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让你在享受生活中学会写作

我是一个很怕写文字的人,非常怕。

“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让你在享受生活中学会写作

自打上了小学三年级,我们的语文老师完全不懂因材施教,让每天每个人写300字的日记,从此开启了对文字的恐惧。对文字没有一点兴趣,每天交日记就是从东拼西凑,脑壳疼,上学就是场灾难。(所以遇到一个好老师,那可真是天赐的幸运)

直到遇到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状况才稍稍有一点好转。主要是他让我卸任了做的好好的英语课代表,一些其他科目课代表,非要我去做他的语文课代表。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也要对文字有点兴趣,于是每天早读的时候,我就拿着他挑的书,文章,写的诗,在教室里边走边读。所有人的早读就是啥也不读,听我读书,也挺开心的。

“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让你在享受生活中学会写作

虽然我害怕写文章,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半颗星文采,但并不影响我在高中的时候一手建立了我们学校的杂志社,做了2届主编,出版了两本杂志。后面要准备高考,觉得太耽误功夫死活不想做了。也并不影响我出了包括绘本在内的7本书(人民日报出版社/未来出版社),至今在售,我想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后面遇到一位老师,对于写作是给了我很多启发的。让我慢慢地对写作,有了些兴趣,慢慢觉得自己开始有半颗星的文采了。

一些方法,分享一下。

总结一句话就是——

“永远好奇,永远学习,永远认知升级。”

永远好奇

能够让你在创作时能够提出让人惊艳的观点和说法,就是能出金句。

《世纪天才——爱因斯坦的影集》在这个讲述爱因斯坦的片子里发现,他之所以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他看待事物经常会想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会那样?看到光和时间,他就会想时间真的是绝对的吗?难道不是相对的吗?

用全新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然后带着好奇心去研究,找新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让你在享受生活中学会写作

· 解决方案:培养好奇心,定制私人惊喜清单

A.通过旅行,电影,音乐,你喜爱的任何方面去作为媒介刺激灵感,享受生活。

B.尝试学习新的技能,选择与自己性格和专长差异大的,越大越刺激

C.尝试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用平常不常用的那只手来刷牙;或者是闭着眼睛洗澡;不拎着行李箱去旅行;或者是把电影倒着看一遍;或者是散步的时候,每个路口都向你习惯的反方向转。

D.走出舒适区,让自己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

所有的这些都会刺激去发现生活的另外一面。那里有我们不熟悉的思维方式,会带给我们源源不绝的新鲜想法和创意。

永远学习

可以扩充知识和智慧。跑在时代之前,不落伍。

拿着10年前,3年前,1年前,甚至3个月前的知识,来面对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感到已经落后许多了,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需要终身学习。

“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让你在享受生活中学会写作

· 解决方案:搭建私人资料库

1. 资料库收集

培养固定的吸收知识的习惯,并不仅局限在书本,,比如网络信息,电影,朋友聊天,都已可以是养分的来源。养成定时补充知识和智慧的习惯。就像吃综合维他命片那样,培养自己发现综合情报的独特眼光和见解,有计划的扩充自己的脑神经连接。

2.搭建私人资料库,方便随时抽调资料

把吸引你的文句,广告,电影对白歌词,感动的故事收集成一本私人宝典。依照分类方式逐页扩充,重要的是要把突然来的灵感列入,记得注明出处。

认知升级

拉高认知层级,把自己的认知拉到最广最高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就非常有格局了。

电影《教父》里面有一句话说:“在一秒钟之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一件事情本质的人,自然是不同的命运。”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来源于认知和观念,写作也是如此。

为什么看到老人在钓鱼,你在想些什么?如何描绘,能写出什么?

我可能就是这鱼怎么做比较好吃?鱼长的好看?刺多不多?钓鱼人长得很帅?长这么帅还会钓鱼这么有才?钓鱼人多才还这么有耐心?海很美?

海明威就写出了《老人与海》的经典名著。老人要非常努力钓鱼,不然就要饿死。鱼要逃离鱼钩,不然就被吃掉,2种生命绝然的努力与碰撞。这是站在生命和哲学的高度上。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都是有层次的,你对一件事能看到几分?你写出来的作品就达到几分。

“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让你在享受生活中学会写作

· 解决方案:认知升级

认知升级是永远好奇+永远学习的必然结果。

1.时刻观察

2.吸收信息

3.保持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