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 如何彈奏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琴韻?

其實琴韻是演奏古琴的一個“持續感”問題,因為大部分琴曲在編曲與指法安排上採用同音階音色的方法組曲;所以彈奏起來手指就必須不斷變換弦相音位,兩音相隔距離遠的還要跳動,因此產生了一個音與音連貫協調的“持續感”問題,也就是餘韻問題。


古琴 | 如何彈奏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琴韻?


古琴有散音、泛音、按音三種音色,從音色的波動特點來看,散音與泛音當弦震動出聲後,其餘音是隨弦的震幅逐漸消逝,只能保持一定時值的餘韻。而按音是靠左右手相互配合,當右指弦彈出音後,左手指必須按在弦上不離開才會保持餘韻,如果左手指一離開弦,餘韻就消失了。


古琴 | 如何彈奏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琴韻?


彈琴人最易犯的指法毛病就是重視“音”而忽視“韻”—— 手指在弦上移動時,前一個指法做對了又害怕下一個指法不好就忙於起指做下一個指法的準備。 這樣音有了而韻就斷了,就讓音與音產生了脫節,破壞了樂曲的完整性。


為使琴音演奏得圓、潤、潔、麗,就必須培養彈奏技法上的“持續感”。如何培養技法上的“持續感”?


古琴 | 如何彈奏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琴韻?


1. 不可浮躁,不能只聽音不求韻。


2. 起指要慢,當兩個手指先後按弦時,要儘量做到後一個音未出現,按前一個音的手指不動,保持餘音不斷的情況下有機地與後一個音聯起來。

3. 不能用兩指交替,必須起指變換音位的時候可採用前一個音氵(注下),後一個音卜上(綽上),其目的就是讓前一個音弱下去; 後一個音由弱到強自然聯起來,這樣音與音的銜接就不會硬梆梆的不協調,同時還可避免音與音之間斷層。


古琴 | 如何彈奏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琴韻?


4. 多弦連續取音的問題,一般採用“一指按多弦”和“蛇行鶴步”技法處理。 一指按多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臨近兩弦連續音,用一指按兩弦上下滑動或連彈兩音;

另一種是三根弦以上,手指可以同時按多根弦,這樣出音的效果自然連貫無間隙。 蛇行鶴步,這是仿效蛇遊走和仙鶴跨步的一種指法。蛇行,一般用在大指同時按多弦連續取音上。


古琴 | 如何彈奏出“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琴韻?


鶴步,是隔兩徽以上的取音方法,因為手指長度不夠,必須象仙鶴走路一樣跨過去。古琴演奏並不簡單,想到達到“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則更艱難; 但古琴的樂趣也在於此,把握好技法上“持續感”並勤加練習,終能達到餘音繞樑的幽幽琴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