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本號致力於促進改善中年老年獨居及空巢人士的生活狀態,您的關注是作者的動力。和作者探索互助養老幸福之道請點作者頭像私信加群。


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上網查資料時,不經意間看到一則舊聞,講的是一位退休幹部,曾經當過區委常委 組織部長,不堪忍受獨居的寂寞和擔心,而尋找好心家庭領養。(登載消息的報紙有《青島早報》作者黃飛、楊博文;《常州晚報》作者汪磊、朱臻,看詳細報道請網上搜索兩報文章。)

老人稱,希望有好心人能夠領養我一起生活,我願意拿出每個月6000元的退休金給領養人。如果住到領養人家裡,自己房子每月的房租、還有我百年之後的喪葬補貼都跟好心人分享。

自己的身體也比較健康,生活完全能夠自理,唯一的問題就是生活得太孤獨太無助。希望有人能經常在身邊陪,一起出門散散步,更重要的是萬一發生意外,不要身邊沒人。

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一個人獨居十年多了

老人姓郇( xún),是一位77歲的空巢老人,已經獨自生活10年了。老家在山東青島,1972年來到常州工作,八十年代曾任常州市戚墅堰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後來調到戚墅堰區老齡辦工作,並於1999年退休。老伴1999年因為食道癌去世。

在妻子去世前幾個月,因自己忙著照顧住院的妻子,只能在小餐館裡吃飯。餐館服務員小云當年才22歲,老家是連雲港。好心的姑娘在得知老人的窘境後,經常幫老人做飯照顧老人。妻子去世後小云繼續照顧郇老人,直到2005年端午節前小云出嫁。

郇老人像嫁女兒一樣送走小云,從那時起才徹底成了一名空巢老人。轉眼間,一個人的獨居生活已經10多年過去了。

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老人經常翻看相冊,回憶過去時光

空巢生活太沒意義

郇老人說,兒孫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平時都要忙事業忙家庭,我只能跟自己過日子。兒子也在常州,住的是單位宿舍,面積很小,不能把他接過去同住。而且兒子的工作單位在常州的另一頭,離老人家有二十多公里遠,也不能常回家。

“兒子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天天陪我?”孫女已經出嫁,有了一個孩子,不定期來看爺爺。在老人看來,兒子和孫女都不具備居家養老的條件。

剛開始的幾年,身體還很硬朗,能夠逛公園和到處旅遊,日子並不難捱。近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越來越力不從心。腿腳不靈便,連離家只有500多米的小公園都去不了,老花眼也越來越嚴重,3米之外就是一片模糊。晚上常常睡到半夜突然睜眼,盯著天花板幾個小時都睡不著,白天又精神不好昏昏欲睡。

關鍵是太孤單了,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自己每天自言自語,常常對著老相冊一念叨就是一兩個小時。

”自己年事已高沒辦法買菜做飯,經常是早上起來去外面的小飯館吃碗餛飩,中午再去小飯館吃碗餛飩,再吃個素菜,剩下的素菜打包回家晚上吃,每天就是睡覺、吃飯,吃飯、睡覺,覺得生活完全沒有意義。

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鄰居遭遇讓他心有餘悸

獨身的任工程師和郇老人住同一幢樓隔壁單元,兩家有一扇窗戶正對著,兩名孤獨的空巢老人就通過這扇窗戶聯繫,兩人還約定相互支撐著,堅強度過空巢生活。

2012年春節剛過,郇老人突然發現,任工家來了很多警察、社區工作人員。他跑下樓一打聽,才知道多日在窗口沒見面的任工出事了。過年任工在家中突發疾病去世,一直沒人知道,保姆過節回來,打不通任工的電話才報警救助,發現老人已經去世多日了。

“我沒啥朋友,也不想去敬老院。”郇老人一直在考慮,自己人生中最後的一段時光,應該怎樣度過。他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念頭,兒童福利院的孩子能被領養,空巢老人怎麼就不能被‘領養’?他認為,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時光,應該活得開心踏實一點,在不麻煩小輩的前提下,換一種生活方式。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兒子和孫女,兩人都沒有意見。

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選擇標準:希望家中能有人作伴

我本來就是空巢老人,要是住進領養家庭後,白天家裡的人仍然全都去工作,把我自己留在家裡,這樣的領養就沒有意義了。希望這個家庭最好有人能夠長時間地陪在身邊,要是這個家庭裡還有一名五六十歲的健康退休老人,我們兩名老人能夠一起出門一起作伴,家裡的孩子們幫忙做做飯,洗洗衣服也可以。

一個多月選定終身保姆

考察了近10個領養家庭,其中既包括常州本地的報名者,也包括青島的家鄉人。這些領養對象有的是通過電話聯繫,有的見了面,還有熱心人直接從外地趕到他家門口,但都沒能成功。

有的是一時衝動,事到臨頭打了退堂鼓。有的非常有誠意,但確實沒有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還有的則純粹是為了老人的退休金,老人覺得對方很難長期堅持。也有很多條件很好,而且很有誠意的家庭,但郇崎老人自己又覺得不是很合適。

最後,郇老人發現門縫裡有一張小紙條,紙條上說希望做他的 “終身保姆”,還留下了胡女士的聯繫方式。“紙條上的字跡很清秀,我感覺是個知書達理的人。”郇當即撥打電話聯繫,當天下午就見面商談。這次談話讓他很滿意,覺得對方脾氣好、實在,也不是衝了自己的錢,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我是個外向的人,脾氣不好,她比較內向,能遷就我。”性格也可以形成互補。

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注

“空巢老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吃得好住得好,更重要的是一種關懷與親情,也許在老年公寓裡,老人能得到妥善的照顧,但家庭裡的親情是護理員無法替代的。”郇老人稱,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讓身邊更多的空巢老人找到改變命運的途徑。

空巢老人有多苦:區委組織部長獨居十多年後,怕意外求好心人收養

本作者認為,目前參加養老互助組肯定是比較好的方法

(雖然這種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一些人的自私、斤斤計較導致互助小組辦不下去。筆者認為這需要靠樂善修行來解決,覺悟的就參加,不悟的繼續單幹。畢竟都是民間的,不存在強制別人接受,只能靠自覺。)

能自理時參加互助養老,互相幫助,拼住、拼飯、拼玩。健康安全方面互相監護,組員生病其他人陪同就醫。特別是沒有親人的獨身者(有子女的也不一定靠得住),更需要朋友之間的照顧和感情慰藉。

即使去住養老院,不能自理了,也有人去看望,幫自己監督服務質量,說句公道話不是?

現在也有很多老人抱團養老,也遇到不少問題,主要是經濟條件不一樣,消費觀念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開始圖個新鮮還行,時間長了矛盾出來了,所以就散了。

作者認為,互助養老和抱團養老不是同樣的性質,互助的形式多種多樣,互相幫助不等同於抱團。互助在西方發達國家有很長的歷史了,而且非常成功。大家對互助要充滿信心。抱團養老也有很成功的,需要不斷去嘗試,找到合適的。就像夫妻,有很快就離婚的,也有很多白頭偕老的。

本人觀點,不代表別人,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條件。

我計劃中的老年階段的生活,應該是這樣的:

儘可能參加互愛互助行動

當生活能自理時,多去樂善修行,幫助別人,也接受別人的幫助

相互扶持,做些有意義有意思的事。

當生活不能自理,被各種醫療手段折騰不已,仍然阻止不住生命暗淡

就沒必要再受罪了,主動放棄,選擇安樂S,豁達地告別世界

但是,這在很多國家是不合法的,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需要別人的互助

快樂地活著,安樂地離開,就是老年生活的最好寫照

本號致力於促進中年老年獨居及空巢人士生活狀態,您的關注是作者的動力。

如果您覺得作者文章對您有所益處,請在文章頂端作者。非常感謝!

如果您有興趣加入互愛互助群交流,請作者加群。

加群交流方法:手機頂端>點作者頭像及名稱>私信。熱誠歡迎大家參與交流。

點擊閱讀

什麼是互愛互助?我為什麼說互愛互助需要樂善修行?

費心請來保姆,老人連遭菜刀耳光伺候!老人離世後子女悔恨淚流

未來的單身及空巢人士,特別是女性朋友,考慮獨自養老了嗎?

一位女兒的痛苦:老人失能,保姆不願照顧,我還要工作,怎麼辦?

身為住高級病房、月入2萬的離休幹部,免不掉老年失能被虐待的命

六旬病婦長期照顧癱瘓雙親面臨絕望,失能老人成壓垮人生幸福稻草

親身考察養老院:好設施難掩內心淒涼,缺少關懷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