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避風港--建築工人

有的人在最求詩和遠方,有的人還在尋找麵包和牛奶!

最辛苦工作,很多人都會給建築工人投上一票。如果是當下,在最輕鬆的工作中,我也會投建築工人一票。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金字塔底和塔頂的人是互相看不見的。

年輕人的避風港--建築工人


在人類這個靈長類動物群體中,本質上來說,是人人平等的,但事實上我們早已三六九等化,人類的發展、進步,只能是淘汰制金字塔模式化。我來自農村,陽光、好學、能幹、有影響力是很多人給我的標籤,但是,內心那來自骨子裡的自卑,卻無法改變。

有人說90後、00後啃老是合理的,因為上一輩人已經掌握了未來40年的創業機會。

事實總是那麼相似,在優質的工作群體中,關係是第一塊敲門磚,學歷是第二塊敲門磚,能力是第三塊敲門磚。知識改變命運,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或是未來,都毋庸置疑。沒有關係就只能靠學習,而學歷這塊敲門磚,是你代表你能力的基石,企業不一定是看到你的學歷而錄取,而是能看到你的學歷能力,對於眼前這個工作的小白,他們只能用你的歷史來估量你的未來(以史為鑑,方能知興亡),如果你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那麼,沉澱也是其中必備的能力。假如你擁有關係、學歷、能力,那麼你將會在塔頂眺望。如果這三者你都沒有,仰望塔尖,也只能看見藍天白雲。


年輕人的避風港--建築工人

90後百分之90都已參加工作,成家立業總是環繞於他們的思想。一少部分依靠先天條件,已經奔赴小康,正在通往人生巔峰的路上奮力前行;但大多數人都在最求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大城市爭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卻只想活得漂亮;還有一部分伴隨他們的是迷茫、滄桑、沒有詩和遠方,只想有一杯熱牛奶和一個軟麵包。

年輕人的避風港--建築工人

科技的發展,人文的進步,或許他們忽略掉了一群人,那就是不要求關係,不要求學歷,不要求能力的職業--建築工人。辛苦、髒、汗水、危險是他們的標籤,自由、沒思想壓力也是他們的標配,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單調、乏味也是他們的日常。面對這些標籤,面對自己的條件,在當下只要你願意幹,就能取得一份可觀的收入,讓自己家庭的生活漸入佳境的工作,是否都不值一提呢?

可是很多人又在想,只有沒有能力,沒頭腦的人,才會去工地上下力,賺血汗錢。因為老齡化的存在必須淘汰,同齡人的競爭越來越小,所以他們不明白,這個工作能使他們有多輕鬆,有多自在。

年輕人的避風港--建築工人

因為生活的不易,家庭的壓力,沒有來自內心的願意,只有來自靈魂生處的拷問,如果我不努力,我將如何度過餘生,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