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聋哑学校的兴衰史看待几代聋哑人的命运

我是箫黎,我发现人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故事与灵魂深深吸引了我,思索了很久,我才决定动笔这个人生百态的栏目,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不一样的世界。

黄伯父在酒席上跟我感慨说:‘现在的聋哑学校招不够人了,现在往外扩招。’父亲诧异地说:‘前几年那边不是还要求说只有本地户口才能申请吗?’黄伯父啜了一口酒,感慨说:‘时代不一样了,你看现在的孩子,哪几个愿意进去那边读书。’

在他们那一代聋哑人的眼里,现在年轻人的时代,对他们而言才是最好的时代。

人生百态第十七期:聋哑学校接收新生的减少,暗示着曙光。

为保护人物隐私,学校名称以及地点有所改动,人物名字有所保留。

特殊教育的萌芽与发展(从周朝起始)

从史实一些资料里,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共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

残疾教育的早期阶段是近代特殊教育的产生。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烟台北部小城登州(今蓬莱)丹崖山下的一座平房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聋校:登州启喑学馆。

启喑学馆的出现,只是杯水车薪的开启,多数听力健全孩子尚无缘接受教育。

1978 年以前 ,中国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为国家举办盲 、聋哑学校 , 即从政策层面反映出来的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主要是盲聋特殊教育学校 。

从聋哑学校的兴衰史看待几代聋哑人的命运

关闭的聋哑学校的大门

1985年,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采取了在普通学校中设特殊教育班的形式,后来演化为“随班就读”形式。

1986 -1992 年,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安置形式以隔离为主要形式 ,八至九成残疾儿童少年在特教学校就读 。

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也出现了大量随班就读形式,解决了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造成的残障儿童求学困难。

1999年以后,中国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以特教班为主体的聋哑教育学校。但仍然存在者特殊教育教师资源分配不足,无特殊儿童发展资源教室等问题。

推广特殊教育学校的艰辛

黄伯父他们这一代,刚好s市进行特殊教育的学校试验。

他们回忆着,‘当时来入学的人很多,有些人漂洋过海也要把孩子送到这边来。我们刚进去,就开始测试听力,校长主任都要亲自上阵去调整仪器。’

他们说,刚开始的时候,这所学校人数不多,师长们还在琢磨怎么针对聋哑人实施“一对一”的听觉、语言、交往强化训练。

他们大多虽然已经是十几岁的年纪,但相对于其他健全人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水平就像是刚起步的一年级。不会认汉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更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杨校长当年回忆说:“我从他们的眼里,只看到了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要走向何处。但我想到还有更多的孩子自此缄默沦落为等同智障孩子的水平,我们打算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收留更多这样的孩子。”

当时的条件艰辛,交通不便,人们靠着行走与坐船交通,杨校长当年还是老师,一群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的年轻人们就这样,踩过泥泞的小路,乘坐充满腥味的渔船,亲自上门向村民们宣传着特殊教育学校。

从聋哑学校的兴衰史看待几代聋哑人的命运

当时的人们嗤笑道:“他们读了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呢。”

村民们也开始议论纷纷。

“读了书就能有活干吗?别到时我们交了学费结果孩子们什么都没学会,那我们不就亏了?”

“你们就是过来骗钱的吧,不去不去,你当我们是傻的吗?我们根本没有听过。”

······

一道声音打破了这个局面,是一位在卫生院里看病的女医生。她犹豫地问道:“我家有个孩子就是聋哑人,他,进去了能学点什么吗?”

杨老师眼前一亮,点了点头,说:“我们有教育计划书,你要是不肯相信,我们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女医生眼里一片惆怅,她点了点头,说:“我听说过的,没想到你们会大老远跑到这里,只是,这路途遥远,”女医生还没讲完,杨老师咬了咬紧牙说:“我们有宿舍的。”

她挣扎了几秒,跟他说:“把报名表给我吧。”

这位女医生就是黄伯父的母亲,我不由得感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黄伯父现在书房里摆放着一排列的世说新语,旁边还是获奖的他亲笔的墨宝。

黄伯父的记忆里,过了两年,学校收录的人越来越多,校长不得不发出限定说只有本地户口的人才能入学。

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聋哑人的未来还在漂泊。

当时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

据他们回忆,课程开设了语文,数学和体育。他们的学习能力或许还跟不上同龄人的水平,但他们的体育水平却一次又一次地破了纪录。

也许是本省的残疾人大部分聚集在这所学校,又也许是在家里被禁锢的残疾人没办法参加比赛项目。

于是省级的残运会的奖牌大部分被他们拿下,而后好几个人陆陆续续登上全国的舞台。一个赛一个地骄傲。

从聋哑学校的兴衰史看待几代聋哑人的命运

舞蹈,手工等一些项目也陆陆续续取得很好的成效。但大多聋哑人,仍学不会开口说话。

口语班的进度,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学生们一边学习标准化的手语,一边又为难地一字一字的发音。他们想不明白,他们这样的聋哑人,就算学会说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之后,老师们联合着其他城市的聋哑学校组织一场水平测试,意外地,他们拨了头筹。这给杨校长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也更加遗憾。

假如他们没有这个缺陷,想必能走得更远。

杨校长说:“我总想试试,能不能帮助他们走进社会,帮助他们怎么与外面的人沟通。然而试了这么久,最后学会说话的人,全校的学生,就出现了一两个,当时,这里还没有助听器与耳蜗的推行。”

杨校长最终还是花更多的心思,教他们如何写字。

然而很多聋哑人并没有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嘻嘻哈哈地就这么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春秋。好歹毕业的时候,也学会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有些人在时光的流逝里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有些人却凭着时光的积累,磕磕绊绊地学会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想法。

黄伯父这一代人的命运

黄伯父感慨说:‘毕业的时候,我们已经出去工作了。当年只读到初中,就没有在能读下去的书了。很多人小学毕业就去找工作了。’

‘就算当年组织很多次残疾人就业扶助计划,像有些人,学过按摩,维修,电气,也仍然被时代远远抛弃。’

‘是因为失业了吗?’

‘哈哈哈,有些人是失业了,而有些人是辞职了。’

‘为什么?’

黄伯父抽完一口烟,凝望着我,‘只不过是那可怜的自尊心吧。’

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企业招那些残疾人,却好像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实际的工作。因为一些政策。

他倒是笑了笑,说:‘很少有聋哑人能适应在健全人的环境里。大部分选择自力更生,做美发,做美甲,做美工,维修,木工等等等等,你也看到了。’

我点了点头。‘也有很多人出头人地了吧。’

他只是自嘲般地笑了笑,‘你看我,也算是这些人熬出头的人了,但我始终明白,我的顶峰就到这里了。’

突然心里一阵难过,当他爬到一个群体的顶峰的时候,他就看到了聋哑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天堑。

在之后的每一天的日子里,他凝视着这个天堑,回望自己的过去,他已经清楚了自己的未来。

他拍了拍我的肩,‘你们是幸运的。’

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21世纪初始,耳蜗手术、助听器才开始陆陆续续走向大户人家,但更多的家庭因为贫穷花销不起高昂的医药费以及助听力仪器的费用,幸好大多数人伸出援手,也算是一个一个做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们发觉,很多聋哑孩子好像可以学会说话了。

然而成功率并没有大众认为得要高。一名特殊教育老师的培育,就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而培养一个聋哑孩子的听力辨认能力,语言能力,却要十几年的潜默化的教育。

“一体化”教育更好地弥补了这个缺憾。(指残疾人就读普通学校)

有些人慢慢从那个环境中磨练出来,而有些人,却变得缄默。

他们的选择,使他们走向了命运不同的分叉点。

当时还没有专业的体系去培养,更多的人只是选择留在聋哑学校。

雪姐姐与她的朋友们留在这个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水平慢慢拓展到高中知识,但根据黄伯父的说法,与普通学校的教育水平,尚不能比。

我曾经在一场市级表演活动有幸碰见有聋哑人组织的表演,他们比划的手语,让我意识到,他们的手语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智能手机的推广,也让这些年轻人接收了更多信息。

从聋哑学校的兴衰史看待几代聋哑人的命运

当时有幸参观了这场表演,你们看不到的台下,十几个老师比划手语指挥。

父亲好笑地说:“你们之前网络语言最火的那个无语的表情,那个三条线滑下来的神情,现在很多聋哑人也开始比划了,用三跟手指对着自己的脑门往下滑表示无语。”

我吃惊地说:“哎?是吗?我自己也下意识比划了这个动作,我以为以前就有了呢。”

聋哑学校接收新生的减少,暗示着曙光。

父亲的一句话让我记到了心里,‘那边招收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减少,何尝不是件好事。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回到了健全人的环境了。

‘是因为医疗的进步吧,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做了听力检查,及时通过带助听器或者手术补救了吧。’

‘他们年纪还小,三四岁就是语言的黄金时期,他们倒是赶上好时候。’

真好啊,因聋而哑的状况会越来越少了吧。

黄伯父却表示出忧虑,‘学手语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也很难与年轻人沟通上了。虽然他们能说话是一件好事,但之后的会议上,很少年轻人可以轻松地帮我们翻译了。’

时代总是在变的。也许越来越多人不需要手语了吧。

‘总会有得学手语的聋哑人的。’

我愣了愣,试着给出自己的观点,‘人数的减少,不就意味着师资的分配优化吗?也许教育学生的时候,老师可以一对一指导,她的未来,还是有所指望的。

黄伯父大笑,说:‘你倒说得没错。他们的未来,还是可期的。’

从聋哑学校的兴衰史看待几代聋哑人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