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公元220年)至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廣泛的三國則是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開始)。從曹操病逝至司馬炎統一中國的60年間,魏、蜀、吳三方爭霸,任何一方都未能滅掉其餘兩方而完成大一統,而司馬炎卻能輕鬆的完成統一大業就。

為何英雄輩出的三國中期(本文采用廣泛三國說,以曹操去世為前期與中期分界點,諸葛亮去世為中期與後期分界點)任何一方都未能滅掉其餘兩方而提前統一中國,這是學著者們長期存在的疑問,本文將對此試做分析,希望能給歷史愛好者,尤其是三國迷們一些啟發。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三足鼎立全圖

​ 曹操無疑是三國時期的大英雄。滅呂布、收張繡、平河北、下荊州、定西涼,他在三國前期可以說是開了掛。他所沒有打敗的只有劉備和孫權,如果他的生命可以延續,那對劉、孫兩家來說無疑是不幸的。

歷史不可以假設,曹操去世後三國進入到了中期。他的離去是一個時代的結速,意味著最有能力統一中國之人的告別,此後的三國由開疆拓土式的爭霸進入到了拉鋸戰式的鼎足而立。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魏武帝曹操

​這一時期三個國家的內政外交是相互制約,搖擺不定的。三家的力量已經基本達到了一個平衡點,雖然彼此的力量有強有弱,但總的來看,不存在一家獨大到可以吃掉另外兩方的情況。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曹操去世後,三個國家各自的形勢。

實力雄厚,忙於正名的魏國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嗣位魏王、丞相,同年冬逼漢獻帝禪讓,改元黃初元年,魏國建立。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影視劇中的曹丕

當時曹魏與孫權正直蜜月期,首先是魏吳聯手打敗關羽,收了分了荊州,緊接著孫權向魏國稱臣。東南是盟友,西南與劉備在漢中的爭奪雖然失利,但劉備也無力染指關中,並且劉備的目標是孫權而不是曹魏,此時雙方基本處於和平僵持階段。

就在此時,蜀將孟達因未救關羽怕劉備怪罪,率眾降於曹丕。這時曹魏的外部形勢在三國中是最好的。

東漢末年全國共分為十四個州。曹魏獨佔司隸、豫、兗、冀、青、幽、並、雍、涼和荊州北部。其土地和人口比吳蜀兩國想加還要多,這是其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條件。

相較於外部環境和自身的優勢外,曹魏並不是沒有不足之處。首先就是曹丕在爭奪魏王嗣子時與曹植水火不容。即使曹植空有文采,不懂治國,亦有人為其不平。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滿腹經綸的曹植

再有就是曹彰,如果說曹植不足為懼的話,那麼曹丕對曹彰還是有幾分懼怕的。因為曹彰經常隨曹操出征,有軍功,又有兵權。而曹丕在曹操時代基本不怎麼帶兵打仗,大多數時間是留守魏都的。他也自知論軍事才能比不過曹彰,故在曹操去世後 ,曹彰領兵回許都時,曹丕心神不安,如臨大敵。最後是賈逵說服曹彰,才使曹丕安穩的做了魏王。

除此之外,剛逼漢獻帝禪讓的曹丕,面對前朝的勢力,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他無心去對抗外部勢力,最主要的是內部的穩定。

人少地小,個人氣質引領的蜀國

曹丕稱帝的第二年劉備稱帝。此時的劉備是三國第一代開疆拓土者中唯一在世的。論資歷他最老,但蜀國的內外環境是三國當中最糟糕的。

先是關羽失了荊州。不僅失去了蜀國東方屏障也失去了可獨當一面的關羽。這對於人才匱乏的蜀國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劉備

​ 由於與孫權鬧僵,丟了荊州,蜀國的東部邊境直接暴露,最要緊的是失去了一個戰略盟友——東吳。蜀、吳聯手與曹魏尚有一戰,蜀與吳為敵,是將朋友送給了敵人。這是劉備走的最差一步棋。

再看他與曹丕的關係。孟達降魏,使蜀國東北與曹丕控制的荊州北部直接接壤,少了與曹魏的屏障和緩衝。

如果說孫權可以向曹丕稱臣以此來求得喘息之機的話,那麼無論如何劉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因為曹丕篡了漢,而劉備有自詡為漢室宗親,身為皇叔怎麼可能向篡漢政權低頭?如果低頭,劉備失去的不只是尊嚴,而是蜀漢政權的合法性。

所以,劉備當時所面對的是魏、吳兩個國家。外部的環境於蜀國最為不利。

其實蜀國內部事物也不是像演義中所說的那樣鐵板一塊。劉備和諸葛亮所代表的外來勢力雖然是蜀國的最高統治者,但蜀國本地士族仍然佔據著基層管理權。怎樣融合、分配新老士族的權利是蜀漢內部急需解決的問題。

同時,蜀國在三國當中人口是最少的,疆域是最小的。當時蜀國只有益州和漢中。人口和土地在任何時期都是立國之根本。蜀國恰恰所缺的正是這些。

如果說單憑上面這些理由就說蜀國是最弱的、不堪一擊的,那麼就錯了。蜀國能獨佔一方,必有他的原因。這就是蜀國雖然人才不多,但蜀國擁有頂級人才。

首先就是君主劉備,在三國開疆拓土第一代中僅存的、最後的王者。經過亂世的劉備能夠在夾縫中生存並建國,必有他的過人之處。再有就是被後人所敬仰的諸葛亮,這自不必說。

這兩個人決定了蜀國的命運。讓弱小的蜀國可以與魏、吳形成鼎足之勢。

左右逢源、進退自如的吳國。

。​ 此時的孫權已佔據了荊州南部,同時擁有揚州和交州。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雖次於魏國,但從東漢末年開始,士族大家不斷向江東遷徙,所以吳國不乏士族人才。又有長江天塹為其屏障,使得吳國進退自如。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孫權

吳國的戰略方針基本就是結盟——戰鬥。或許孫權知道自身實力有限,故每逢大敵當前,他想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找敵人的敵人結盟。

比如赤壁之戰前,他與劉備結盟對抗曹操;與劉備夷陵之戰前,主動向曹丕稱臣,以換取時間。

如果當時曹丕聽從劉曄建議襲取東吳後方,東吳兩面受敵,必敗無疑。但曹丕未聽從劉曄建議,使得孫權再次獲得外交勝利。

夷陵之戰前,蜀國雖然丟了荊州,但國力依然處於上升期,;孫權雖佔了荊州南部,但周瑜、魯肅、呂蒙等都督都已不在,只得啟用年輕的陸遜。當大多數人都以為劉備會獲勝時,吳國再一次讓人大跌眼鏡。

外交是為軍事服務的 戰爭之前一系列的外交活動是吳國取勝的關鍵。

曹操去世後不管是強大的魏國還是個人能力出眾的蜀國,或是擁有長江天塹的吳國,都沒有能力單方面改變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丕錯失了蕩平東吳的最好時機。孫劉“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對曹魏的態度截然不同。由戰前的稱臣納貢轉變為戰後的不再恭順。這都是孫權的謀略,曹丕雖然氣憤,幾次南下,但均未能取得戰果。

《三國演義》對這段歷史描述較少,但《三國志》中幾乎每年都有關於魏吳交戰的記載。雙方誰也不能前進一步。

蜀國在“夷陵之戰”後元氣大傷。沒過多久劉備便駕崩,以諸葛亮為首的統治集團調整了國策。​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夷陵之戰示意圖

在以後的幾年中基本處於休養生息、鞏固戰略後方的階段。其實力無法染指中原,再次調整了與吳國的雙邊關係。孫劉聯盟再次成型。

雖然經過“夷陵之戰”吳國確立了對荊州南部的絕對控制,但北方的曹丕一直虎視眈眈。這使得大勝劉備的陸遜不敢貿然西進,這一時期吳國的發展也進入到了瓶頸期。

面對北方的曹丕,自身實力不允許孫權發動大規模的北伐戰爭,只能處於守勢,或者游擊戰騷擾。西面的蜀國雖然元氣大傷,但對於吳國而言,蜀國在長江上游,對吳國構成地理位置上的優勢。

於是,孫權開始轉換髮展策略。對外他抓緊時機努力改善與蜀國的關係。同時積極防禦北方曹丕的入侵,並不斷派兵騷擾曹魏。

為什麼人才輩出的三國中期沒人能統一中國?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意?

孫權統治核心區

對內大量啟用江東本土士族,促成新老士族共治吳國的局面。孫策去世前選接班人時,張昭等人都以為會是孫翊,結果孫策選了孫權。他當時說的話可以證明孫權的能力 :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曹操去世後,曹丕、劉備、孫權誰能成為最終的統一者?歷史給了我們答案。

曹丕絕不像演義中所說的那樣無能,他所統治的又是當時最強大的魏國。其才能和國力絕對是統一中國的最佳人選。

但他錯過了機會,並且只做了六年皇帝(公元220年-226年在位)。只有39歲的他是時間不允許他完成這樣的壯舉。

劉備資歷最老,雖然曹操打到哪,劉備就從哪跑,但曹操也未能消滅他。足以證明劉備是亂世梟雄。任何一位有能力統一中國的人遇到劉備也只能像貓捉老鼠一樣,最後累死也捉不到劉備這隻老鼠。

如果“夷陵之戰”獲勝,劉備可能有機會統一三國,但戰敗的結果使得蜀國上升的勢頭嘎然而止。也讓劉備含恨而去。

孫權在處理多邊關係時總是遊刃有餘。這使東吳在對外做戰時,可以全力以赴,不必擔心第三方的突襲。

孫權的才能不只表現在外交方面,他更是一個守成之主。曹操對孫權也很欣賞,說了那句著名的話“生字當如孫仲謀”。

由此可見任何人面對孫權時都不能輕易的打敗他。再加上父兄在江東的經營根深蒂固,孫權有足夠的資本與魏蜀兩國形成鼎足之勢。

歷史是由人書說寫的,人是決定歷史進程最重要的因素。

曹丕、劉備、孫權三人均很出色。三人中任何一個人無論處於中國歷史哪個時期,都能稱的上是亂世之英雄。

對於一個有能力完成統一大業的人來說,比遇到豬一樣的隊友更不幸的是遇到與自己能力旗鼓相當的對手。曹丕、劉備、孫權生活在同一時代,他們彼此之間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對手。

與他們不同的是晉武帝司馬炎。到了三國後期,司馬炎的對手簡直不值得一提。可以說,司馬炎的運氣是其能夠統一中國的重要原因。

時勢造就英雄,三國的亂世也為英雄們提供了舞臺。當三位英雄同時出現時,這個舞臺雖然精彩,但最終也沒有產生唯一的主角。正是三個出色的人生活在了同一個時代,所以到最後也沒有決出一個能統一中國的勝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