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语无言——白说《白说》

序言:白岩松是我十分喜欢和钦佩的一个新闻工作者,这本书充分反映了他的辩证思维和开阔的胸襟,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我希望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

一直都是一个挺浮躁的人,即使表面时常一片平静。

喜欢读书,却总担心书读得不够精深;喜欢写文章,却总担心文章写得没有文采;喜欢一首歌,却总担心唱出来时,惨遭嘲笑;喜欢一个人,却总担心配不上对方,没有结果;喜欢.......太多的事,虽然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却总没有开始就结束了,然而结束这些的不是挫折和失败,是自己的犹豫与怀疑。

在青春的天空中徘徊着、飘荡着、翱翔着,心中不免迷茫,那一本本沉默着的书籍就是我最真诚的挚友,他们把所有的想法毫不犹豫地展现在我面前,告诉我一些故事也给我一些启示——即使他们的思想有一些自己都不曾发现的漏洞与不足。他们是黑暗中的一束束灯光,或明或暗,从不同的方向而来,指向不同的方向,虽然未必直指我的路途,但却照出了我前方的荆棘与坎坷,也让我少了些许的犹豫与怀疑。

浩瀚书海,尝猎百书,《白说》应当一读,值得三思。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成功”、“幸福”,不知什么时候这种追求就深深地刻进了灵魂深处,内心渴望至极的咆哮落到现实之中,却就像在深水之中,只能使得自己更为痛苦,更为挣扎,终是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而我们奔着幸福而去,走着走着感觉跟迷宫似的,到处都是岔路。

“我们很多人都是走得太远,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为名忙,为利忙,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原本为了这些事忙,是因为觉得它们跟幸福很近,可是后来把幸福都忘了。每天焦虑、烦躁、难过、憔悴,玩命地挣钱,却从没有时间花钱。”

一个中年人,博学多才的中年人,一番简单直白的话,让人醍醐灌顶。

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喜欢读书,不是因为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是一种安静,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满足。读一本好书时,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经历种种的故事,平静或惊险,或喜或悲,经历的是一种人生。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心中有着不赞一词的动人细节。有书的人生,才不会显得太过单薄。

“每一本在你心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因为其中蕴含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一名作家,历经沧桑的作家,没有修辞的语言,犹如高屋建瓴。

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沟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却也可以化神奇为腐朽,区别就在于方式的不同,而没有真正的沟通,判断也只能算是臆断,眼中所看见的也只是单纯的是非,看到了真相的一角,自以为知道了,却可能就此离开了真相。

“当我们以简单二元对立来评判事物时,内心的秩序往往会失衡,而只有建立在“一样”基础上的“不一样”,才有价值。

一位新闻人,阅历丰富的新闻人,出自工作的感悟,却在太多的人生旅途中点亮明灯。

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

或许我们总喜欢把一次活动的成败,完全归于一种原因,一种因素——成功了,我们坚持那一种行为;失败了,我们抹除那种形式。然而好像忘了,现在的成功,可能是因为以前一次失败才走上了这条路;现在的失败亦然。

“既然都在短跑,你为何不试试长跑?时常叫嚣愤怒的人不可怕,可敬的是暗暗积蓄力量的人。”

一个思考者,深思熟虑的思考者,孤单地站在高处,冷静地看着世间百态。

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我们追寻着真相,渴望着真相,却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真相。因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愿意相信多数人所告诉我们的,去偏信各种违背常识的“小道消息”。这或许是平时的消息忽略了许多细节,而谣言满足了我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对权威的怀疑与挑战,但是,真相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

“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

一个清醒者,远见卓识的清醒者,看到远方,也瞧见眼前。

一本书,几番话,世间百态,不信也只能是白说。

喜欢一本书,就会总认为这本书理解得还不透彻,确实读过很多遍,但每一遍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或许,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吧——思想的明灯永远只在前方。

万语无言——白说《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