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武汉雷神山医院,休舱!2020年4月15日,这个日子,将被永远铭记!


上午10时,阳光明媚。两栋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显得宁静,这里的最后一批100多名医护人员自此全部撤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鞠躬致谢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等人员受表彰


在休舱仪式上,向参与雷神山工作的医院、综合保障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及医务人员代表、综合保障人员代表、颁发了“抗疫纪念牌”“抗疫工作证明”“抗疫纪念章”和“服务之星证书”。


武汉雷神山医院是继火神山医院之后,建设的第二家救治对象为各医院发热门诊和住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只设住院不设门诊。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休舱关闭


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于1月26日建设单位进场开工,2月5日建设单位交付,2月8日开始收治患者,4月14日患者清零。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休舱仪式现场


据了解,雷神山医院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导运营、全国9省市16支医疗队3202名医护人员参加救治。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志愿者展示抗疫画卷


68天的时间里,雷山神医院成立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患者普通型服用“清肺化纤汤”,肺部渗出吸收明显。对重点患者,中医专家进行床边会诊,采取“一人一方”的中医药治疗策略。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雷神山医院病区贴封条


雷神山医院消毒工作正持续进行,舱区、医生办公区和治疗室,还有舱区周围的生活设施,饮水机、微波炉、厕所等都在进行消毒。这些区域的物体表面,小到仪器按键,大到床头柜,都进行彻底消毒。患者高频率接触的地方,全部喷洒消毒。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雷神山医院病区全面消杀


四天前,东湖医院着手接管雷神山医院。武汉地产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雷神山医院物业仍由武汉地产集团运行维护,待东湖医院完成物业管理公司招标后随即交接。


雷驰荆楚,术济苍生。英雄凯旋,雷神山休舱,春风化雨。


在医院通往病区的长廊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漫画,记录了雷神山医院3000多名本地和援汉医护68天的“驻山”生活 摄制胡胜


探访雷神山医院病患“清零”前夜


4月14日上午,两辆负压救护车从武汉雷神山医院1号门快速驶出,分两趟将最后4位危重症患者转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神山医院病患全面“清零”。随后,医护人员有序撤离,医院开始进行全面消杀。


在雷神山站好“最后一班岗”


4月13日晚,长江日报记者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进入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探访。


医院开设30个普通病区和2个重症病区,沿着工作人员通道一路往深处走,依次会穿过十几个普通病区。随着医疗队陆续撤离,这里已恢复了宁静,只有留在两侧墙壁上的留言墙。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走廊上的各种抗疫情的漫画


走廊尽头是最后一个尚未关闭的ICU病区,还有4位危重症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当晚2名医生、3名护士值小夜班。


晚上8时,胡小交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全副武装走进病房。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她们特地把“守好最后一班”、“站好最后一班岗”写在了防护服上面。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两位医务人员正在调试患者的生命仪器


4位患者中包含1位31岁的年轻患者和3位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他们的核酸检测都已转阴,但因疾病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监护仪器的滴滴声在安静的病房里显得格外清晰,胡小交整晚坐在床头盯各项指标,每隔十多分钟就要为患者吸痰、擦拭嘴角。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护理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针剂治疗


1月6日,胡小交所在的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对其中一个ICU病区进行改造,用于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病人,16张床位很快就收满了。2月11日,雷神山医院ICU二病区投入使用,胡小交也从本院转战雷神山。


“三个月没见到孩子了,盼望疫情结束后能一家团聚。”胡小交说,4岁女儿对手机里的“见面”不满意,闹着要见现实中的妈妈,她知道是病毒阻挡了她和妈妈见面,盼望着妈妈赶紧打败“小怪兽”。

 

最后4名危重症患者转出

胡小交的心愿,很快就会实现了!


14日上午10时,雷神山医院1号门,两辆负压救护车依次驶出,分两趟将4位重症患者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继续治疗。已经运行了67天的武汉市雷神山医院患者全部清零。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透过重症室的玻璃,可见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袁玉峰介绍,4名患者将被收入中南医院ICU一病区,加上此前从雷神山医院转入的2名重症患者,以及从金银潭医院转入的7名重症患者,16张床位已收治13人。随着病区全面清零,中南医院最后一批留守雷神山的医护人员将撤回本院休整,重症医学科100多名医护人员接力前行,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特别注意后期护理,预防感染。


4月15日,雷神山医院将全面进行清理消杀、所有病区贴上封条关闭备用,暂定由东湖医院负责后续维护工作。


“武汉市高峰期开放了6万多张床位,增加一千多张床位并不能对疫情防控起决定性作用,但对提振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很有帮助。收第一个病人,出院第一个病人,都是标志性事件。”袁玉峰坦言,尽管雷神山医院短期内将予以保留,但他希望疫情永远不再来,备用永远用不上。

 

3202名医护人员在这里拼过命

 

2月8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接到一个重要任务——出任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


这是床位最紧张的时期。雷神山工地上,上万名建设者还在日夜赶工,只能建好一个病区,就先开一个病区。2月9日,首批开放A15、A16病区,分别由湖北省肿瘤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队负责。医护人员用活动隔板向前推进,截至2月20日开放了所有病区,实际开放床位1402张。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重症室的医务人员正在有序忙碌


先后有16支医疗队的3202名医护人员服务于此,分别来自全国9省市286家医院。其中,辽宁医疗队1013名医护人员接管了17个病区,为雷神山医院援汉医疗队规模之最。


“95后”护士情侣于景海和周玲亿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爱情长跑5年,原计划2月28日举办婚礼,春节前已在上海订好酒店,不料一切计划都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得知武汉疫情形势严峻,两个年轻人双双加入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进入风险最高、负荷最重的ICU工作。


暖心的是,得知小情侣婚期将至,雷神山医院决定为他们操办一个简单而温馨的“战地婚礼”。当天下午5时多,于景海和周玲亿下班刚出ICU,便被“召唤”到雷神山医院办公区,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以及部分“亲友团”代表守候于此,为他们送上鲜花和蛋糕,感谢他们携手同行,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祝愿他们百年好合,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1900多名患者从这里康复出院


3月1日上午,98岁的胡汉英奶奶康复出院,是雷神山医院最高龄的出院患者。


2月13日,胡奶奶和女儿丁女士同时确诊入院。当时,老人发着高烧,什么都吃不下,医护人员拿来了牛奶和各种水果,希望帮助老人改善食欲。如今出院1个多月,老人吃得好睡得香,生活也能自理了。母女俩的管床医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隋韶光主任已离开武汉,仍不忘每周一个电话,问候自己的老病号。


27岁的胡女士确诊新冠肺炎时,已怀有8个月身孕。医护人员安排了妇产科专家远程会诊,用铅衣盖住腹部为她做CT检查,所有细节考虑周全,让准妈妈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3月22日,胡女士带着医护人员给孩子准备的婴儿奶粉、奶瓶、衣服等康复出院,虽看不到口罩下面的面孔,但知道所在病房医护人员均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宝宝出生,一定要带他去大连看一看。”


武汉雷神山医院,今日休舱!

段梅的防护服上的站好最一班岗是同事特意为她写上的,作为当晚值班的纪念服 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


王行环介绍,历时67天,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2011人,包含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078人,康复出院1900余人,患者整体病亡率2.3%,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病亡率4.3%。与此同时,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确保逆行天使们都能够平安回到亲人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