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破局之路,行則將至

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破局之路,行則將至

 產業鏈卡位成形,可持續商業模式是破局關鍵:互聯網醫療行業從 2014 年開局至今,具有政策導向突出,產業進程快的特徵,已成為推進我國醫療服務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當前互聯網醫療企業數量逐漸規模化,隨醫療資源鏈條逐步打通,形成生態矩陣。頭部參與者的業務模式也已從單一切入點逐步深化,實現了產業鏈關鍵點的卡位突破。以移動問診、移動掛號、互聯網醫院、醫生服務以及醫藥電商為主的五個產業板塊基本形成,在商業保險與國家醫保等支付端逐步介入的同時,互聯網醫療行業也開啟了探索具有服務付費價值與可持續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和產品。

 多案例分析,拆解互聯網醫療企業發展路徑:我們選取微醫集團、平安好醫生及丁香園三個發展路徑不同的代表性企業,試圖拆解成長路徑與商業模式發展共性。我們認為,線上診療相關服務一直是各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專注重點,而業務量的拓面則多受制於流量粘性、政策壁壘、支付端瓶頸。為打通支付端瓶頸,商業保險融合辦醫是主要的支付端多元化形式。聚集患者流量以及流量粘性方面,基層醫療機構、藥店等線下資源聯通連接是主要渠道載體。同時,商業模式往上游信息化解決方案延伸也成為趨勢,一方面增加變現渠道,另一方面也為潛在政策窗口期機遇打下基礎。

 聚焦互聯網醫院,行業拐點再現:通過對頭部企業成長路徑的分析,由於線上問診模式的諮詢付費規模小、增值服務等其他收費模式轉化率低,完整的商業閉環難以形成,互聯網醫院在推動產業鏈深化延展的作用突出,成為當前業務發展的依託主體。政策導向將互聯網醫院業務發展指向慢病複診,隨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端政策落地加速,該業態或成為行業中短期突破口。

 重構政策推進預期,機遇與挑戰並存:結合當前互聯網企業商業模式中所存在的普遍困境,當前政策端開啟了產業規範性利好政策落地的第一步,行業整體的發展前景也更具確定性。在強監管主旨的定調下,使互聯網醫療企業的發展從蠻荒逐步到有序,而要打破行業成長空間與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瓶頸,在政策層面所存在的挑戰則主要聚焦在六個方面:1)報銷標準與定價機制;2)資格審批門檻;3)醫保額度管理;4)醫保統籌層次;5)門診費用異地結算;6)電子醫保憑證普及。我們預計,圍繞該六大維度的更具可操作性與協調性的管理規範與實施細節有望進一步出臺,挑戰與機遇並存下,互聯網醫療服務行業行則將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