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滑年度大考亮出“成績單”非遺傳承“疫”外新生

杭滑年度大考亮出“成績單”非遺傳承“疫”外新生
杭滑年度大考亮出“成績單”非遺傳承“疫”外新生

週二一早,杭州藝苑藝海樓的兩扇大門早早打開,提前通風。大門之外,有人對著大好春光引吭開嗓,有人眉頭微鎖斟酌臺詞,有人則在後花園提前預演“神秘大戲”。

上午9點,杭州滑稽藝術劇院一年一度的業績考核正式開啟。這是一次沒有任何觀眾的內部表演,但沒有一位專業演員敢掉以輕心,臺下坐著的都是來自省內曲藝方面的專家。尤其是九項曲藝類非遺項目的傳承人,他們將面臨一場大考中的“大考”。

“一直以來,杭滑的演員們創作嗅覺非常敏銳,與時俱進。一方面,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另一方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壯闊征程上的一隻攔路虎。”杭滑總經理董其峰介紹,這也是今年業務考核中演員們的重點創作方向,並推出了一批彰顯時代精神、推動文藝繁榮的精品力作。

其中,黃常秀、蔣濤帶來的小品《我要脫貧》關注因病致貧的農村小夥,村幹部經常上門關心,解決實際困難,幫助他重拾生活的希望;李想創作的情景劇《征程》,通過理髮出征的白衣天使、不捨母親的兒女家人、感染病重的護士長,再現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賀鐳創作,聯合諸夢琪、羅瀚、凌瓏演繹的小品《門》,則以一個抗疫社工的視角,如何應對沒有綠碼的老年群體、索取口罩的騙術套路以及防護過度的焦慮心理。

相較於滑稽小品單元,非遺大考才是各位曲藝專家們更為擔憂的,尤其是武林調和杭州評詞這兩個非遺項目。“91歲的王桂鳳,是僅存的武林調老藝人之一,目前由她親手教授已經非常困難了。而且,歷史資料和影像留存極其有限。羅瀚自己揣摩選回和唱腔,以蘇東坡治理西湖的故事為原型,結合時尚元素、網絡語言以及當下的疫情防控,創編了一個風趣幽默且接地氣的武林調作品。李想根據原著小說改編的杭州評話《盜墓筆記——七星魯王宮》也相當出彩,繪聲繪色,扣人心絃。” 董其峰表示,此次非遺考核得到了專家老師的一致好評,為杭滑九項非遺項目的傳承與創新增添了信心,注入了能量。

與此同時,今年是杭州杭劇團在杭滑掛牌成立的第十一個年頭。讓800多年曆史的杭劇涅槃重生,是每個杭滑人的責任和使命。而唱腔,則是曲藝的靈魂。杭劇唱腔是每年業務考核的必考項目,今年也不例外。方菁萍、朱明、梁雪等國家一級演員,這次也紛紛登臺亮相。

這是一次杭滑“老戲骨”與“新生代”的切磋磨礪,是這個特殊的四月裡最有杭州味兒的聲音。它記錄了每一個演員反覆挑選本子、練習唱腔、推敲臺詞與包袱的朝夕日夜。最令董其峰欣慰的是,這些年輕演員通過舞臺實踐和業務考核迅速成長,基本功越來越紮實,創作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與中青年一輩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我很慶幸,杭滑的演員們沒有被當下的網紅直播風潮所影響,而是耐下心來進行藝術創作。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他們把以崇德尚藝作為自己不斷努力的方向,這很難得,也不容易。”

年度業務考核結束之後,杭滑團隊將繼續籌備以“致敬大愛之城的英雄”為主題的曲藝晚會。同時,年度杭劇現代大戲《男人立正》目前也在有序排演之中。作為浙江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題材扶持項目,該劇目結合原著小說內容的同時增添了本土特色,以杭城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切實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由國家一級編劇、三度曹禺劇本獎獲得者餘青峰,攜手曹禺劇本獎獲得者屈曌潔共同編劇,並邀請國家一級導演江瑤、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師周正平以及著名舞美設計師倪放傾情加盟,彙集杭滑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共同演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