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1935.11-2020.3)


企業排名的衡量指標有很多,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以企業營收排名的全球財富500強、以企業品牌價值進行排名及以市值進行的排名等等。

做過企業的或者經常關注財經新聞的人都瞭解,美國《財富》雜誌,每年都會推出一個全球財富500強的企業排名,根據最新的2019年排名,中國大陸企業(含香港企業)數量達到119家,與美國的121家並駕齊驅。全球財富500強按企業營收進行排名,同時列出利潤。能夠入圍全球財富500強,是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為之終身奮鬥的目標,也是引以為豪的事情。

前幾年,在企業經營管理界,特別火的,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為何會受到如此追捧,其中,與他創辦的兩家企業(日本京瓷公司、第二電信公司)都曾入圍全球財富500強有很大關係。要知道,最新的2019年排行榜,排名最後一位的“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48億美元,利潤近25億美元,按照最新的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折算後的營業收入、利潤分別為1736億元、175億元。請記住,這只是排行榜最後一位的營收與利潤。

企業按照品牌價值進行排名,筆者不打算細說,這次我們重點來聊聊上市企業的市值,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前已故通用電氣(簡稱“GE”)CEO傑克.韋爾奇,自1981年接手通用電氣時,公司市值只有130億美元,到2000年韋爾奇離任時,通用電氣的市值已經突破6000億美元,在當時,高居全球第一。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韋爾奇讓通用電氣的市值增長了45倍。

大家請注意,這裡用到的是通用電氣的市值,而不是它的營業收入或者利潤等,對於全球的上市公司,現在媒體也會按照企業市值進行排名,那麼,這種按市值進行的排名是否科學與合理,其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這是筆者重點需要向各位讀者聊的。

本文邏輯:

一、上市企業管理層對市值的影響;

二、影響上市企業市值波動的因素;

三、現代企業產權、股權制度帶給我們的啟示。


上市企業管理層對市值的影響


對於這部分內容的理解,我們先明確及梳理幾個基本的概念,這些概念搞清楚了,上市企業管理層對市值是否具備影響的動機及影響程度如何等,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市值的概念。

市值:上市公司發行的股份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取決於兩個要素,一是企業發行股票的價格,另一個就是股票發行的數量,後一個比較好理解,對於前一個,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個是老百姓或者買股票的人對公司發展前途是否有信心,如果股民認為這家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很好,大家爭相搶購,股價自然抬升,這也再次驗證了一句話,在金融、股市領域,“信心比黃金重要”。

在大家明白了市值概念後,我們再來看看,一家上市公司的CEO或者管理層有無推高、抬升企業股價的動機。據筆者查閱資料,美國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構成,一般來說,都由“基本工資+福利+獎金(短期股票激勵)+長期激勵計劃”等構成,其中,基本工資好理解,為了保障高管基本生活所發的基本工資,只佔薪酬總額的4.49%;福利也很簡單,平均佔薪酬總額的8%;短期的股票激勵即獎金,平均佔薪酬總額的16%;而長期激勵計劃竟佔薪酬總額的70%多。

可能多數讀者不明白,長期激勵計劃是什麼,為何在薪酬總額中佔比會如此高?其實,長期激勵計劃就是上市公司為了激勵企業管理層提高經營業績而許諾給高管的股權激勵,包含股票期權、股票購買計劃、限制性股票、股票贈予、基礎股票等,這些具體概念,筆者不予多解釋,但看上去,全都是一堆的股票或者股權,有些要享受收益,不能立即兌現,規定了多少年後才能兌現收益。

寫到這裡,不知大家看出了什麼問題沒有,筆者再簡單做個佔比的彙總,在美國上市公司CEO薪酬總額構成中,基本工資+福利之和佔薪酬總額僅為12.49%,不足13%,而股票及股權收益佔薪酬總額竟高達86%,就比如老闆承諾給你100美元年薪,其中只有不足13美元會固定、按時且無責任考核的發放,更多的86美元是看公司的股票能否上升,市值能否上漲。而且,長期激勵計劃佔比會越來越高,1965年此項佔比僅為20%,而現在已經高達70%。

現在,大家看出來了上市公司CEO對於提高公司股價與市值的動機了吧,沒錯,但凡上市公司,其經營目標就是要讓公司股東滿意,如何讓股東滿意,努力提高公司股價與市值。上市公司的CEO們不光薪酬的絕大多數來自股票,更重要的是,如果公司股價、市值上不去,隨時都會被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炒魷魚,連基本工資、福利都拿不到。

接下來,筆者再與大家普及一下上市公司現代產權制度與治理結構,特別是像老美他們,搞金融、搞現代企業都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企業的產權制度很規範。

現代上市公司的產權制度與治理結構,一般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經營執行層等,股東會是上市公司最高權力與決策機構,由公司所有股東構成,一般一年開一次會議,如果臨時遇到重大事項,可組織臨時股東會議,其他事情,股東會不管,任由董事會去“折騰”。

董事會,由董事組成,當然,董事必須得到股東大會的認可,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東,也可以從外面公司請,像美國很多大的、知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都有兼職其他公司董事一職的,董事會作為股東大會的常設機構,也不直接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也是負責開會,開會的內容是定方向與考核,其他時間沒啥事,董事們該幹嘛幹嘛。

經營執行層,像CEO、總經理等,由董事會聘請,工作直接對董事會負責並接受董事會的工作考核。

無論從上市公司CEO切身利益考慮,還是從上市公司自身產權制度與治理結構,亦或是上市公司考核目標的責任傳導來說,抬高公司股價,提高市值都是必須的,只不過,非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東,不用對股東負責,而上市公司必須要對股東負責。


影響上市企業市值波動的因素


影響上市企業市值波動的因素有很多,如政府宏觀政策、銀行利率;企業所在行業發展週期與發展前景;企業自身經營業績等等,筆者挑三個重點說明一下。

第一個:政府的宏觀政策、銀行利率對企業市值的影響。我們還是以具有“全球第一CEO”之稱的傑克.韋爾奇管理的通用電氣公司為例,在1981年—2000年之間,通用電氣市值由130億美元飆升到6000億美元,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市值增長了45倍,在當時,高居全球企業市值排行榜榜首,牛到不行,一時風光無限。

韋爾奇在退休的當年也拿到了高達1670萬美元的薪酬總額,同志們,什麼概念啊,按照2000年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將近1.4億人民幣,這又是什麼概念?要知道,2000年,整個中國當時全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有13395億,韋爾奇一個人的年收入竟佔到當時整個中國全年財政總收入的0.01%,真真是“萬惡的資本主義”。

筆者寫到這裡,對“全球第一CEO”當時的收入真是無比的羨慕、嫉妒、恨。但理性分析後,當時,通用電氣市值能夠在韋爾奇的帶領下實現爆炸式的增長,除了通用公司享受行業紅利與自身的努力外,還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宏觀政策及美聯儲的銀行利率。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因受到兩次石油危機影響,導致美國整個70年代陷入了“低增長、高失業、高通脹”的滯脹時期,這十年,真的是讓美國老百姓記憶深刻,同時,更讓美國幾位處在滯脹時期的總統心焦,為了擺脫滯脹危機,實現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根本目的是為了自身獲得連任選票,美國總統需要美聯儲主席的配合

。(註明:美聯儲是美國的央行,相當於中國人民銀行之於中國,負責印製美鈔)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美聯儲總部大樓(始創於1913年)


到底美國總統需要怎樣的配合?需要美聯儲降低銀行利率,甚至實行零利率,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美鈔),市場有了流動性,有了更多的錢,資本家就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向銀行借貸,貸出來的美鈔去搞投資、擴大再生產,進而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這是當時卡特總統需要的正常操作套路。


但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爾是條硬漢子,有個性,不聽從卡特總統的指揮與調度,堅決不降低銀行利率,不多發美鈔,沃克爾的目的只有一個,通過美聯儲一頓專業的操作,一定要降低通脹率,至於美國總統要考慮的經濟增長、就業機會與獲取連任選票,這些在沃克爾看來,都不及降低通脹率重要。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保羅·沃克爾(1927-2019.12)


後來,美國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與現在特朗普面對的“史詩級”困難局面,事實證明了當年沃克爾“眾人皆醉我獨醒”,“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的勇氣去抗擊通貨膨脹的正確性。

2010年,在美國參議院就金融監管法案舉行的“沃克爾規則”聽證會上,針對議員提出現在加強金融監管法規是過時的做法時,沃克爾強力發聲:“我在此想明確的告訴你,如果銀行機構仍靠納稅人的錢提供保護,繼續隨意投機的話,危機還是會發生的。我老了,恐怕活不到危機捲土重來的那一天,但我的靈魂會回來纏住你們不放。”

作為自小成長在紅旗下的我們來說,美聯儲主席的行為,我們完全不能理解,一個央行的行長,竟然連國家最高統帥的話都不聽?這還得了。沒錯,美國的美聯儲主席就是這麼牛,哪怕我是總統任命的,我也要堅守我的職業操守與專業底線。當然,美聯儲主席敢這麼牛,這也是與美國的政治制度、民主政體直接相關的。同時,沃克爾的這種做法也成為卡特總統沒能獲得連任的原因之一。

到了1981年,作為演員出身的里根,將演戲從熒幕搬到了美國白宮,成為白宮的主人,里根一上任就充分吸取前任卡特總統的教訓,為了經濟增長,促進就業與獲取連任選票,里根不遺餘力,其中一條就是如何想辦法讓不聽從指揮的美聯儲主席沃克爾聽話,如果“警告”後還是沒有效果,就要想辦法架空他的權力。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1911.2-2004.6)


要知道,美國重要機構的重要職位,如美聯儲主席只要其任期未滿,任職期間無重大過錯,總統是沒有權力解僱他的,如果要罷免,除非得到國會2/3的成員投票通過才可以。像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一旦被總統任命,職位就是終身制的。既然無法解僱沃克爾,里根通過擁有任命美聯儲執行委員的權利,任命了聽從自己的人進入美聯儲,通過一頓騷操作,直接架空了美聯儲主席沃克爾的權力,沃克爾沒辦法,自己選擇辭職。

自此,由里根任命的格林斯潘上任,開始了他長達近二十年,任期橫跨6屆美國總統的美聯儲主席任職生涯,被稱為美國的“經濟沙皇”,更是有“格林斯潘打個噴嚏,世界經濟就會感冒”的說法,足見“格老”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力。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艾倫·格林斯潘(1926.3-)


自1981年格林斯潘上任後,在充分運用其對美聯儲權力的操縱及配合政府為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保持金融穩定等目標,多次下調銀行利率,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以更好的配合政府的宏觀調控。

自此美國也走出了70年代的滯脹危機,實現了經濟的高增長、低失業、低通脹的“黃金二十年”,其中,在里根治下的八年時間裡,更是創造了“里根大循環”,即銀行釋放大量流動性,但這些錢卻沒有流向美國本土的實體制造企業,更多的流向了金融、股票、房地產等,形成了房地產、股票、金融“史詩級大牛市”,同時也造成了高外匯、強金融、高赤字、高槓杆、弱出口的結構性失衡體系。

因為金融及衍生品、股票市場、房地產的繁榮,在克林頓當美國總統期間,實現了政府的收支平衡,甚至一度出現財政盈餘,克林頓也被美國人稱為最懂經濟的總統。但自克林頓之後,小布什、奧巴馬、再到現在的特朗普,美國政府外債規模已越來越不可控,到現在,政府欠債已經達到了22萬億美元。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威廉·傑斐遜·克林頓(1946.8-)


至此,各位讀者看明白了沒有,有“全球第一CEO”稱號的傑克.韋爾奇自1981年任職通用電氣開始,到2000年功德圓滿,退休後,通用電氣的市值由130億美元,瘋狂增至6000億美元背後大的歷史背景、宏觀政策的因素(1981年-2001年,美國股市、房地產的“黃金二十年”與“史詩級大牛市”)。在2000年,韋爾奇拿了近1.4億人民幣的年度總薪酬後,這背後不僅僅是韋爾奇個人才能的體現,更是時代成就了他的高薪,也是恰逢其時。

在聊完影響企業市值波動的宏觀政府政策與銀行利率後,我們再簡單說說,上市公司創始人或者企業CEO對公司市值的影響,主要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創始人或者企業CEO 通過社交網絡如何影響企業市值。被譽為“硅谷鋼鐵俠”,做過支付軟件、造過電動汽車、發射過火箭的“超人”埃隆馬斯克,通過社交網絡83次談及特斯拉,特斯拉股價變化情況,如下圖: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從圖片中可以直觀的看出,當特斯拉股價不漲反跌時,“鋼鐵俠”利用社交網絡推特論及特斯拉的次數是最多的,達到了30次。

同樣,作為美帝大統領的特朗普,一位極具鮮明個性與表演天賦的美國總統,要是比演戲,里根怕是被特朗普甩的不知有多少條街的距離。特朗普也喜歡發推特,利用社交網絡宣示自己的意圖,如現任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有段時間不聽從“特統領”的指揮,結果,我們“可愛”的“特統領”4天內發6條推特批評鮑威爾,說其“極其沒有遠見”。所以,不管從商還是從政,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會借用社交輿論的影響,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檸檬雲財稅: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傑羅姆·鮑威爾(1953.2-)


第二:我們再來說說企業管理者為了提高公司市值,採用股票回購的騷操作,具體這套流程也不復雜,簡單說一下,前文我們不是說了,政府會捆綁央行,要求央行降低利率,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多發甚至超發貨幣。

但美國一些上市公司進行騷操作,比如用很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把錢從銀行貸出來,但這些人很聰明,貸出來的錢不用於擴大生產,而是到股票市場將本公司零散股票進行回收,這樣,市場上公司零散股票少了,更加集中,反而哄抬了股價的抬升,從而企業市值也水漲船高,股東、董事、CEO及靠股票分紅的其他高管們都皆大歡喜。這就是金融市場中股票回購簡單而又“悶騷”的操作模式。


現代企業產權、股權制度帶給我們的啟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通過前文長篇幅的梳理與總結,掰碎揉細的分析,無非是想總結一些經驗與教訓,至少,對筆者有如下幾點啟示:

“透過現象看本質”,高中學過的哲學知識,背後透著大大的道理,現在財經報刊、雜誌紛亂繁多,各種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充塞耳目,如何從紛繁雜亂的財經知識中經過總結與分析,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很重要。

現代企業產權、股權制度有其合理、有價值的一面,能夠成為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融資難的民營企業,但企業上市,融到資是我們企業創始人、管理者的最終目的嗎?我想不是的,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及提供滿足人類需求的產品與服務,進而提升人類幸福,企業的經營是為了讓股東通過投資獲利,但更需要為自己的客戶、員工、供應商及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謀慮、而行動。

德國、日本是兩個很神奇的國家,同時,也都是製造業大國,擁有很多百年甚至更長經營時間的老店、老企業,他們規模小、人員少,但利潤高,他們不上市,有些一直堅持家族經營,幾代人經營、生產同一種產品,正是時間、技術的積累,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心態的積累,才能成就“精品”,鑄就“工匠精神”。

誠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裡,還能刨出一種艱苦奮鬥的精神來,並且還能傳承下去,這是相當了不起的”。

能在大的產業鏈條中,某個細分領域成為技術的絕對壟斷者,這也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強調的,現在創業,要做產業鏈細分領域的王者,要具備技術壟斷優勢,與行業內的統領者建立“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

最後,筆者在寫完此文,即將結束之際,藉此文向華為致敬,公司自成立以來,堅持不上市、不IPO,但在企業內部實行“員工持股制”。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圍繞企業自身主業經營,不搞多元化,不涉足暴力行業房地產,始終堅持大手筆的研發投入。能夠始終如一,淡定如此的企業不牛,誰可以牛。(全文完)

來源:會計頭條app

作者:孺子牛的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