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感受愛,讓孩子心裡有愛

讓孩子感受愛,讓孩子心裡有愛

《何以為家》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把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

01

贊恩才12歲,就因為刺傷人要坐5年牢,他並不壞,他只是因為自己的妹妹去世了,才會被憤怒遮蔽雙眼去犯錯。

他爸媽把才11歲的女兒嫁出去,幾個月後,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因大出血而去世。

就是因為無知奪走了她的生命,她本該美好的人生,就被她的父母給毀了。

現在我依然能夠聽到類似這樣的無知事件,在農村,1個13歲的女孩就被奶奶經常唸叨著讀完初中,16歲就可以去嫁人了。

在他們老人的認知裡,依然覺得女孩子不需要讀那麼多的書,儘早把自己嫁出去,就是她們的使命。

這是多麼的可怕啊,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沒有必要只侷限在一條狹小的道路上,就算要結婚,也不是一個16歲女孩該做的事。

贊恩的父母生了很多的孩子,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生這麼多,難道在他們的意識裡,孩子就是賺錢的工具嗎?不愛孩子為何還要生,這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孩子不是物品或工具,他們是一個美好的生命,請善待他們。

讓孩子感受愛,讓孩子心裡有愛

02

贊恩雖然年紀小,卻過得很坎坷,渴望上學,卻被父母強迫去工作,因為看到自己心愛的妹妹被父母無情的嫁出去,他感到絕望而離家出走。

他因年紀小找不到工作,被一位好心的女人帶回家幫忙看孩子,但是後來這個女人因為沒有證件照被抓了,他只能帶著孩子到處去換取食物,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含淚把孩子交給了別人。

贊恩是個好孩子,只可惜沒有遇到好父母。

很多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出問題時,總會控訴他們有多壞,自己是怎麼含辛茹苦把他們帶大的,換來的確是一個壞掉的孩子。

但是這些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之所以犯錯,都是因為父母的錯,是這些父母把無辜又可憐的孩子推向深淵的。

孩子感到絕望和痛苦時,他們就必然會做出出格的事,如果父母不幫他們走出來,還繼續推他們出去,那麼他們還能怎麼辦?

贊恩說:“我想讓大人們都聽一聽我的話,我想讓那些不能照顧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則長大後能回憶的是什麼,是暴力、虐待、侮辱或毆打嗎?被鐵鏈鎖、被水管澆、被皮帶抽嗎?我聽過最親暱的話只有:“給我滾臭小子”或者“走開混蛋”,生活簡直就像一坨狗屎,比我腳上的鞋還要髒,我天天活在地獄裡,受著煎熬,就像我做夢都想吃雞肉一樣,命運為什麼要折磨我,我本來以為,我們會長大,長成個好人,會受人尊敬,還有很多人喜愛,但是真主不想讓我們變成這樣,他要我們像地毯一樣被人踩在腳下。”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和愛,是父母的責任。

讓孩子感受愛,讓孩子心裡有愛

03

愛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良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不讓孩子活在心靈匱乏的痛苦中,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健全和快樂的人,孩子就可以積極樂觀的看待這個世界。

哪怕孩子的內心已經患病了,只要父母及時察覺,並做出對應的急救措施,孩子也依然有痊癒的可能,只要父母不要放棄孩子,用愛去療愈他們,他們總有一天能夠感受到並開始發生改變的。

也許有很多父母會感覺自己的內心很匱乏,沒辦法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但其實孩子是來療愈父母的,他們是一群天使,是來讓父母實現個人價值,讓父母通過愛和照顧來療愈曾經受傷的自己,並過得更好的。

當父母愛孩子時,父母也能夠感受到來自孩子的愛,這樣就等於愛自己。

不懂得愛別人,也就不懂得愛自己,同樣,不懂得愛自己,也就不懂得愛別人。

用心去愛孩子,讓孩子心有所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