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日前,某自媒體大V發了一則與展會相關的信息,大致信息如下: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各地展會陸續確定開推,但2020年舉辦的展會註定會是“步履維艱”:

1,參展商國內市場最佳招商旺季(一般主攻春季招商)過去了;2,出口外貿型展會,很難再等來批量國際客商了,全球疫情還處在高發期,何時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得而知,短期內國門很難打開;3,國內專業觀眾和觀展商也必然會減少,畢竟大家仍心有餘悸,再加之舟車勞頓、長途跋涉,還要冒長時間聚集在展館密閉空間,接觸的人也是天南海北有不確定的風險。

在這個檔口,我們再來系統回顧下已經塵埃落定的2019上海國際水展,很有必要。如果你問參展商去年水展收穫幾何?套用趙本山小品中的一句臺詞“誰去誰知道”!如果年景好的時候都收穫差強人意,2020年參展,還真的得悠著點,慎重投資、慎重選擇、擇優決策。

縱觀2019上海國際水展,值得總結的內容很多,尤其是對“企業轉型突圍”的話題,值得系統分析,但限於篇幅限制,本文簡要分析3個比較明顯的現象,以窺一斑。

“大牌”集體缺席,原因值得思考

這是不爭的事實,淨水器品牌企業集體缺席2019上海國際水展,而且置身展會中,直觀感受就是客流量明顯減少。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再把時間拉長回顧,2018年還活躍在水展舞臺上的品牌,2019年都沒來參加:1、內資品牌:安吉爾、美的、海爾、雲米、建霖;2、外資品牌:BWT、CILLIT、濱特爾、3M。

其實早在2018年,有些品牌就已經開始退出水展了,比如飛利浦、AO史密斯,怡口,以及日出東方系(四季沐歌、太陽雨等品牌)、泉來等品牌。沁園?印象中,這個品牌已經很多年不參加水展了。

這麼多內外資淨水器品牌企業一向以大面積特裝展亮相的,而近兩年陸續“集體缺席”,無形中就空出很多的展館空間需要其他企業去填補。與此同時,“品牌引流效應”也缺失了,比如大品牌新品發佈會沒了、系列封閉式會議沒了,自己體系內的龐大企業參展參觀團隊和品牌自己的經銷商群體多數也基本就不來了,客流就銳減了。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在淨水行業還稱得上“大牌”的企業缺席水展呢?簡單分析,這三個原因是核心:

1、招商效果十分有限:面對東家串、西家瞧就是不買單的“老油條”式渠道商招商作用越來越弱,甚至跟著招商機構一起可以連續幾天享受“管吃管住管路費”的生活~

2、做品牌形象?知名度已經足夠了,它們根本不需要耗資耗力繼續在淨水圈子內做品牌形象了,誰不知道誰啊?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2019年某參展企業老總的朋友圈感言


3、跨界去做其他展會了,尋找新營銷手段了,傳統展會與企業設定的目標匹配不上了!

外資品牌軍團產品短板已經補齊

經過多年的摸索,外資品牌本土化意識加強,主要體現在末端產品的適應度和美觀度的改善上,這在2019年水展現場體現得非常明顯。

從傳統的大水,增加了末端的淨水產品,豐富了產品線,同時在產品的美觀度上,一改以往的“傻、大、黑、粗”的風格,在色彩、款型和顏值上增加了不少時尚元素,以迎合國內消費者的購物偏好。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雖然多數打著“外資品牌”的企業還依然在鼓吹原裝進口,其實在行業浸淫時間稍微久一點的“老司機”大多一眼就看出來,外資品牌的末端機基本上都是在國內開的模具在國內生產的,甚至都能指出是哪家企業給代工的。

外資品牌對集成水路淨水器也都體現得異常的痴迷,末端機器從前置過濾器到家用淨水器和開水器上都做了較大的優化,當優勢大水繼續領跑而末端淨水短板補足的時候,看著還是非常的賞心悅目的。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漢斯希爾由單一前置過濾器轉型為全屋淨水也算比較成功的,森樂、潤索等品牌末端機做得也還不錯。

當然,外資品牌並不是都非常的上進,也有一些外資品牌多年產品線不變比如“百諾肯”,產品沒什麼變化,其實濱特爾也是,至少在2019年度其產品力也沒什麼變化和提高,末端機上還有些不著調。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展會上還碰到了不著調兒的廠家人員,其中潤索員工居然說它家的“軟水機樹脂永遠不需要更換”,滿嘴跑馬了~,離開前提談結果就是扯淡了!

2019水展,行業分層現象明顯

與2018年6月的上海國際水展相比較,2019年上海國際水展,家用整機廠家參展商減少,商用開水器類廠家增多,而在2018年則是管線機和共享淨水器廠家多。

2019年管線機廠家和相關廠家出樣的產品明顯少,共享淨水機概念更是寥寥無幾,少人提及。這說明一個問題,淨水行業也不能免俗,跟風效應很盛,看著好一股腦都上,上了之後發現也不好乾,就再找下一個風口去了。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商用開水器以廣東軍團的開水器廠家最多。水展期間,筆者跟一個廣東的兄弟聊,“順德這邊的飲水臺恐怖,我見過有些老闆還沒有搞清楚RO膜殼哪個是廢水口的,也敢大規模上。”然後繼續說,“有一個朋友原來是做開水器經銷商的,這兩年居然在世紀豐源後面也開個加工廠做飲水臺,勸他不聽,估計也撐不久。”這是他的直觀判斷,看來開水器和飲水平臺也爛了。

其實,觀察一下,通過2019年展會可以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優勝劣汰,提檔升級,淨水器2.0時代倏然來臨,行業分層已經來臨。

1、整機廠家或者整機品牌分層分化已經很明顯

一類是傳統的模具、傳統的三條腿機器、傳統的箱式全包機,在拼價格。另一種提檔升級,家用淨水器模具精緻、結構合理、集成水路化、節水化、外觀精緻漂亮,已經完全與第一類拉開了差距。開水器類的,做工也很漂亮,鈑金做得好,而且二維碼掃碼取水成為一個亮點或者賣點。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2、留給淨水行業中小微企業機會越來越少

現在雖然政府在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創業的隱形門檻真的是越來越高,特別是淨水行業的中小微企業沒有策劃能力、沒推廣能力、沒品牌拉力,單純靠一兩款產品突圍市場,已經是很難立足了,所以這也是我們廣大的經銷商、代理商選擇品牌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也許他給你的產品很便宜,但可能跟它合作不多久就死掉了,尤其今年疫情之後,問題更加暴露,那麼你的售後可能就沒保障了,你還得改換門庭。

水展延期?去年上海國際水展3大特徵已決定2020淨水器行業格局


3、中小微企業包括配件企業面臨兩點尷尬

第一、服務不了品牌企業:賬期、開票、品質穩定性,罰款都受不了;第二、中小微企業對接經銷商和代理商的機會也有限:品牌廠家已經把耗材壓得很低了,而且再加之退換貨售後保障,渠道商沒必要再向這些中小微配件耗材商提貨。比如電磁閥、高低壓開關、球閥、龍頭這些非損耗類的配件,作為渠道商的你根本沒啥量的需求,而濾芯類PP、活性炭、膜等耗材,品牌企業一方面有大批量的採購甚至是自我生產議價和成本控制能力,另外為了走量價格也都不高了,你幹嘛還要向第三方採購?畢竟濾芯標貼啥的品牌形象能夠統一一致,末端用戶收費服務都好講。

結束語:2020的行業嬗變

第一,淨水行業中小微企業加速出局,關停並轉將成為常態,沒資源、沒技術的品牌還將加速退市;第二,受經濟下行大環境的影響,資本介入加速,強者恆強的叢林法則將會更加的明顯;其三,產品提檔升級,圍繞著智能化、集成水路、外觀功能、結構等方面做了技術改進突圍,一些低質的淨水器、管線機、開水器甚至全屋淨水產品將快速退市,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第四,淨水產業一招鮮吃遍天的所謂“模式效應”將進一步削弱,逐步迴歸到360度立體營銷範式。

說明: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