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托起幸福小康夢

春日裡的大別山雲霧掩映,五百里茶谷綠意盎然,經歷過幾場春雨的澆灌,愈發光彩照人。只見一片片青山綠水環抱中的茶園青翠欲滴,雲霧繚繞的茶山上,星星點點的茶農們正在忙碌著,他們正在採摘今年第一道春茶。

自2014年8月六安茶谷建設啟動以來,為茶谷沿線生態增綠、旅遊添景、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裕安區西河口鄉紅石巖村,是六安茶谷規劃建設的重要鄉村之一。近年來,隨著六安茶谷建設的加快,特別是六安瓜片等品牌茶的宣傳與影響擴大,不僅茶葉價格上去了,而且一年四季都有遊客來茶鄉旅遊觀光。

“我們積極搶抓六安茶谷建設之機,強化融合發展方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位於紅石巖村的裕安區霍王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陶嫄感觸頗深。她說,合作社目前有成員367戶,其中貧困戶172戶,野生茶園5995畝,全部實行“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生產管理模式,積極幫助茶農走上資源保護化、種植基地化、生產標準化、銷售一體化的新型產業發展之路,每戶增收兩萬元左右。2019年,她參展的六安瓜片茶還獲得了安徽省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金獎。

六安茶谷建設實施以來,使過去一個個偏僻的小山村,變成了現在的“畫里人家”,貧瘠的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往來遊客絡繹不絕,茶谷沿線群眾收入大幅提升。霍山縣佛子嶺鎮長嶺村在六安茶谷建設的帶動下,茶園面積由2009年的3000畝,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畝,規模上幾乎翻了3倍。全村茶葉年總產值達到700多萬元,這個數字比10年前的2009年翻了5至6倍。“我們這裡山高林密,一度生活困難。而近年來隨著茶谷建設,生態旅遊快速崛起,茶葉好賣了,價格上去了,給我們生活也帶來許多變化。”該村黨支部書記劉華明深有感觸。

千里大別山,好茶在六安。五百里茶谷孕育“五朵金花”,六安境內是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舒城小蘭花、華山銀毫原產地和主產區,茶產業是我市的特色產業。六安茶谷涉及金寨、霍山、舒城、金安、裕安5縣區,區域內物產豐富、生態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觀秀美、厚重,農副產品特色鮮明,六安茶谷建設不僅有利於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還有利於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有利於加快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茶產業,帶富一方人。裕安區獨山鎮獨山村蔡大莊組茶農蔡運峰一說起六安茶谷建設的好處時,更是滔滔不絕。近年來,蔡運峰借六安茶谷建設之力,不僅成立了六安小葉瓜片茶葉合作社,而且發展起農家樂及民宿。茶葉銷售除了傳統門店和直銷外,他還開起了淘寶網店和探索網上直播銷售。時下,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茶葉的品質和經濟效益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六安茶谷讓廣大茶農搭上了致富“動車”。

六安茶谷建設堅持生態優先,充分把握“增綠”與“增收”關係,在節點建設和產業發展過程中,著重保護、慎重建設,著重整治、慎重改造,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貧困群眾綠色增收。幾年來,六安茶谷建設圍繞“為生態增綠、為旅遊添景、為農民增收”的發展目標,累計實施項目500多個,投資120多億元,成果令人振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讓六安的山水、物產、文化全面統籌,發展的潛力充分發掘,活力得到了全面釋放,思路不斷開闊。

舒城縣曉天鎮“舒城小蘭花”茶基地面積已發展至2.5萬畝,年產“舒城小蘭花”440噸,產值約1.2億元。目前,全鎮擁有茶產業龍頭企業6家,小微型茶葉加工企業近20家。西茶谷是六安瓜片原產地的一角。近年來,金寨縣搶抓戰略機遇,以五百里茶谷為切入點,在位於碧波萬頃、湖光山色的國家4A級景區響洪甸水庫上游,以六安瓜片為龍頭,融富民茶、產業茶、養生茶、旅遊谷為一體,打造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體系。金安區科學編制了《金安茶谷“三小“建設規劃》,茶谷小鎮有了新格局,茶谷小院有了新氣象,茶谷小站有了新內涵。

一片葉子寫傳奇,香滿天下六安茶。六安茶谷品牌價值再創新高,2019年5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佈暨中國品牌建設高峰論壇”,發佈了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我市入圍4個,其中六安瓜片、霍山黃芽分別位居茶葉地理標誌產品第四名和第七名,舒城小蘭花首次進入榜單。六安瓜片榮居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成功創建全國六安瓜片知名品牌示範區,六安茶谷旅遊區域品牌價值達473.8億元,六安瓜片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價值達158.52億元。霍山黃芽入圍國家保護工程,舒茶九一六茶園、六安西茶谷主題公園在第二屆中國(杭州)茶旅大會上被授予全國美麗茶園稱號,霍山縣獲得“中國黃茶之鄉”稱號。六安茶谷已建設成為綠色生態谷、特色產業谷、旅遊養生谷、科技文化谷、扶貧富民谷。(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程傳軍 楊秀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