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網上對教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大,“減負”成為學生家長甚至部分教育從事者時常談及的話題。
大家主張,改革要先從課本開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民國四大噴子”之一的魯迅被提至前位,如果教育中魯迅缺席,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會以為其只是文字犀利到尖銳的作家吧,那魯迅是誰?
魯迅,生於1881年秋天,1936年也是秋天去世,不算長的55年歲月裡,在他作品急出期間,是戰火紛飛,國家就要滅亡的時刻,他毅然從日本棄醫從文,為的是將手術刀改為可以向敵人開炮的筆桿,回國與大批的文人學者接觸,影響學生運動,引導學者風氣,寫出了《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集》,《狂人日記》等膾炙人口的書。
主席評價魯迅:“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郭沫若幾字讚美:“魯迅先生無意做詩人,偶有所做,每臻絕唱。”
二
在當代對魯迅有如此正面的評價,為什麼到了現代卻開始質疑了呢?
或許有心人並不僅僅是針對魯迅而發聲的吧,不禁讓我想起歷史上多次的焚儒舉動,想起胡適之提議並通過了取消繁體字書寫習慣的國民要求,想起《論語》:“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夫子理論。這一次取消了魯迅在課本中的身影,下一步是誰?下下步又是誰?直到家長學生們忘卻魯迅等人,以為放心的學習童話故事,雞湯書籍,全然的正面向上。
舊中國,沒有堅硬的政權,舉國混亂,人命的廉價在當時不堪一提,外強侵略屢屢上演,從清政府的妥協到國內幾個政權的避戰,奴性漸漸成為民眾的保護傘,東亞病夫的稱號直到今天還能在國外的經歷中被外國人揶揄。
難道是那時的我們自願如此嗎?是落後罷了。
溫文儒雅的學子們手無寸鐵,想從精神上刺激國人起而反抗,難道要施以長篇大論的勸導嗎?
魯迅代表了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他們憤而出聲。“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是點醒精神半死的國民;
“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是對戰那些綏靖至賣國的掌權者抑或是趁亂取好的商人政治者。
如你我在當年,見多了國人的劣根性天天上演,你我能做到不憤慨嗎?
三
在現如今的中國,漸漸從弱國窮國脫離出來,走在美國之後的前列國家的隊伍中,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大大上升,其他國家也漸漸忌憚我們尤其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
昔日被掠奪的傷疤還沒有徹底好全,想到被毀壞的許多文物古蹟(圓明園),被帶走的許多國寶(大英博物館等),靈魂還是會像被抽中一樣,精神上感到疼痛。
如此複雜而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忘記歷史了嗎?日本的教材可以刪除侵略中殘酷的一面,我們作為受害者也不能記住了?
魯迅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他帶來疼痛的回憶帶來犀利的鞭笞,更多的難道不是歷史的反思?
四
今年是我國建國的第71週年,七十一歲的中國難道就沒有忘記歷史而退步的事情嗎?如今天就沒有私底下的賣國令人心寒的事情嗎?
這次新冠肺炎事件,從我國大面積的疫情爆發到控制,到全國除了湖北,其他省市基本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難道是毫無根據憑空做出措施得來的結果嗎?都是醫務工作者根據非典等幾次抗擊病毒的經驗中得來的。
因為大批網民的監督和控訴,這次疫情的防控比我們想象得更徹底更仔細,大家也堅守起自己的職責,做到響應國家號召,我們國家才能做到今天的成績。
這和當時的學術風氣有什麼區別?都是通過筆桿子通過網上的筆桿子,控訴不合理,鞭惡揚善。
魯迅在讀書時分享的句子,用到現在來也全不為過,對照大家在網上的評語,許多也是相近的意思。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
“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五
1936年離我們也不遠,那是一個秋天,魯迅病逝。
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很大,有人曾說,要想了解中國文化,不能不讀魯迅。他的整體正面形象大於負面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那當代去魯迅話風氣的人的初衷,究竟是為了去魯迅還是去歷史,還有待考證。如果是前者,針對一個已經得到大多數人好評的歷史人物,根本沒有必要;如果是後者,不用想,絕不會得逞。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魯迅,是所有在歷史中為了國家前進,文化多元化,為大多數人做貢獻的人們,我們都需要,
需要用這些人來督促現代前進,活在現實裡比活在童話裡強!文/史書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