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用農藥是分開用好,還是混合用好?

老孫立超


農藥分開來用好還是混合後用好?按照生產廠家的意願,應該是分開來使用為好,因為他們所測試的配比劑量,是此藥的單劑用量,也是安全用量。但對消費者來說,根本不可能做到單藥使用,除非此藥存在著不可混配性,如我們常見的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鹼性農藥,就不可以同大多數的酸性農藥混用。


我們就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一下農藥混用的好處吧。

任何一種農作物,不可能只生蟲害而不生病害,不發生缺素症,就是隻發生蟲害或病害,也不可能只發生蚜蟲而不發生紅蜘蛛,或者是隻發生穿孔病而不發生炭疽病,這是不可能的,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病害,蟲害等混發。但農藥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不可能對病,蟲統殺,所以我們都會混用。

一,混合用藥的好處是:

1,延緩病蟲的抗藥性

如有的農藥觸殺性強,內吸性弱,或根本不具內吸性,而有的農藥內吸性強,它倆混配,就可內➕外,可殺滅著藥病蟲,又可緩殺不著藥病蟲。而且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混用,可對已經產生抗性的病蟲有很好的效果,對還沒有產生抗性的病蟲,又起到了延緩抗性的作用。

像我們以前很多好的藥品,都是因為連續的使用,造成了病蟲抗性的增加,不得不屢屢增加用量來使用,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對人體,作物,環境等影響都很大。但是當與其它不同作用機制的藥混用後,就可避免此種現象的發生。

2,擴大了防治範圍

各單劑農藥都有一個主治項目,如吡蟲啉,就是對蚜蟲,白粉蝨等刺吸式口器害蟲有效,對紅蜘蛛就沒有作用,但阿維菌素對紅蜘蛛具有很強的作用,同時對蚜蟲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二者結合,就把蚜蟲和紅蜘蛛同時消滅,又增加了阿維菌素的活性,起到了優勢互補,及擴大了防治範圍。

3,具有增效作用

我們常用的一些農藥,當它們混在一起時,有些藥物之間存在著好感,會互相幫助,起到1➕1大於2的效果,彼此之間互相增效,你說這樣有多好,可以讓我們省錢,省力,而且還提高了防治效果,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如內吸性殺菌劑和非內吸性殺菌劑的混用,就常常表現出增效的作用。如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就可以同很多的內吸性殺菌劑混用,一殺一護,完美結合。

4,降低了用藥量,減少了用藥成本,省工省時省力

這就甭過多介紹了,都知道。

但是農藥之間並不非說混就可混的,沒有這麼簡單。農藥之間的混用有一定的原則,否則會降低藥效,甚至能產生藥害,造成嚴重損失。

二,農藥間混用的原則

1,酸鹼農藥不可混用

大多數的農藥都呈酸性,在鹼性的農藥中就會發生酸鹼反應,喪失藥性。常見的鹼性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

2,避免同含有金屬離子的農藥混用

如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等與硫酸銅,氧化銅等含有無機銅離子的農藥混用,會因結合而失去藥性,甚至產生藥害。除不與銅離子的農藥混用外,同時如含鐵,鋅,錳等金屬離子的農藥,也要特別慎重混用。

3,二者混合不存在增加藥害的可能

如石硫合劑同波爾多液的混用,就會產生銅離子危害,除不能混用外,二者之間的噴施時間也至少要間隔10天左右。

4,注意增效作用

有些藥物由於廠家加入了某些特殊助劑,其對本身起到增效作用,但當它與其它藥物混用時,會因增效作用而產生藥害。

如吡唑醚菌酯就不可同增效劑有機硅混用,也不要同含有硅助劑的其他農藥混用。

總之,農藥混用好處是很多的,但是也要注意是否能夠安全混用。這一定要注意看藥品說明書中的注意事項,瞭解此藥可否同其他農藥混用。如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可將藥品各取少許混合於水中,看是否發生發熱,沉澱,變色,起泡,絮狀等異常情況,有之則不可混用,否則可混。


努力就好


混合使用具有兼防兼治,省時省工,防範未然,一工多效等優勢,是人們提倡和理想的施藥方式,但若不明藥物配伍禁忌和適時適宜的原則,則會造成藥害,得不償失。

總的原則是:酸性農藥不能與鹼性農藥混配。否則失效,甚或產生藥害。

如何識別酸、鹼性農藥的屬性,哪些藥物可以混配混施,請點擊本人的相關問答文章。這裡不作闡述。






楊致運


這就要看防治什麼病蟲害,如果同一時期有幾種害蟲都需要防治,就有可能要幾種農藥混用了,如蚜蟲和紅蜘蛛那就要用二種農藥了。如果是酸性殺蟲劑,就不能和鹼性農藥混用了,殺菌劑也是一樣,石硫合劑與波爾多液就不能混用了。怎歸一句話,用農藥時一定要讀通藥劑說明書,不能胡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