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

閒向書齋闡古今,生非草木豈無情。佳人才子多奇遇,難比張生遇李鶯

古時候,我們這出了了不起的大人物,女英雄。統帥千軍萬馬和封建腐朽勢力進行了艱苦卓越的鬥爭。

歷史上這位女英雄名叫王聰兒,可在襄陽的民間傳說中,人們又稱她為金黃姑娘,或者“齊二寡婦”。

之所以叫她“金黃姑娘”,因為傳說她是金家和黃家合養的閨女。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叫她“齊二寡婦”,則是因為王聰兒嫁給了一位名叫“齊林”的江湖好漢。

齊林在和清廷的反抗鬥爭中不幸陣亡,因為排行老二,王聰兒也就多了個“齊二寡婦”的稱號。

話說王聰兒在齊林犧牲後,帶了幾萬人馬開到荊山深山老林裡安營紮寨,休養生息。準備聯合其他七路人馬,組建一支龐大的義軍聯盟,推翻清朝。

常言說:“龍生九子,各有脾氣。”這八路人馬中,既有齊林的忠誠徒弟,也有江湖閒人,更有渾水摸魚者。總之龍蛇混雜,良莠不齊。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作為義軍的總教師,王聰兒儘可能團結所有的力量,號召大家齊心協力打江山。然而有些人能夠共富貴,卻不能同患難。

見著義軍被圍困在山中,連吃鹽都成了問題,有些人就打了退堂鼓,暗地裡投靠朝廷,想出賣義軍換取自己富貴榮華。

話說有一天,王聰兒派小頭目苟響去山外搞些鹽回來。為了方便,要他騎自己的大白馬。

哪曉得苟響走了半把月也沒回來,王聰兒正在著急,忽見大白馬闖進議事廳來,揚起前蹄“咴咴”大叫,渾身熱汗直滴。

這匹白馬是王聰兒的心愛之物,十分通曉人性。一會兒擺擺頭,一會兒“咴咴”幾聲,別人都看不明白,只有王聰兒知道大白馬在說啥。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原來,苟響是個叛徒,到了城裡就暗中聯繫當地的綠營清將,準備裡應外合消滅當地的義軍。

苟響中了埋伏,被義軍抓住,還栽贓嫁禍,說一切都是王聰兒指使他乾的,大白馬就是證據。

當地的義軍首領也是個寡婦,人稱高寡婦,因為苟響出賣,損失慘重,對王聰兒恨之入骨,破口大罵:

“好你個齊二寡婦,當面說聯合背後下毒手,想借我們的人頭出人頭地,沒門!”

高寡婦親自集合一支精兵押著苟響,氣勢洶洶來找王聰兒要說話。

大白馬掙脫韁繩,這才提前跑了回來,通風報信。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大多數將領義憤填膺,主張打,壓一壓高寡婦的氣焰。然而王聰兒,想了想,認為高寡婦有本事,有人有馬,手上還有鹽,只能聯合在一起,才能打敗清軍。

王聰兒摸了摸大白馬,點了點頭,跳上馬鞍,一勒繩韁,和幾個女騎兵像一股風似的打馬跑去了。

下山沒多久,王聰兒就跟高寡婦碰上了。

高寡婦橫眉瞪眼:“呸!好你個人面獸心的小寡婦,果然沒安好心!”二話不說就搭弓射箭,“嗖”地一箭朝著王聰兒眉心射來。

王聰兒稍微一偏頭,躲過了這一箭。

高寡婦又是一箭,射向大白馬的眼睛。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大白馬“呼”地騰空而起,躲過這一箭。而王聰兒壓根沒有還手的機會,只是來回躲避,仗著藝高人膽大,腳鉤馬蹬藏到了馬下,躲避飛如雨下的箭矢。

王聰兒在前面逃,高寡婦在後面追。

大白馬剛衝到小溪溝,突然間山洪暴發,溪水陡漲三丈三尺高,波濤滾滾,水聲轟轟。水快要淹到王聰兒了。

這時,只聽大白馬“咴咴”一聲長嘯,直朝洪水衝去!高寡婦哈哈大笑,以為王聰兒慌了手腳,如今只有死路一條了。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哪曉得,洪水慢慢分開一條路,連馬蹄都沒有打溼,就到了河岸。

高寡婦大吃一驚,也三鞭打馬下河,忽然“轟隆”一聲山崩地裂,水合攏了!眼睜睜地望著王聰兒騎馬過去了。

兩人隔著滾滾的河水,王聰兒大聲說:“高大姐,我可一直沒還手,眼下大敵當前,我們各家要抱成團啊!”

高寡婦氣沖沖地說:“你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為什麼還派人拆我的臺?”

王聰兒說:“好吧,你說苟響是我派來使壞的,那就讓他當面對質!”

苟響心裡有鬼,根本不敢直視王聰兒,大白馬叫了幾聲,就嚇得往河裡跑,想趁機逃跑。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大白馬猛撲過去,河流再次分開,一蹄子就踩死了苟響。然後搖頭擺尾,得意地“咴咴”直叫。

王聰兒大步過河來,問道:“高大姐,怎麼樣?”

高寡婦臉漲得像關公,忙下馬來,拱手說:“妹妹寬宏大量,肚子裡撐得船,羞煞我也!”

從此之後,兩家合為一股力量,統一行動,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關注“酒歌說文”,每日更新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喜歡不妨點個贊加個關注,再給個評論,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有你為伴!

故事:齊二寡婦大戰高寡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