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項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是指在診療活動中對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根據《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項。

18項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首診負責制度指患者的首位接診醫師(首診醫師)在一次就診過程結束前或由其他醫師接診前,負責該患者全程診療管理的制度。醫療機構和科室的首診責任參照醫師首診責任執行。

三級查房制度指患者住院期間,由不同級別的醫師以查房的形式實施患者評估、制定與調整診療方案、觀察診療效果等醫療活動的制度。

會診制度會診是指出於診療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機構以外的醫務人員協助提出診療意見或提供診療服務的活動。規範會診行為的制度稱為會診制度。

分級護理制度指醫護人員根據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對患者進行分級別護理的制度。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通過值班和交接班機制保障患者診療過程連續性的制度。

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指為儘早明確診斷或完善診療方案,對診斷或治療存在疑難問題的病例進行討論的制度。

18項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急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指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對急危重患者進行搶救並對搶救流程進行規範的制度。

術前討論制度指以降低手術風險、保障手術安全為目的,在患者手術實施前,醫師必須對擬實施手術的手術指徵、手術方式、預期效果、手術風險和處置預案等進行討論的制度。

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指為全面梳理診療過程、總結和積累診療經驗、不斷提升診療服務水平,對醫療機構內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死亡診斷、診療過程等進行討論的制度。

查對制度指為防止醫療差錯,保障醫療安全,醫務人員對醫療行為和醫療器械、設施、藥品等進行復核查對的制度。

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指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對患者身份、手術部位、手術方式等進行多方參與的核查,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手術分級管理制度指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術風險程度、複雜程度、難易程度和資源消耗不同,對手術進行分級管理的制度。

18項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新技術和新項目准入制度指為保障患者安全,對於本醫療機構首次開展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或診療方法實施論證、審核、質控、評估全流程規範管理的制度。

危急值報告制度指對提示患者處於生命危急狀態的檢查、檢驗結果建立複核、報告、記錄等管理機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病歷管理制度指為準確反映醫療活動全過程,實現醫療服務行為可追溯,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對醫療文書的書寫、質控、保存、使用等環節進行管理的制度。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指根據抗菌藥物的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和價格等因素,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進行分級管理的制度。

臨床用血審核制度指在臨床用血全過程中,對與臨床用血相關的各項程序和環節進行審核和評估,以保障患者臨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18項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指醫療機構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要求,對醫療機構患者診療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傳輸、處理、發佈等進行全流程系統性保障的制度。

備註:本文為《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精選,詳細內容可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