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还有人知道吗?

俗语作为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因为其通俗易懂、简练形象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农村地区,每当日落时分,在村口老树下三五老友聚集在一起谈论最近见闻,这时如果我们凑上前去听他们交谈就会发现俗语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它们的存在令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且富有趣味。

因为俗语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我们都能找到一些俗语与之对应。今天我们便来讲述一句关于法规的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这句老祖宗留下的忠告,现今还有人记得吗?

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还有人知道吗?


一般的俗语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大多已不知道其出自何处,但这句俗语不同,它有着明确的出处,其出自《史记·晁错列传》中:“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可否认《史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这本史书不仅一些篇章人们耳熟能详,文章中的更是有许多话语在一代代的流传中成为人尽皆知的俗语。

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还有人知道吗?


比如今天我们所讲的这句俗语,在这句话中“古”与“常”指的是古代制度与常见法规。意思是说:随意改变古代制度并弄乱常见法规的人,他们即使不会死亡,最终也会落得逃亡的下场。变古乱常也称作变古易常,是为了说明古制法规的重要性。

规矩在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团体而言规矩又指制度,它们具有指导和约束的作用,我们生活的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行业准则,人们做事情大多都按照此常规来进行。

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还有人知道吗?


而对社会而言,规矩也指法规,制度与常规是社会存在并维持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明确了社会成员何事能做何事不能做,维持着社会的平稳进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在和平时期随意改变古制,变改常规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为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皆遵循此制度,所以一旦擅自改动,程序性就会混乱,对于团体与社会而言都会产生影响,而这些变化最终也会反过来影响改变制度的人,使他们落得死亡或者逃亡的下场。

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还有人知道吗?


但这不是说古制与常规应是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只会故步自封,将自己局限于一方小的天地,使自己眼界受限。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必然要做出改变。众所周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从弱小渐渐变得强大,为最终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秦国继续守着古制,恪守常规,那么最终秦国极有可能只是历史上众多国家之一,而不会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

俗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还有人知道吗?


再看千年之后的清朝,闭关锁国使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统治者整天沉浸在天朝的美梦之中,直到西方列强用火炮轰开了我国的国门,这时人们才清醒过来,开始展开戊戌变法等各种改革,可惜为时已晚,清朝这艘航行已久,变得破败不堪的大船已经到了难以修复的地步,辛亥革命的枪声彻底推翻了古制,为当时的中国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所以由此可见,这句俗语并非是告诫人们要谨遵古制常规,而是提醒人们不要随便改动它们。哪怕时至今日这句俗语依然适用,老祖宗用自身的经验总结留下的忠告,我们要常记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