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去年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讓許多網友大呼“沒點文化劇都追不了”,或者是“誰知道為什麼我看國產劇還要看字幕”。的確,《長安十二時辰》裡有很多細節稱得上考究,大多數和歷史對照起來,都有跡可循。像“不良人”張小敬,這個身份就給廣大觀眾漲了知識。然而,那些“默默無聞”卻又舉足輕重的冷兵器,分明也擁有著神秘而紛雜的故事,卻只被探究到表面。例如,張小敬所用的橫刀就成為了陪襯。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雷佳音用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了一個十分立體的張小敬。殺伐果斷,卻又在國家危難面前大義凜然。這一把一往無前的橫刀十分襯他的角色。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1:1仿製張小敬佩刀

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這把橫刀呢?

刀柄較短且微微下彎,一側有環。

刀劍專家老師介紹,此刀的原型是一件黃甫江先生所藏——遼、五代佩刀。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其實還真未必,我們先來看看唐代的橫刀是什麼樣的。

唐時,橫刀已然制度化。對橫刀最早、最準確的描述出自《唐六典·衛尉宗正寺》,據記載,唐刀共分四種,其三為橫刀,注曰:“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於隋。”“橫刀”一詞可以說是最凝練、最貼切地詮釋了當時的短柄佩刀。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不過,這種短柄佩刀的形態並不是統一的。從刀環來看,就分為有環橫刀和無環橫刀。像這種側面有一個環的,其實也有跡可循,如下面的“侍奉圖”。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但從刀柄上來看,唐代壁畫出現的橫刀,刀柄一般是直的。倒是敦煌資料顯示的北宋供養人,童子手中有一長刀,刀柄是彎的,推測與張小敬橫刀的原型出自同一時期。如果這種設計在遼、五代較為普遍地被發現,那麼這樣刀柄下彎的設計,很可能出自少數民族。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而唐代恰好是一個環境十分開放的朝代。實際上,唐代的冷兵器到後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胡化,所以橫刀的胡化也並非不可能。

《長安十二時辰》之張小敬的橫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