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到位”架起“脫貧梯”——九江市統籌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黃夢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以來,我市聚焦未脫貧人口較多的縣(市、區)和村,通過掛牌督戰,全面推動脫貧攻堅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到位,確保在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脫貧答卷。

措施到位 確保扶貧不留死角

近日,都昌縣衛生健康委聯合縣醫療保障局深入20個掛牌督戰村開展貧困人口健康扶貧工作督戰。此次督戰正值脫貧攻堅摘帽的關鍵階段,通過全面瞭解掛牌督戰行政村健康扶貧工作推進情況,查漏補缺,確保存在問題如期實現“清倉見底”。

為圓滿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今年,我市出臺《九江市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實施方案》,針對我市還有7898戶1.49萬貧困人口,將我市貧困人口剩餘比較多的都昌縣、修水縣、武寧縣等6個縣(市、區)列為市級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市、區);將全市8個縣(市、區)中貧困發生率高於1%且貧困人口較多的50個村列為市級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村。今年2月下旬至12月底,我市將持續採取共享省級督導成果、市級蹲點調研督戰、行業部門牽頭督戰、調研通報常態督戰等方式,分5個階段實施掛牌督戰。

掛牌督戰村作為今年的攻堅重點,市扶貧辦對每個掛牌督戰村提供20萬元攻堅資金,要求各地壓實督戰責任,推動政策、資金向掛牌督戰村傾斜和彙集,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弱項、解決突出問題。

保障到位 確保脫貧不拖“後腿”

“能免費檢測我家的水真好,我高興著呢。”柴桑區馬回嶺鎮朝陽村貧困戶吳周鵬對上門的村幹部說。為確保貧困戶喝上放心水,近日,馬回嶺鎮組織鎮村幹部深入到各村,對採取分散供水的79戶貧困戶家的水井按照規範進行了水源採樣。通過對水源取樣送檢,及時掌握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的變化情況,為用水安全提供數據支撐。

今年,我市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安全住房和飲水安全四項保障政策,堅持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教育扶貧方面,持續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鄉鎮屬地管理雙負責制;加強控輟保學力度。健康扶貧方面,落實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政策;強化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和隊伍建設。安全住房方面,全面排查農村四類對象等貧困戶住房安全,圓滿完成農村危房改造掃尾任務;嚴格執行補助和建房面積標準;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措施。飲水安全方面,全面組織農村安全飲水排查鑑定;建立完善飲水安全防範管理機制。

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在今年,不能有因“疫”就緩一緩的思想。我市堅持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認真分析研判形勢,制訂應對措施;全面監測受疫情影響的貧困戶的四項保障落實情況,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對因疫情影響出現返貧和新發生的貧困人口,及時精準施策。

方法到位 確保帶貧穩定增收

4月1日,彭澤縣浩山鄉新嶺村的竹掃把加工作坊內工人忙個不停。“掃把廠裡要人,我就來了,一天扎20把掃把,能掙100元!”今年66歲的新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真順笑著說道。今年2月底,作為掛牌督戰村之一的新嶺村,採取“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利用毛竹剩餘物生產竹掃把,吸納貧困戶務工,讓產業發展真正成為貧困戶脫貧的有力支撐。

通過產業、就業、消費帶動,幫助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是我市脫貧攻堅的重要做法。時間已經來到4月中旬,剩下的8個多月每一天都是倒計時,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分秒必爭,我市將持續升級“戰鬥力”。

——強化產業扶貧帶貧益貧。將有扶貧帶動功能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扶貧對象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開展致富帶頭人遴選、培訓、扶持政策制訂、實訓基地建設和帶貧益貧等工作;扶貧產業合作社財政支持資金結轉結餘、績效目標完成及帶貧益貧情況;健全落實光伏扶貧運維管理和收益分配機制。

——拓寬就業扶貧增收渠道。夯實扶貧(工業)園區、龍頭企業扶貧基地、新型農村合作社、扶貧車間、就業扶貧轉崗等就業平臺建設。探索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貧困戶返鄉創業。針對性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並落實交通補貼、“雨露計劃”等政策。適度開發疫情防控臨時性公益特崗,優先安排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

——深化消費扶貧特色模式。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建立《扶貧產品目錄》。切實發揮政府採購支持的政策效應,加快政府採購貧困地區產品進度,推動各級預算單位通過網絡銷售平臺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扶貧產品線上線下展銷會;大力實施扶貧農產品“六進”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