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還是以家庭為中心,一直以來奉行著“養兒防老”,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養老模式也有了多樣的選擇,但不管是哪一種,對於無兒無女的老人來說,養老問題則更添幾分憂愁和擔心。

“即使是去養老院也要有人去看望”,無兒無女的老人這樣說,覺得有兒女還是有一份保障。

但因為各種原因,年老時身邊無子女的老人還是大有人在,看看下面3個無兒無女的老人選擇的養老方式,哪一種更妥當,哪種方式讓晚年生活更順遂呢?

1.已故周大爺,農村人,因為智力原因一輩子未婚,他選擇依靠哥嫂生活。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周大爺因為小時候被嚇到了,所以人有些傻,但能幹活,手還挺巧的,農閒的時間還能編筐賣錢。

他跟著父母一起生活,家裡雖然兄弟好幾個,但父母也就借這個傻兒子的光,另幾個兒子都有自己的小家,都想著怎麼從父母那兒,往自家搬點什麼回去,只有這個傻兒子一心為家,掙錢都交給家裡。

別看傻兒子孝順,但父親卻最不喜歡他,父親精明瞭一輩子,看不上這個傻兒子。

雖然父親在世時只有這個傻兒子無怨無悔伺候著,但父親去世後,並沒為傻兒子安排什麼,父親留下的錢被幾個兄弟平分了,周大爺那份他給了大哥,他心裡信任大哥。

周大爺以為長兄如父,可以依靠大哥生活,以後每年他掙得錢都交給大哥保存,他不會花錢,每年他的花費很少。

但周大爺所託非人,大哥這個人,父親在世時都沒有管過父親,又怎麼會善待他這個傻弟弟。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身體一直還不錯的周大爺在63歲時,由於小腦萎縮變得更傻了,大哥大嫂沒有伺候他一天,他們把他送到民政局辦的養老院。

周大爺被送走後,大哥和另外幾個兄弟賣了周大爺住的祖屋,分了錢,周大爺則在養老院住了2年去世了。

涼薄的大哥,不知道午夜夢迴,會不會想到這個傻弟弟,一輩子只知道幹活,先後伺候走了母親和父親,以為自己信任的大哥會善待他,可是大哥把他送到養老院後,拿著他的錢卻沒有看過他一次。

2.已經去世的劉姑姑城裡人,有退休金,離婚後一個人生活,她養老想依靠親侄子。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劉姑姑沒有生育過,早年離婚後一個人生活,她把自己弟弟的兒子當成親兒子。

劉姑姑有退休金,多年來自己有些積蓄,弟弟一直跟她說:“姐,以後由你侄子給你養老,自家親侄子,就跟兒子一樣。”

劉姑姑對侄子也好,侄子上學的學費她給出,平時也會給侄子錢,侄子結婚要買房,劉姑姑給出了20萬,侄子高興地把房子買在劉姑姑家附近,說以後方便照顧她。

侄子結婚生了孩子,弟媳婦說:“他姑退休在家也沒事,家離得也近,讓姑姑幫忙帶著孩子。”

於是劉姑姑一直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上了幼兒園之後,孩子媽媽下班晚,劉姑姑把孩子先接到家裡來,然後侄子,侄媳婦回來後在姑姑家吃過飯,抱著孩子回自己家。

當著劉姑姑的面,弟弟和弟媳婦對自己兒子說:“以後你可得好好孝順你姑姑。”侄子當然是忙點頭說好。

可是年輕人真的很自私,他有自己的生活,也是壓力也大,他需要分心的太多了,孩子,自己父母,岳父母,再加上姑姑,他也真的照顧不了。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68歲的劉姑姑一個人生活,腦梗在家裡摔倒,鄰居發現後通知了侄子,送到醫院後大夫說送來有些晚了,出血太多,即使手術後恐怕也恢復不了,以後可能就是植物人,後來親戚們商量,最後決定放棄手術。

親戚只是做了理智的決定,因為即使救回來,也不過是有一口氣,而且術後的照顧也是個問題。

劉姑姑去世後,她的房產由侄子繼承了。

3.潘阿姨退休職員,一輩子未婚,晚年她和一起下鄉的知青夫妻,結伴住在養老院。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潘阿姨是下鄉青年,她和一個青年點的王梅關係特別好,潘阿姨內向,朋友不多,但和王梅特別投緣。

王梅和一個青年點的男知青談戀愛,回城後兩人結了婚,潘阿姨和王梅老公也熟悉。

潘阿姨回城後在大學的圖書館工作,她和學校的一位老師談上戀愛,只是在準備結婚的前2天,準新郎被查出在老家有老婆,這次對潘阿姨打擊特別大,此後她再也沒有談過戀愛,一輩子未婚。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本來內向的她,更不愛跟人交往了,特別是躲避和男人的相處,她只和王梅夫妻關係要好,和王梅一直就像姐妹一樣相處著,過年過節王梅就把她叫到自己家裡一起過。

王梅的女兒在潘阿姨所在的大學唸書,潘阿姨一直幫著照顧,女孩大學畢業後,因為工作單位離潘阿姨家近,她一直在潘阿姨家住著。

王梅的女兒像有2個媽媽,女孩結婚後,對潘阿姨也很好,互相走動非常頻繁,互相照應著。

在潘阿姨和王梅快70歲的時候,大家商量一起去養老院住,過年過節一起回家,日子過得也不錯,王梅女兒也經常看望他們,有什麼事情一起就給辦了。

朋友間的友誼有時比血緣關係更長久,更牢靠,特別是經過幾十年的風雨考驗,結下的情意比金堅。

4.結語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潘阿姨的養老模式還是值得提倡的,其實不但是無兒無女的老人,對於獨生子女父母的60,70後的大部分人,以後養老的去處的都將是養老院,或是新興的“抱團取暖”的養老模式。

和幾個興趣愛好,三觀相同的人,一起去養老院結伴養老,應該是最可靠的養老模式。

但實現這一點,還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畢竟養老院的費用不低。

但養老問題是每個人都將面臨的問題,所以為了晚年幸福,年輕時多努力為自己積攢下養老資本,只有未雨綢繆,才會在年老無能力掙錢時,讓自己生活地安穩。

無兒無女將來要靠誰養老?3個故事3個選擇有的心酸,有的可靠

但是關於養老,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是希望國家以後出臺更多的惠民養老政策,建立更多的養老機構,因為相比於城鎮退休職工,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養老問題更加嚴峻。

養老要靠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努力,無兒無女的老人也不必太憂慮,互助,結伴養老都將是不錯的養老方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