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文/娛樂酸檸檬

4月16日晚間,倡導公式相聲的交大博士李宏燁,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了一個相聲段子《疫情別戀》,並配文稱:這不是三部曲的第三部,而是新三部曲的第一部哦!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自從李宏燁推出相聲段子《萬事如疫》之後,網上質疑聲此起彼伏,紛紛指責他的這個諧音梗極其不當,給人添堵。然而,對於網友的指責,李宏燁的回應很坦然,稱這個段子的名稱,沒有傷害他人的意思,只是想表達自己的創作主題而已。

時隔不久,李宏燁又推出了《萬事如疫》的續集《不疫而飛》,同樣是利用諧音梗來做包袱,主題依舊是抗擊疫情。當然,這個續集一出,同樣受到了網友的指責,批評他不僅不為《萬事如疫》道歉,反而在諧音這條路上越陷越深了。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或許是為了想脫離原來的創作理念,這次李宏燁稱新作品《疫情別戀》不是前兩個相聲段子的延續,而是一個新三部曲的開始,只不過在段子名稱上依據延續了千年不變的諧音梗。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相比於《萬事如疫》,《疫情別戀》要低調了很多,看過這個相聲段子後才發現,這是李宏燁為“知識產權和健康中國”所創作的系列作品,而且這次身邊的搭檔也不再他的媳婦鄭鈺,換成了郭國中。

《疫情別戀》的時長不到7分鐘,一共只出現了兩處諧音梗,一個是“科技”與“客機”,一個是“蝙蝠”與“邊幅”,貌似這不太像李宏燁的風格。

整個作品看下來,雖然內容上一直在宣傳國內的科技力量,但是從形式上來講,說其說是相聲段子,倒不如更像二人茶桌閒談,包袱沒有幾個,只有李宏燁那句“我都只上過熱搜榜第二名”算得上一個自我調侃的笑料。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說《疫情別戀》不像相聲段子,更主要的原因還是要表演功力上,這次逗哏的郭國中只是一個律師,不是專業的相聲演員,而捧哏的李宏燁一如既往脫口秀水準,二人之間生澀的配合,加上略顯粗糙的作品,確實很難讓人把它理解為這是一段相聲。

一直以來,除了作品創作屢次遭受質疑外,李宏燁的相聲表演水平也飽受詬病,全程表演下來幾乎都是靠著諧音梗來推動,而相聲中常見的“三翻四抖”幾乎看不到。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當然,作為一門語言的藝術,不是說相聲作品裡不能出現諧音梗,如果這個技巧用的好,同樣也可以當成一個包袱。比如郭德綱相聲中就出現過“賣參”和“賣身”、“制杖”和“智障”、“販劍”和“犯賤”等等,而趙本山在小品中則是把諧音梗進行了升級,從而有了“人氣”變成“氣人”、“精闢”變成“屁精”的經典臺詞。

但是,諧音梗的手法,在相聲或小品創作中只能當成一個包袱而已,起到點綴一下即可,像李宏燁這種全程使用的,多少有些膩煩人了。

在《歡樂喜劇人》第6季中,孟鶴堂也玩過一個諧音梗,在相聲《我要幸福》裡,他把“企業家”改成了“起夜家”,調侃父親經常起夜,而這個諧音梗也只是一笑了之,後續並沒有繼續頻繁使用。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說起這季的《歡樂喜劇人》,從當前的競演進度來看,已經進入總決賽的兩組選手,孟鶴堂周九良、金霏陳曦都是相聲演員,而德雲社的燒餅曹鶴陽還在後面虎視眈眈,也就是說,《歡樂喜劇人》第6季,簡直要成了相聲大會了。

那麼對於創立了公式相聲的李宏燁來說,這麼多同行都參加了《歡樂喜劇人》,他為何不來試一試呢?

李宏燁《疫情別戀》出爐,要玩三部曲,為何不參加《歡樂喜劇人》

自從在《相聲有新人》與郭德綱辯論相聲而“成名”後,李宏燁也參加過一些喜劇類節目,比如《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可惜在當期的競演中,他的分數墊底,更談不上獎項了。

由此來看,無論是作品創作和表演水平,李宏燁和他的公式相聲還要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