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換個角度寫女人,男人如“貂兒”,女人如什麼?

六六在新書《愛不妥協》中,把男人比作奢侈品,大意是說男人像大牌衣服或包包一樣,“剛開始都是很珍惜,拿個套子套上,捨不得用,總記得買來的原價,那幾乎是你青春全部的積蓄”,有紀念意義和象徵意義,然而經過歲月磨洗,奢侈品也會變得伺候不起或很難配套。她勸女人們要遊走由心,喜歡了就再添一個,不喜歡,拎個塑料袋是一樣的。這種遊走由心讓人感覺女性不僅擺脫了被物化的命運,甚至已經開始物化男性了。

六六換個角度寫女人,男人如“貂兒”,女人如什麼?

《愛不妥協》 六六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不過這並非一部啟發女人物化男人好手段的女權主義作品,也不是什麼雞湯勵志,六六開闢了一個新的維度看人生,看世事。每一章、每一句,都噴濺著一個女人遊走由心、活明白了的歡脫。說來全是日常小事,觀點機智幽默,還是熟悉的六六味道,但已經不是熟悉的配方了。她探尋女人的幸福感從哪裡來,反思人為什麼要有孩子,摸索出世和入世的臨界點,最終觸到不能妥協的底線,不糾結,不委屈,不一定優雅,但一定從容。這樣的六六有點陌生,有點“佛系”了。

六六一直稱自己的隨筆好過小說。隨筆是最見心性的文字,從《妄談與瘋話》到《半句實話》,書名就能看出她從張揚到收斂的軌跡。她已不復當年高調網戰“小三”、迅速離婚繼而迅速跌入新戀情的犀利。從《只有歲月不我欺》到今天的《愛不妥協》,書名已染上荊棘中走來的風霜,被歲月洗禮後沉澱下文字裡的智慧。她的隨筆集就是她所經歷的各種社會角色的修煉史。兩年前六六的《只有歲月不我欺》出版時,已是知名作家、編劇的她,不惑之年實現財務自由,選擇潛心學習,修完EMBA,興趣點轉到中醫領域,立志要寫一部中醫題材的大戲,於是去廣西中醫藥大學做中醫專業的“全職”學生。到《愛不妥協》出版時,她已獲得中醫臨床基礎碩士學位,隨師義診多個省市貧困地區,協助導師辦起醫館,又開始學習進修國學。《愛不妥協》就是她求學的階段性成果,學中醫、國學的過程,就是她“自問、自答、自認、自肯”的過程。

六六所說的“不妥協”,已經不是五年前那個因為在某東網買到爛山竹、客服不給退換就憤而在微博上吊打某東的“鬥士”姿態了。她的不妥協,是不向自己的選擇,也就是自己的未來妥協,有了這個大前提,對當下很多可氣、可泣的事,就可割可棄了。在《意外和無常》這篇文章裡,她寫自己剛買了一個月的手機出現故障,沒辦法做備份,維修點可以更換新手機但不承擔數據清零的責任,她淡定更換,朋友家的小姑娘問她為什麼不生氣,她說,人生中總會遇到意外和無常。如果是自己粗心大意導致人生某段進程中斷,就是意外;而產品有壞損概率,砸到自己頭上了,就是無常。“情緒不解決任何問題,發洩、哭鬧、生氣、責備都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認了,趕快解決,不留後遺症。”人要做的就是“減少意外,接受無常”。這種心態簡直是在實踐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了。

這本書和六六從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多處引用國學經典重審日常“槽點”,老子、孔子、《黃帝內經》……也許真的是心態變了,周圍的氣場就會有奇妙的變化,全書都蒸騰著孔子“恕”的情緒。覆盤自己情感、學習、家庭教育的經歷,她寬恕和感恩所有曾經傷害、輕視、棒喝她的人,以這樣的心態重啟人生,遇到的幾乎都是包容她一切缺點的人,“秀才”、老師、閨蜜,甚至是素不相識的路人,都讓她心生大愛。

她在做義工的醫館裡看到一個漂亮女孩,大學畢業拍畢業照那天,晚上男同學開車送倆女同學回家,未飲酒,卻撞上隔離帶翻車,後排的她未系安全帶,整個頸椎擰斷,從頸椎第三節開始碎成一段一段,昏迷兩天,從此癱瘓,已經三年半。法院判賠的金額她一分錢沒拿到,卻選擇寬恕那個男同學,“自己這一生已經毀了,若男同學為此坐牢,他一生也毀了。”

疫情蔓延的2020年,六六在武漢封城期回到武漢,結識組團送快遞的志願者,有小業主,有倆娃媽,有富二代,有農民工,“從等待大救星到成為大救星。”

六六寫道:“佛有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女人有三愛:自愛,愛他,愛無疆界。”這三重境界,從妥協到不妥協,從委屈到不委屈,從自憐到悲天憫人,質變的臨界點在哪裡?或者說,有沒有思維的捷徑,看過這本書就能臨近覺行圓滿?子貢也這樣問過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只給出一個字,“恕”。

但是如果從沒被辜負過,被欺騙過,被錘鍊過,被拋棄過……何恕之有呢?六六其實也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熱烈地去擁抱你能經歷的一切吧!她這個曾經的女“戰神”,經由婚變、經由為人母、經由筆耕不輟、經由盪舟無涯學海,二十年人生翻盤,被歲月磨洗成了“鬥戰勝佛”,一把爛牌終於打成“王炸”。我們不可能都有等額的磨難和經歷,好在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些許間接經驗,也許能避開幾個坑,用書本的厚度提升些人生閱歷的濃度,說不定經歷十八年就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了呢。

秋微說過,“當一個女人能做到不為情緒所動的時候,實際上她的性別已經非常模糊。可能我們把她稱為偉人或妖精更恰當,反正不應該是女人。”再回到男人如“貂兒”的話題,女人是什麼呢?女人,就是穿著“貂兒”的鬥戰勝佛啊!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張維

流程編輯:U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