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钢:“存在”才是“我”的“世界”与“智慧”之本源!

离开了世界,谁知道你?没有了智慧,你知道谁?

01.

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如果肤浅的理解,似乎很对不起这句话!深刻领会之后,或许会受用终生。对此,不得不让自己多了一点忧愁和善感:

02.

其中,“未曾生我谁是我”,此时的“我”处于不“存在”的“世界”里,但“世界”却依然“存在”;

03.

而“生我之时我是谁”这句话中,此时的“我”是“存在”于我的“智慧”中,而“智慧”因我的“存在”而存在。

04.

可见,一个人所有的“存在”,都是围绕“智慧”和“世界”这两个主题而展开的……!

05.

离开了“世界”,谁知道你?没有了“智慧”,你知道谁?

06.

由此发现:支撑我“存在”的前提是“世界”和“智慧”,正是“世界”与“智慧”的周而复始,才映衬了我的存在和人类的生生不息!

07.

于是,东方人认为,这种“存在”的本源是“道”的,其中,“世界”是阳性的,“智慧”是阴性的;

08.

西方人则认为,这种“存在”的本源是“数”的,其中,“世界”是实数的,“智慧”是虚数的。

09.

从此,“存在”分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和思维,人类也开始逐步进入到思想的争辨之中……!

10.

再后来,人类有了国家、社会、政权、组织、军队、文明、自由、法律、科学……等等定义和概念!

11.

其实,人类所有的争辨都是“存在”惹的祸!一切又都因“世界”与“智慧”所具有的两面性而引起!

12.

最终能够解决人类问题的问题,本质上还是要解决“我”的问题,而“我”的问题又是个“存在”问题。所以,“存在”的本质就是万物,“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又是“世界”与“智慧”的问题!

13.

绕来绕去才发现,假如原来“世界”是未知的,但如果“智慧”成为已知了呢?岂不是知道了“智慧”就知道了“世界”?

14.

假设原来“智慧”是未知的,但如果“世界”成为已知了呢?岂不也是知道了“世界”就知道了“智慧”?这才是“我”所“存在”的真实意义!

15.

“我”的存在竟然如此重要,而“存在”才是万物的本源,所谓的“道”和“数”,只不过是“存在”下的不同认知而已!万物的奥秘由此而揭开……

16.

所以,如何让“存在”不存在?或者让“存在”存在得更完美?一切答案,不都只能在“世界”与“智慧”中去寻找……

(未完待续,更多的交流,可关注“定慧堂”)

胡宝钢:“存在”才是“我”的“世界”与“智慧”之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