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燃放煙花爆竹 共度歡樂祥和春節

不燃放煙花爆竹 共度歡樂祥和春節

晨報融媒體訊(首席記者 尚餘全)隨著春節的來臨,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峰期也隨之到來。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影響空氣質量,而且危害身體健康,是導致“春節霾”的主要“元兇”。為共同維護“雪城藍”,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市生態環境局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倡議,不燃放煙花爆竹,共度歡樂祥和春節。

春節將至,鞭炮燃放帶來的硝煙又將升起,將再次威脅到我市的空氣質量。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一個特色娛樂活動,但是也會造成嚴重的空氣、噪聲和固體等環境汙染。經環保監測數據顯示,每年春節集中燃放煙花爆竹時段都會影響大氣監測數據,造成空氣汙染。

在監測數據分析上記者瞭解到,2019年與2018年相比,煙花爆竹集中燃放時段的PM2.5小時濃度峰值升幅均有所下降,說明2019年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整體較2018年有所下降。“也就是說,隨著市民環保意識的提高,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量在逐年減少。”市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空氣汙染問題不可小覷,向煙花爆竹說“不”,就是多一份清新和健康。今年市生態環境局提倡文明理性燃放,在空氣質量良好的情況下,廣大市民應在指定區域燃放煙花爆竹,並自覺減少燃放數量,儘量選擇環保型或電子煙花爆竹;如遇空氣質量汙染情況出現,市民應自覺做到停止燃放煙花爆竹,從而減少對大氣環境的危害。

■ 相關鏈接

燃放煙花爆竹 歡快背後危害不少

作為傳統習俗,燃放煙花爆竹是老百姓一種表達喜慶、歡快心情的形式。殊不知,在一聲聲煙花爆竹震耳欲聾的巨響後面,存有許多危害。

■空氣汙染

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各種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蝕性極強的酸性氧化物。大量燃放時,如果適逢無風或低氣壓的天氣,有害氣體一時無法飄散,就會強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噪音汙染

燃放鞭炮所發出的噪音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它不僅會損害我們的聽力,還會損害人的心血管系統。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巨大噪音,使老人難以安睡,病人膽戰心驚,學生無法靜心學習、休息。許多時候,燃放時發出的突然巨響使路人受到驚嚇,對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這種驚嚇很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引發火災和傷人事故

特別是在城區,建築越來越高,人口相對密集,高空煙花等的燃放極易引發火災,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人力負擔


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大量垃圾,給環衛工人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