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中醫藥,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龍騰南陽訊振奮、興奮、激動……4月10日,全省衛生健康大會上,市委書記張文深在南陽分會場作了題為《傳承創新發展仲景文化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交流發言,在南陽中醫藥人和廣大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認為,以這次疫情為突破口,南陽中醫藥即將走進高質量發展的“春天裡”。

“在這次戰疫中,南陽中醫人大顯身手,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了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市中醫藥發展局辦公室主任崔松濤告訴記者,早在1月28日,南陽就率先公佈了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並充分發揮中醫藥產業優勢,組織企業生產並免費發放中藥預防制劑,讓所有一線人員和易感群眾服上預防中藥;各級中醫機構廣泛投身疫情防控,中西醫協同,實現了防控和救治“中醫藥100%全程參與”,為南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中醫力量。

全省衛生健康大會上傳來的諸多利好消息,讓人心情振奮,中醫藥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崔松濤建議,作為醫聖故里,要把握好這一機遇,把仲景文化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中醫藥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在健康南陽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讓中醫藥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我們應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大中醫藥文化普及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採用中醫藥方法防病治病。”南陽市新冠肺炎中醫防治專家組組長、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趙青春說。

面對未知的新冠病毒,在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南陽中醫專家對仲景經方的進一步傳承、創新和發展,制定出了預防處方、艾燻、艾浴、艾灸、八段錦等一系列簡單易行、便於居家操作的中醫藥抗病防治方法,為南陽市民做好居家防護提供了可操作方案,喚起了群眾使用中醫藥防病治病的自覺性。

這次抗疫,讓趙青春對中醫藥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從不願吃中藥到要求吃中藥,很多人轉變了對中醫藥的看法,許多地方正在制定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中醫藥成果惠及百姓。”

中醫“治未病”廣受市民追捧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中醫藥不僅有治療功效,還有預防作用。”在行政機關上班的高女士告訴記者,當前,很多市民熱衷針灸、艾灸、推拿、拔火罐、藥敷等中醫治療,尤其是那些像她一樣的孩子媽媽。

高女士的兒子今年五歲,自一歲起每到秋季都會感冒,之後就伴隨頑固性咳嗽,一咳就是一個冬天,直到春天才會減輕。孩子感冒了,到醫院打針吃藥是常事,更讓人擔心的是對身體的損害。後來朋友她介紹去看中醫,專家建議冬病夏治,固本清源。如今已貼了2年三伏貼,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明顯提高,即使偶爾感冒也不咳了。高女士也跟著做了三伏灸,多年的過敏性鼻炎也不再發作了。

全媒體記者 於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