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作為酒店管理人員,如果您自己沒做過基層,就很難知道前廳尤其是前臺工作的繁雜疑難,大堂副理工作的瞬息萬變。

如果您從基層做起,比如前臺,而沒有“親自”經歷過重房的尷尬,就不知道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背後有怎樣五花八門、不可思議的原因。

套用一句名言,那就是,成功總有許多驚人的相似,而失敗各有各的苦衷。無疑,重房是前臺及相關人員工作失敗的表現,不過,暫且把它當作成功之母吧。

-1-

7個前臺失誤案例


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案例一:虛驚一場


晚上10點,李先生從家中打電話到酒店前臺,說他開了5個房間,其中2105的客人剛剛打電話說有人一直在試圖開他的門,要酒店立即認真調查清楚,否則,事情會很嚴重。

過了10分鐘左右,李先生又打來電話,說他的客人告訴他又有人在開他的門,要求酒店立即解決。不一會兒,李先生到前臺,要求酒店給一個合理解釋,至少將5個房間的房費免一半。

第一次接到電話,AM讓保安去2105門口巡視,並無異常。再次接到電話,AM感到事態的嚴重,立即通知保安部調取相關監控視頻,確實有一中年人前後兩次試圖開啟2105的房門,不過,看上去並不是什麼可疑人物。

於是AM向李先生解釋,可能是其他房間客人記錯了房號;另外一種可能則是李先生客戶中的某一人,並向李先生描述了試圖開門的人的外貌特徵。

李先生說不可能,如果是他們一起的,2105的客人就不會告訴他了。堅持要酒店做出賠償,AM表示在沒弄清最終情況之前,酒店是不能答應賠償的。

客人一聽,這麼晚讓我的客人和我都不能正常休息,酒店連一點賠償都不同意,就更加氣憤,要求立即面見總經理。

其實,是面子上過不去。後來,又要求自己去查看監控。事已至此,不讓他看,事情也不會有進展,請示了MOD後,同意李先生去查看相關監控視頻。

原來,試圖開門的客人是從李先生開的另一間房2115出來,可能分配房間時,自己也記錯了房號,所以開了2105,開了2次發現開不了,又回到2115。

因為5個房間的客人雖都是李先生的客戶,不過來自不同地方,相互之間,並不是很熟悉。所以,才造成了一場有驚無險的小鬧劇。

案例二:有驚無險


客人甲剛辦理完入住手續,懷著美好又激動地心情帶著心愛的女友來到618房門前,卻發現自己的鑰匙怎麼也打不開房門,於是帶著疑惑煩躁的心情地來到前臺,查詢原因。

前臺詢問過客人姓名後,在電腦上查看,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該客人明明是住816房,怎麼會拿的是618房的鑰匙,更為驚險的是618確實是有人住的。

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案例三:說時遲,那時快


接待員A正熱情地招呼一位常客辦理入住手續,因為客人的檔案齊全,信用良好,且與酒店簽有協議,所以在看到電腦中剛好有一間912房正合客人心意,想到凡事以客為先的服務理念,於是A在請客人在R/C上簽名後,沒有在電腦中C/I而是直接做了房卡,前後甚至不到1分鐘,客人非常滿意地離開櫃檯。

2分鐘後,客人非常氣憤地致電前臺要求見經理,因為他正好脫了衣服準備洗澡,就有陌生人直接衝進了他房間,讓他感覺很不爽,而且沒安全感。一查電腦,原來是接待員B幾乎在同一時間將912賣給了一位外賓。

案例四:弄巧成拙


張先生因為飛機晚點,到凌晨2點才到酒店入住,來到前臺告知接待小姐自己有預訂的。接待小姐在電腦查了好一會兒才在取消預訂中找到張先生的預訂,於是恢復,並做入住處理。

張先生剛上樓不久,就打電話說前臺開給他的房間時有人住的。原來,時值酒店旺季,張先生沒有做擔保預訂,又遲遲沒到店,酒店就在接近凌晨的時候把張先生預訂的房間賣掉了。

而給張辦理入住的接待小姐,因以深夜,比較睏乏,也沒注意到系統的提示就直接辦理了入住。

案例五:沒有最細心,只有更細心


東方旅行社的領隊來前臺拿了10個房間,不一會兒,其中一位客人說他的房間已經有人住了。

原來,前臺的接待小姐在接待徐先生時,當時的房間都是髒房,只有給這個團隊預留的一個標間剛打掃好,還是跟徐先生好生商量過後,才把徐先生原來訂的單間換成標間入住,原打算稍微空點的時候就把東方旅行社的那間標間換成其他空房,沒想到一直忙到團隊來了還沒來得及換,導致了重房。

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案例六:兼聽則明


萬先生是酒店一常客,平日沒事,跟前臺還滿熟,但是一有點什麼讓他不滿意,就大發雷霆。

這天萬先生從外面回來就讓前臺給刷下房卡,前臺沒幹耽擱,因為常客,也沒查看電腦,直接按客人要求刷了房卡。

過了一會,萬先生打電話到前臺,沒等接待員開口就被大罵一通,說為什麼他的房間別人在住,趕快叫那客人離開,否則他就不客氣了。

更嚴重的是,萬先生剛打完電話一會兒,電腦中登記的陳先生氣憤至極地來到前臺質問,你們怎麼搞的,怎麼隨便讓一個流氓進了我的房間,我被他打了,行李還被扔出來,你們一定要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不然我立刻叫我的律師來起訴你們,住在你們這裡太不安全了。

原來,萬先生昨晚住這個房間,今天也沒來退,前臺催D/O時,打了萬先生電話,沒打通,剛好押金又欠了一點點,就幫他退掉了。

案例七:連鎖反應


時值酒店旺季,到了晚上11點,當地已經是一房難求,我們酒店自不例外。這時來了兩位外地客人,來到前臺,要求無論如何給他們兩個房間,價格沒關係,他們還有朋友住這裡,明天一起走,就幾個小時了。

一片好心的AM找了半天,還有兩個預訂未到,都這麼晚了,如果不來不就可惜了,進去一看,是另一個團隊的預訂,查看團隊的登記單也沒這兩間房。

想到這麼晚也不方便跟團隊確認,既然你沒擔保,這麼晚不來,總不能白白損失2間房費,於是幫這二位客人辦了手續。

沒過一會兒,其中一位客人下來說房間有人住的。AM一聽這下麻煩了,幸好另一間沒重,跟客人鄭重道歉並請客人務必耐心等候,我們一定想辦法給他再找一間房間,立即聯繫MOD騰出房間並讓HSKP儘快打掃。

這邊剛打掃,那邊又接到另外一間也有人住的,本來一個客人,說等一下就等一下吧,反正都這麼晚了,兩個人碰到一起,不由得火起,也不管剛才是求著前臺要房間了,只管罵,你們是在沒房間,就算了,怎麼可以把有人住的房間又賣給我們,這不是欺詐嗎?

如果是平時,總可以想辦法,哪怕升級到套房,可是旺季真的是一房難求,盤算了一會,維修房都問題太大,而且這時客人已經火起,不可能隨便妥協,建議給客人住到其他酒店,酒店包送,僵持了一會,客人仍不同意,這時剛好有位客人來前臺問夜宵,似乎是他們一個公司的,來前臺一聽說這事兒,立即火冒三丈,只把櫃檯拍的砰砰響。

最後,知道酒店實在沒有房間,他們又叫著剛剛從外面回到酒店的另外四個房間,要求全部退房,他們兩沒處住,那大家都不住了。

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2-

重房的7大常見原因


從上面的故事,可以發現,前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重房。因此,大致可以歸類出重房的一些常見原因:

A,由於個人的粗心。比如把816寫成618。你可以說當時很忙,給房卡前又有電話,又有客人等待,但是如果足夠細心是可以避免的。

B,對經驗的過分自信而有悖SOP。比如先發房卡再C/I的做法,可見統一執行SOP的重要。

C,缺乏基本的嚴謹和良好的職業習慣。比如沒有核對清楚身份就給開門。

D,工作中精神不集中。早班可能沒睡好,中班太瑣碎,夜班本來容易犯困。

E,缺少工作默契。比如在特別繁忙時同時賣房的同事間的通報以免重房。

F,滿房,準備好了嗎?老闆和高層都樂意見到滿房,卻不一定有人在關注滿房後可能出現的意外,(意外發生時高層通常在享受美夢)以及意外一旦發生後的應對方案。

7個前臺禁忌案例,你家前臺做過嗎?


-3-

5個方法避免重房


既然重房難免發生,那麼工作中加強某些方面,情況很是會好很多:

1.合適的人,才能做正確的事


沒有人天生適合做酒店,尤其是前臺的工作。那麼工作前的培訓和工作中的鍛鍊對員工的成長都有很大的提升。

但是,我要說,有些人真的不太適合做前臺,而作為酒店一線重地的前臺,只有招聘進來合適的人,才能期待有預期的進步和表現。我不是HR專家,對合適的人不能做準確的定義。

不過,至少應該具備一些特質,比如溫良謙恭,禮貌熱情,彬彬有禮,熱與主人,真誠質樸等。

因為前臺要與錢接觸,所以要有較強的數字意識和比較嚴謹的邏輯能力。在用合適的人的方面,FOM們又常常被另一個問題困擾,他們發現,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要找那些思維比較嚴謹的員工,才能考慮周全,避免失誤。

從賓客關係的角度,又需要員工主動熱情,知識面較寬。然而現實卻是,那些思維嚴謹的員工,在對客服務方面顯得不夠熱情,雖然有板有眼,卻得不到客人的讚賞,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對原則的堅持,而顯得處理問題時的不夠靈活。那些表現活躍的員工,常能拉近與客人的關係,卻在工作中失誤頻頻。魚和熊掌,常不能兼得。

2.系統性培訓必不可缺


常看到員工在入住培訓期間,都還比較安分守己。半年過後,以為自己已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便有為所欲為或隨隨便便之勢。

殊不知,當他認為自己已經熟悉了一個領域時,恰恰說明是遇到了一個新的瓶頸。當然,如果員工都能這麼主動地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他也不用再做員工了。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做前臺的同仁不妨多看看,同一件事你的同事是不是用的方法和你不太一樣?

甚至偶爾一個新人會用一種,與資深員工相比,更便捷有效的方法,處理某個操作細節。這通常顯現了系統性培訓的不到位。

不少酒店包括某些五星級酒店,人員編制就緊縮,加之流動頻繁,基本上只做新員工初期培訓,沒有以後階段的提高性培訓,交叉性培訓。

一些員工得到晉升,卻沒有相關培訓的支持,除了發現自己的工資略有增長外,新晉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管理手段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甚至不明確自己新的工作職責與要求,如此,又怎能期待他短期內會有好的表現?

自學成才的作用固然重要,不過為了實現酒店的營業目標和超出客人期待的服務水平,系統性培訓就顯得必不可缺。

3.客人的話,兼聽則明


酒店和客人之間,本來就需要相互信任。如果沒有信任,客人懷疑酒店,酒店懷疑客人,勢必造成不歡而散的結局。

但是,是不是說既然我們選擇信任客人,就不需要判斷,完全按照客人的意思去做。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完全照搬,並不是在為客人著想,很可能因為我們的專業性沒有發揮作用而導致重大失誤,從而給客人帶來不便或者尷尬,給酒店造成損失。

比如,我們退房通常有3分鐘的查房時間,但是很多客人趕時間,這時我們的做法是詢問客人有無消費,如沒有,則直接退房。

但是,在客人要求開門上,我們一定是兼聽。就是說,客人要求開某個房門,我們理應協助,但是我們有責任確保要求開門的人和登記的人一致,至少要求開門的人是經過登記的人的允許進入的。

4.沒有最細心,只有更細心


前廳的員工,要看起來有朝氣,有活力,做起事來,更要顯得很專業。而專業的一個表現,就是有條不紊,有始有終。

順便說一句,我一直認為,酒店員工和客人之間是相互尊重的,而我們贏得客人尊重,靠的是專業的表現和個人的魅力。

由於我們工作都是環環相扣的,為了把這些工作做好,體現我們的專業,制定了很多SOP。

比如上述案例中,先給客人房卡,然後再C/I的做法,是對經驗的自信,但並不符合SOP的典型。

當然,電腦上C/I 816房卡做成618就是缺少基本的嚴謹了,而無關SOP。

房號都會寫錯,押金單開錯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既然押金單會開錯,找錯錢退錯款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而這些絕對不是專業的表現。這就涉及到我們前面所講的,用合適的人,才能做正確的事。

再比如,接待團隊應該有專人負責,這樣便於做一些準備工作。而團隊到達前一小時左右,團隊接待有必要再次確認房卡與電腦中的房號是否對應,房態是否都已是可買狀態等,而避免中途的變化。

5.團隊合作與工作默契


團隊的力量大於個人的力量的總和,那是基於有效地分工和密切地配合,工作的默契則是來源於團隊成員的穩定。

試想,每個月都在換新人的前臺,怎麼可能形成工作上的默契?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積極充當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的角色。

比如上述案例中,為先到店的客人找到房間,本來應該是值得表揚的事,而你從團隊拿出一間房,本來也沒有錯,只是要及時的將換過的房卡取出,補上換好後的房卡,這樣才避免充當了接待團隊的同事的絆腳石。

在客人抵店高峰時,A將某房間先做房卡賣出,B又再次賣出,則是沒有工作默契的表現。事實上,很難保證每個人都不出錯,但是有了工作上的默契,會大大減少失誤。

文章內容稍有改編,主要內容來源於甘湧酒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