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林堂里循苏公足迹 人如深谷幽兰品若高林之风

谷林堂里循苏公足迹 人如深谷幽兰品若高林之风

谷林堂


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旷世才情和高蹈人格穿越千年,持续放射出耀眼的光华。

苏东坡在《淮上早发》中说:“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他和扬州结缘颇深,数一下竟有“十往来”呢。

1092年,苏东坡来到扬州主政,任扬州知府,虽前后只半年,但政绩流芳。扬州曾有苏亭,又有一座三贤祠,以示纪念。

越千年,风流宛在。今起,本报新推“苏东坡在扬州”特别报道,循着苏公的扬州足迹,追寻他的“身影”和光芒。

核心提示

巍巍蜀冈,是扬州的地理高地;蜀冈上的平山堂,是扬州的文化高地,如今还是“廉政教育基地”。古往今来,太多的文艺大家为这一方高地添砖加瓦,欧阳修和他的学生苏东坡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近日,记者走进静静屹立的谷林堂,重温苏东坡在扬州的事迹。

谷林堂中,有幅版画,画面上的苏东坡,深入田间地头,笑抚老农手臂,嘘寒问暖,平易近人。

遥想,北宋元祐七年(1092),那个夏秋相交,蝉鸣树梢。时任扬州知府的东坡先生,诗情盈怀,吟下“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谷林堂,斗转星移,风流宛在。

1

谷林堂前花木盛

遥寄思念东坡情

琼花盛开,绿柳垂条,谷林堂前,花木繁盛。

当年,东坡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谷林堂已难寻踪迹,据史料修复的大明寺谷林堂,也成人们纪念先生的最佳之地。

堂中迎面“谷林堂”三个大字,中间一幅山水画,意境深幽,如临其境。一副对联悬于两旁,正是“谷林堂”的由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案桌上的一盆水旱盆景,山石嶙峋,鬼斧神工。此处盆景,其实源于苏东坡在扬州时,写过一首《双石》:“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他还专门写了一段序言,讲述自己如何得到两块盆景石,并引杜甫诗描绘:“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苏东坡的这首诗及序文,也成为扬派盆景在宋代最早的文字记载,如今扬派盆景已成国家级“非遗”。

谷林堂共分三间,中堂两侧,各有偏房,各自陈列着苏东坡的画像、墨迹等,画像栩栩如生,墨迹入木三分,生动再现苏东坡的奕奕神采。

2

前有平山后有祠

感念恩师欧阳修

在大明寺内,谷林堂处“中间”位置,前有平山堂,后有欧阳祠,特别是平山堂和谷林堂,中有长廊相连。同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是苏东坡的老师,也曾担任扬州知府。

欧阳修在扬州担任知府期间,关爱百姓,了解民生,而他的风雅,也为这座城市的风情增添上“坐花载月”的浪漫。

而欧阳修在这里写下的《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成为宋词之经典。

早在苏东坡22岁中进士时,欧阳修读到他的文字,不由赞叹:“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此后,在苏东坡的仕途上,更是多次提携,关照有加。如今,在谷林堂中,还有一幅画像,名为“嘉祐贡举”,画面上欧阳修安坐榻上,神情怡然;站在一旁的苏东坡,面白无须,意气勃发。深厚的师生之谊,这幅画像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东坡的一生,曾十次来到扬州,一半是因为这里的风物宜人,一半是因为追思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师恩如海,此生难忘。就连他兴建谷林堂,其实也是效仿欧阳修的平山堂。

谷林堂,挂着一幅书法,内容是那首著名的《西江月·平山堂》。

这是苏东坡第三次来到扬州,1079年,名士相邀,希望他能在欧阳修的平山堂中,在《朝中措·平山堂》之后再写一篇,能够达到“名区双璧”的效果。苏东坡欣然应允。苏东坡特别希望自己能和欧阳修一样,在仕途坎坷之后,还能遇见明君。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数月后,苏东坡遭“乌台诗案”,锒铛入狱。

苏东坡对于平山堂,对于欧阳修的怀念,一直挂念于心。后来苏东坡还在黄州写过:“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3

空谷幽兰现人品 高林之格太守风

谷林堂中那幅版画,再现的场景是苏东坡担任扬州知府时。那已是他第十次来到扬州,其已56岁。宦海沉浮,他早就看淡一切。在上一次路过扬州,也就是第九次从杭州经过扬州时,写下了《杭州召还乞郡状》,恳请辞去京职,要求在“扬、越、陈、蔡”四郡中担任一郡郡守,并以扬州为首。漂泊一生的苏东坡,愿意在自己的后半生,在扬州这块土地上稍稍停歇,并用自己温情的目光,注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苏东坡终如愿,在扬州当官,时间并不算长,三月起,八月终,不过半年。不过,身为父母官的他,把万丈才情化作了爱民如子的殷切关怀。

著名学者丁家桐在散文《太守之风》中,总结出了苏东坡在扬州的四大政绩。

一是宽积欠。他不怕得罪权贵,不怕朝廷治罪,在扬州写出近万字的《论积欠状》,这也是他奏议中最长的一篇文字。他的建议终致朝廷修改章程,放宽追欠年限。

二是允贩运。扬州运河为南北交通要道,每年漕运、盐运以及其他物资运输官船甚多,由于设限过严,导致船民贫困,生活艰难。在当年的七月二十七日,苏东坡连上两表,说明要放宽政策,以船养船,让船民有利可图,保证船民生活。

三是禁贪腐。八月五日,苏东坡上表呈请禁止盐酒税务官员按税额年终分红,他认为这是官场陋习,行风不正,破坏了朝廷纲常。

四是增景点。也就是为纪念恩师欧阳修所建的谷林堂。

苏东坡体察社会疾苦,用文人独到的目光审视世间。扬州学者马家鼎曾在文章里这样说:“欧公、苏公主政扬州时,其民本思想和风雅文化,不仅为扬州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贵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就在不久前,在平山堂、欧公祠,一个以欧公、苏公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新高地——扬州平山堂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也宣告建成,为欧苏遗风添写了当代扬州新篇章。” 记者 王鑫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