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非瘟時代”,養殖戶還要不要打疫苗?

記住這幾點,你就知道該怎麼做!

2018年一場非洲豬瘟的突然來襲,打了輝煌近10年的中國養豬業一個措手不及,讓我們的養殖戶們損失慘重,甚至遭遇了滅頂之災,痛定思痛,一年多來我們在與“非瘟”的鬥爭中不斷總結,加上我們政府連續的政策引導,我國的母豬存欄量也在逐漸的恢復當中。

後“非瘟時代”,養殖戶還要不要打疫苗?

非瘟捕殺防控

生物安全,是我們目前抗擊“非瘟”最有效的武器,很多豬場得益於嚴格的生物安全,把“非瘟”擋在了場外,不僅如此,豬場中的其他疫病似乎也減少了很多,加上現在大家提倡儘量少跟豬接觸,於是不打疫苗的觀點也被提了出來。那麼我們養殖戶真的就可以不打疫苗了嗎?


後“非瘟時代”,養殖戶還要不要打疫苗?

重視消毒工作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我們平時豬場免疫的疫苗有哪些?通常認為豬隻的基礎免疫有豬瘟、偽狂犬、圓環、口蹄疫,對於一些有需求的豬場會免疫藍耳病、支原體、豬丹毒等等、後備種豬一般還會增加一些細小病毒病、腹瀉、乙腦等。


後“非瘟時代”,養殖戶還要不要打疫苗?

疫苗免疫工作

對於基礎免疫,之所以所有豬隻均免,是因為這些疫病危害比較大,在沒有疫苗之前給我們的豬場造成危害不比現在的“非瘟”小,如今我們有了很好的疫苗可以防控它,用最低的成本去防止危害的發生,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呢?

每個養殖場的硬件設施及環境的差異,場內的疫病流行可能會有所差異,對於一些呼吸道疫病總是控制不好的豬場,免疫藍耳病、支原體疫苗是控制疫病成本最低的選擇;對於當地每年都會流行豬丹毒的場,免疫豬丹毒疫苗是最佳選擇,萬不可一味的堅持不免疫原則,那估計不等“非瘟”到訪,場內的損失就已經夠大了。

對於一些種豬需要做的免疫,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做好的,如細小病毒病、乙腦等會對母豬造成流產等危害,如果因為沒有做好這些疫病的防護而造成了流產,那可能會讓我們不能抓住最近豬價的紅利,至於紅利還能持續多久?這個還真沒有人能夠說的準,時間就是金錢,把握當下是我們豬場現在應該做的。


後“非瘟時代”,養殖戶還要不要打疫苗?

把握住“金豬“

“非瘟”時期,常規疫苗到底要不要免,我們的養殖戶還是要做好免疫與不免疫之間的風險平衡,對於不能保證做好百分之百的生物安全的豬場,防控“非瘟”和常規免疫兩手抓才是明智之舉,親愛的養殖戶們你們是怎麼樣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