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導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1900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為了駁斥外國列強對我國“老大帝國”的稱呼,慷慨激昂,一腔熱血寫就散文《少年中國說》,指出中國是正在成長中的“少年中國”,感情充沛、積極樂觀、充滿氣勢且給予了年輕人極大鼓勵。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少年者,國家之新生代,進取向上、充滿力量,似小老虎一般發出吼叫,似雛鷹一般振翅欲飛。若少年奮起直追,創新且有擔當,則國家也煥發更為活潑、蓬勃的新生機。

所以,對於少年的教育與鼓勵一直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

2018年9月,歷史學者傅國湧帶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少年們在北京與南京進行文化遊學之旅,學子們走在積澱深厚文化的著名景點中,傾聽老師的講解,與滄桑歷史對話,同時又寫下關於景點的習作,篇篇皆新篇,是少年的心緒凝結,字裡行間給人驚喜,象徵著嶄新未來。

老師的講課錄音整理成文字,便是《尋找中國之美》一書。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從北京到南京——少年之眼看中國,看到風景之美、歷史之美、文化之美

  • 北京

遊學的第一站選在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亦承載著重要歷史故事,以其獨到的城市魅力吸引著學子們前來探尋。中秋剛過,京城正值最美秋季,少年們遊歷在秋景之中,感受著天地之間的大美。

無數文人墨客描寫過北京的天氣、景色、瓜果與植物。

老舍寫:“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隻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

梁實秋寫:“西院裡有四棵紫丁香,佔了半個院子。後院有一棵香椿和一棵胡椒,椿芽、椒芽成了燒黃魚和拌豆腐的最好的佐料。”

張友鸞寫:“棗核受了我心頭熱氣,就盤結了起來,慢慢就長成了一株大樹,‘春’來了,棗樹開了新花,新花的香味我嗅到了,用力地嗅,我還以為這是你的粉頰哩!然而那一株棗樹的枝兒又碰了我的帽子。”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而少年們站在北京的秋裡,看著遠處鑲在深秋裡的紅色太陽,加上眼前故宮裡紅色的宮牆、黃色的琉璃瓦,加之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涼意,一種

歷史厚重感以及時光飛逝的淒涼感頓時油然而生。

到了居庸關,看著靜靜聳立在崎嶇群山之間的長城,少年們感受到的是令人敬畏的雄偉與威嚴,更心疼於“水寒傷馬骨”——因修長城或守衛長城而受傷的民力。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在北京大學,少年們站在紅樓前,吟誦著《北大校歌》——“到如今費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時幸遇先生蔡。從頭細揣算,匆匆歲月,已是廿年來”,感受著“兼容幷包,思想自由”的人文精神

在北京郊區香山腳下的黃葉村,學者給少年們講述在此寫下《紅樓夢》的大文學家曹雪芹的故事。千古絕唱《紅樓夢》,自石頭的故事開始,最後又歸於空無。少年們在金陵十二釵的悲劇裡感受著震撼人心的美學力量

在植物園、圓明園與頤和園,少年們欣賞著不同風格的園林藝術,撫摸著烙印在一磚一瓦上不可磨滅的歷史。人之於偌大的庭院、之於世界、之於歷史、之於命運,都顯得太渺小了,但我們可以牢記歷史、感受世界、欣賞文化與風景,讓自己的精神變得強大起來。此次北京之行,少年們更是受益良多。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 南京

一北一南,遊學雙城記的第二站,學者帶領少年們來到了南京。南京,是一座歷史的城,更是一座現代的城,此次學子們要到南京

尋夢

尋一箇舊夢,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沉澱了太多歷史的記憶;尋一個新夢,社會發展進程不斷往前推動,中國開始往工商業文明轉換,這是新的文明。

南京的風景蘊含著中年之美,洗去青春的浮華與躁動,沉澱下來的是歷史的厚重與寧靜。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劉禹錫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孔尚任寫:“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宗白華寫:“天上的流雲,常時幻出海島沙洲,峰巒湖沼。我有一天私自就雲的各樣境界,分別漢代的雲、唐代的雲、抒情的雲、戲劇的雲,等等,很想做一個‘雲譜’。”

柏樺寫:“彷彿有某種命運的契合吧,身世飄零的江南遊子在良辰美景的南京同滄桑言歸於好了……我暫且安頓下來,寂寞高大的梧桐、夏日午後的蟬鳴、乾枯的落葉和蔥蘢的草地陪伴我消磨一個又一個白日。”

少年們感受著文人筆下的南京,在秋日裡與南京對話,越過繁華與熱鬧的表面,貼近南京的心。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而站在十里秦淮河畔,與秦淮河對話,感受到的則是南京的人文精神內核

它是舊日的秦淮河,是“夜泊秦淮近酒家”裡的秦淮河;也是近代的秦淮河,是“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更是現今的秦淮河,是生生不息流淌、少年們今日所見之秦淮河。

傅國湧學者在河邊給少年們上人生哲思課,藉著秦淮河談對世界的認知。學者說:“教育就是讓人變得更有理解能力,對於一切發生的事情,過期、現在和將來,將來的事情我們並不知道,但是透過過去和現在我們能預測將來……”

秦淮河裡的水已流了無數年,而在秦淮河邊發生的愛恨情仇、時代更迭也都在水波盪漾之間成為了過去的故事。我們要對這些故事、對這個世界持有理解力,並且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那麼此時文學就站了出來,我們用文字、語言來表達對一切的認知。

所以少年們此次的南京之行,不但尋得了夢,而且提高了對世事的理解與表達能力,這對於他們的人生來說,是頗具意義的。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從詩歌到散文——少年執筆寫內心,寫出感受之新、想象之新、未來之新

教書育人,有老師的輸出、教導,更要有學生的反饋、呈現,如此一教一學形成閉環,才是真正的教學完成。

傅國湧學者在遊學途中講課,學子們每到一地則作一篇習作以記之。文章是記錄描述世間事物、道理,陳述表達作者情感、想法的文化載體。學子們我手寫我心,將自己對北京南京的感情投入文章之中,篇篇皆新篇,字字皆真情,而習作更是給我們帶來了驚喜,讓我們看到了文學的未來之新。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10歲的曾子齊在欣賞了長城的壯麗雄偉之後,寫下詩歌《長城的槐葉》,以小見大,把槐葉比作刀,比作綠寶石,槐葉之美映襯秋景,更映襯長城之壯美。

11歲的趙馨悅在與南京對話的文章《桃花扇·餘韻》裡,採用第一、二、三、四、五瓣血桃花的分小節陳述的格式來描寫對南京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我們驚歎於她的歸納總結能力、邏輯分類能力,以及頗有創意的想象力

11歲的郭馨儀在描寫未名湖的文章《燕園青路》裡寫:“作家們說得對,這湖水的確是綠的,在陽光下綠得透明,綠得像司徒雷登的眼睛。岸邊的植物也是綠的,襯得湖水更綠了,只是它們只管各自綠,綠得那麼不團結,極不協調。”“綠得像司徒雷登的眼睛”這一句太讓人驚喜了,小小年紀便能寫出如此精妙的比喻,著實讓人驚歎。

教學相長,老師最喜看到學生能取得進步,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而此次雙城之行的習作便是少年們交出的最讓老師滿意的答卷,少年們在遊歷中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觀、世界觀、人生觀,傾之筆端,讓我們感受到少年內心的真情實感。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結語

故宮、長城、頤和園、未名湖、秦淮河、石頭城……曹雪芹、蔡元培、王國維、魯迅、賽珍珠……我們的祖國不僅擁有壯麗風景,更擁有源遠流長的優秀文化,大先生傅國湧與小學子們遊學萬里,從北至南,探尋歷史洪流中的文化與大美,可謂“少年雙城記”

觀古代建築、聽歷史故事、寫抒情習作,少年的內心在遊歷途中一點點變得豐滿起來,我們驚喜於少年的茁壯成長,更看到了那份未來可期的少年力量!


遊學記《尋找中國之美》:透過少年之眼看滄桑歷史與嶄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