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狀的漫遊路徑 ©章魚見築
感謝 原作設計工作室對gooood的分享
2016年3月,楊浦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工程正如火如荼。為了拉通濱江景觀帶,向城市腹地打開濱水岸線,擬拆除位於寧國路碼頭附近的菸草倉庫。這是一座建成時間在30年左右,既缺乏工藝價值,也不具備明顯建築特點的六層鋼筋混凝土框架板樓。由於有規劃道路穿越,加上其自身巨大的南北向體量橫亙在城市與江岸之間,嚴重阻擋了濱江景觀視線,這座建築的拆除似乎毋庸置疑。
▼沿江“綠之丘”鳥瞰 ©章魚見築
▼總平面圖 ©原作設計工作室
然而機會也蘊含在障礙之中:乍看之下造成阻擋的巨大南北向體量通過體量消減,能夠轉化為連接城市和江岸的橋樑;城市道路與建築間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可以借用框架結構的特徵得以解決。在盤活工業建築和減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經過和城市規劃部門和市政建設部門反覆協商之後,決定保留該建築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一個集市政基礎設施、公共綠地和公共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城市濱江綜合體。
▼東北角鳥瞰 ©章魚見築
▼頂視圖©章魚見築
為了不影響規劃濱江道路的走線,將菸草倉庫中間三跨的上下兩層打通,取消所有分隔牆,以滿足市政道路的淨高和淨寬建設要求,並藉此機會在建築底層設立公共交通站點,將建築編織進區域交通網絡。
▼長剖面圖(功能使用劃分)©原作設計工作室
為了削弱現狀中的六層板樓體量對城市和濱江空間的逼仄感,分別將朝向江岸和城市一側的建築進行切角處理,從頂層開始以退臺的方式在兩個方向上降低壓迫感,同時形成一種層層靠近江面和城市腹地的姿態。
▼被削切出來的建築 ©章魚見築
▼濱水公共空間與城市腹地的聯繫 ©章魚見築
▼北側大草坡 ©章魚見築
▼“漫遊”之丘 ©章魚見築
▼有著強烈工業感的結構體系 ©章魚見築
利用現狀中菸草倉庫北側規劃綠地延伸城市一側的退臺,形成緩坡,接入城市,在坡上覆土種植,建設公園,在坡下佈置停車和其他基礎服務設施,讓人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從城市漫步到江岸。整座建築的上半部分同樣覆蓋著綠植,通過懸挑的樓梯和坡地以及江岸連接,使得整個建築猶如一座巨大的綠橋。
▼綠植-結構-拉索-盒子-路徑©原作設計工作室
▼北面景觀大草坡©章魚見築
▼階梯狀的漫遊路徑 ©章魚見築
▼沿江梯級狀景觀平臺 ©章魚見築
▼環形遊廊懸挑處 ©章魚見築
▼三層東北向觀景平臺 ©章魚見築
▼五層鋼結構環形遊廊©章魚見築
其內部進行細分,形成“綠丘中的小房子”,用於公共配套服務用房,至此,將城市尺度、建築尺度和傢俱尺度統一在一座建築當中,形成了豐富的身體經驗。為了將天光引入內部,一改現狀大板樓的幽暗,在建築的中心、下穿城市道路的上方置入中庭,其中的雙螺旋樓梯也起到了溝通各層的作用。整座建築通過城市道路、坡道、樓梯、雙螺旋中庭等多種交通空間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與城市和江岸進行連接。
▼聚落狀的小房子©章魚見築
▼機動車道穿越建築底層 ©章魚見築
▼二層中庭空間 ©章魚見築
▼二層展廳空間 ©章魚見築
▼中庭雙螺旋樓梯 ©章魚見築
▼二層跨越式交通 ©章魚見築
▼三層公共交通 ©章魚見築
▼三層廊道空間 ©章魚見築
▼柱面與頂面©章魚見築
▼一層辦公空間 ©章魚見築
▼一層停車庫 ©章魚見築
▼一層頂面 ©章魚見築
改造後的菸草倉庫成為“綠之丘”,通過垂直劃分道路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佈置立體綠化等手段,打通了城市與濱江的阻隔,實現了一般既有建築的可持續利用,是對城市減量發展做出的最佳回應之一。
▼雙螺旋樓梯 ©章魚見築
▼垂直綠化索網體 ©章魚見築
▼梯級狀綠化平臺 ©章魚見築
▼濱水空間夜景 ©章魚見築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原作設計工作室
▼二層平面圖 ©原作設計工作室
▼三層平面圖 ©原作設計工作室
▼頂層平面圖 ©原作設計工作室
▼剖面圖 ©原作設計工作室
▼大樣圖©原作設計工作室
項目名稱: 綠之丘——上海楊浦區楊樹浦路1500號改造
建築事務所: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
電郵聯繫方式: [email protected]
主創建築師: 章明 張姿 秦曙
設計團隊:陶妮娜、陳波、羅銳、李雪峰、孫嘉龍、李晶晶、羊青園、餘點(實習生)、張奕晨(實習生)、朱承哲(實習生)
項目詳細地址: 上海市楊浦區楊樹浦路1500號
項目完成年份: 2019
建築面積: 1.75萬㎡
攝影師: 章魚見築
攝影師網站: http://www.zyarch.cn
其他參與者 :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