良好,甚至可以停藥

提到蜜月期,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新婚夫婦的蜜月期,殊不知糖尿病也有“蜜月期”,即患者在此期間不使用任何降糖藥物治療的情況下,血糖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病情有所“緩解”。對此,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蘇本利說,這段時光對於糖友來說很舒服,但還是得正確認識和對待“蜜月期”,這直接關係到糖友未來的健康。

血糖控制良好,甚至可以停藥

糖尿病的“蜜月期”起初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發現的。患者在接受胰島素正規治療、血糖實現良好控制後,其胰島功能會得到部分修復,患者僅需少量胰島素甚至完全不用藥也可讓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時間為2個月到2年不等。不幸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的胰島β細胞會再次受損導致其功能下降,這時患者則又需通過補充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正常。

後來有學者發現,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後,也可出現“蜜月期”。由於2型糖尿病的發生和血糖控制狀態主要和不良生活習慣密切有關,所以2型糖友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加強運動等來降低血糖水平,一旦停止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血糖水平會再次上升。

“天天度蜜月”是每個糖友的心願,但並不是所有的糖友們都會出現蜜月期。一般來說,若1型糖尿病患者確診較早,在β細胞還未被嚴重破壞時進行積極治療,蜜月期出現的機會較大;2型糖尿病患者在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化治療越早、血糖達標越快、所需胰島素越少、分泌胰島素能力越好時,誘導出現蜜月期的可能性越大。不過即使出現蜜月期,每個糖友的持續時間也不盡相同,這主要與糖尿病類型、病程、胰島功能損傷程度等因素有關。另外,糖友的自我管理越好,蜜月期也越長,如1型糖尿病患者即便不用胰島素也能控制血糖時,還是建議打小劑量的胰島素以保護β細胞,延長蜜月期;2型糖尿病患者若能嚴格控制飲食,積極運動使體重控制在達標範圍內,加強血糖監測等也可延長“蜜月期”。這就提醒糖友們,即使進入“蜜月期”,也不應盲目樂觀,誤以為病情好轉而放鬆警惕。

“蜜月期”的發現表明,在病程早期,糖友的胰島β細胞功能尚未完全喪失,進行嚴格的降糖治療後,把血糖控制在一個良好的水平,可讓患者的胰腺得到充分休息,進而重新恢復自身胰島功能,可使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得以擺脫藥物,甚至預防一些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