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生代,企業文化需要與時俱進

當年富士康深圳工廠,連續出現12起年輕員工跳樓事件,這個事件在各個領域引起軒然大波,各個專業、學科都去研究這個現象,在文化領域對這個現象有自身的研究結論,從文化領域看,原來員工主體是60後、70後,被當時80後、90後替代了,60後、70後、80後以及90後的工作價值觀不一樣。例如60後、70後習慣於被領導、被安排、被指令,因為他們接受的是“我是革命的一塊磚,說往哪裡搬往哪裡搬”等理念,所以他們對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接受強迫指令性的工作很適合,他們不會在工作倫理上產生牴觸。但是80後、90後不一樣,他們強調個性,成長的環境也不一樣,80後,90後不適應這種強制性的流水線生產,所以就產生一種異化的行為,產生12連跳事件。

面對新生代,企業文化需要與時俱進

前幾年,劉國樑國家乒乓球主教練職位被免,90後的國手們集體罷賽,這個事件在網上引起轟動,實際從文化角度分析,體育管理部門在這方面是有失誤的,失誤體現為他們對90後的職業行為和社會行為缺乏認識,他們仍然採用原來科層制管理方式,用國家榮譽、集體管理、團隊紀律進行約束,實際90後體現一個非常強烈的文化表現:你想讓我聽你的,你得讓我服你,而不是你有權利。很典型劉國樑在團隊建立了這種感召力,隊員們認同,用強行制度將劉國樑調離,就出現了這次事件,這個事情我們不從其他方面評價,但是僅對90後職場特徵,企業在管理上需要進一步去完善,需要與時俱進。

面對新生代們,很多企業仍然保持原來的價值體系,倡導團結奉獻,三老四嚴四個一樣……這些價值倡導能不能對新生代產生正面的引導作用?企業需要怎樣創新價值體系?怎樣貼近新生代?

很多社會學家、管理學者都在碰撞、積累、研究相關的方式方法,例如我們研究過70後、80後、90後的行為。

對待社交的態度:70後看到有領導在立馬起身讓座;80後崇尚上下級平等,也就是說他已經坐在這裡了,領導過來他不需要起身;90後,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沒有長幼意識。

對待金錢的態度:70後說我們有存款;80後說我們有負債;90後說我們有老爸,刷刷刷,買買買,這是90後的顯著特徵。

對待工作的態度:70後說我們是工作狂;80後說我拒絕加班;90後我拒絕上班。

對於住所的態度:70後在北京郊區買房,每天花1小時、2小時擠地鐵上班;80後在公司附近租房,這樣每天可以多睡20分鐘;90後住哪無所謂,上不上班無所謂,開心就好。

對於工作成效的態度:70後即使做到很好,也認為做的一般;80後能做到一般,就認為自己做的很好;90後,什麼都不做,就認為自己做的很好。

以上案例都會給企業一定啟發,企業文化看不到摸不著,文化的主體是人,現在人群結構發生變化,從以60後、70後為主到以80後,90後為主,主體發生變化,相應的文化管理方式,文化價值倡導,以及文化符號,文化表象都得隨之變化,要與時俱進,企業要站在新生代的角度來思考,要研究是什麼因素驅動了新生代員工,面對這些需求企業如何來調試企業文化,重塑文化價值體系和文化形象體系,如何調整自己的管理模式,同時有效的激勵新生代員工,需要在哪些方面增加投入、改善環境,展現平臺,增強吸引力,這個不僅成為企業的新課題,還要成為社會的新課題。

正如現在有句話說得很好:要塑造良好的僱主品牌,吸引和留住新生代優秀人才,讓人才戰略符合企業發展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