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故事13:守成者哈德良

公元117年夏天,開創了羅馬帝國最廣闊疆域的圖拉真皇帝在小亞細亞病逝。遵照圖拉真的遺囑,他的養子哈德良繼承皇位。

羅馬的故事13:守成者哈德良

哈德良

哈德良是出生於西班牙的一個富裕家庭,是圖拉真皇帝的表侄。10歲那年,哈德良的父親去世,圖拉真和好友阿提安成為哈德良的共同監護人。此後,哈德良長期跟隨圖拉真。公元97年,羅馬皇帝列爾瓦收圖拉真為養子並指定為繼承人。哈德良奉命向圖拉真傳達祝賀。幾年後,哈德良憑藉在達契亞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出任行省總督。公元108年,年僅32歲的哈德良當選執政官。公元113年,帕提亞戰爭爆發,哈德良被委任為敘利亞總督,負責後勤支持。4年後,圖拉真皇帝病逝于歸國途中,哈德良繼承皇位。

此時,擺在哈德良面前的最大考驗就是帕提亞戰爭。雖然圖拉真皇帝佔領了帕提亞廣闊的疆域,但是,帕提亞是一個國王相對弱勢、貴族相當強勢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可以擊敗卻難以征服。在廣大佔領區,帕提亞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反抗。儘管投入了多達11個軍團,但羅馬人仍然難以維持有效的統治,還造成帝國北部和西部邊境的兵力空虛。

從帕提亞撤軍,是哈德良最明智的選擇。然而,作為戰勝國,主動放棄到手的土地。對人民、對軍隊將領也不好交代。為了順利撤軍,哈德良先以參加圖拉真的凱旋式和葬禮為由,將前線的將軍們調回羅馬。接著,哈德良與帕提亞國王締結和約,將羅馬帝國的東方邊界縮回戰爭前的狀態,並以多瑙河中游達爾馬提亞人入侵為藉口,下令全軍撤退。

在回軍羅馬途中,哈德良得到自己另一位養父、近衛軍長官阿提安密報。有數位將領認為,哈德良從帕提亞撤軍的行為,侮辱了圖拉真皇帝的威名,密謀推翻哈德良。哈德良隨即命令阿提安公開派兵鎮壓,將他們當場處死。

之後,為整頓國防、視察行省,哈德良開始巡視全國。在他統治期間,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行省都曾被皇帝光臨過。在巡視的過程中,哈德良有針對的出臺了軍事改革措施,以提高兵員素質,增加短期合同兵等。

羅馬的故事13:守成者哈德良

哈德良長城

在邊境巡視中,哈德良檢查戰備、組織演習、整頓軍紀、修繕軍事基地,使帝國邊防實力得到提高。在不列顛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著名的哈德良長城,將不列顛南部已經羅馬化的居民和北部原住民分隔開,這條長城在後來逐漸演變成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分界線。

公元124年,哈德良來到希臘。他為希臘文化而痴迷,也為希臘凋零的現狀而痛心。經過半年,哈德良瀏覽了希臘的主要城邦與古蹟後,出臺了振興希臘經濟的計劃。在這項計劃中,希臘的公共建築將被修復,學術和公共活動將得到資助。雅典將成為學術和觀光勝地,並帶動希臘的商業發展。

羅馬的故事13:守成者哈德良

羅馬萬神殿

哈德良是所有羅馬皇帝中,最有文化修養的一位。他在文學、藝術領域都有很深造詣。他主持改造重建的羅馬萬神殿,是古羅馬建築的典範,現在是意大利著名旅遊景點。 而他修建的位於提沃利的哈德良別墅,則是一個品味獨特,融合雕刻、建築、水環境的巨型藝術行宮,堪稱羅馬的萬園之園。

羅馬的故事13:守成者哈德良

哈德良別墅

公元128年,哈德良完成對羅馬帝國全部邊防線的整頓。羅馬軍隊靠高度的戰備、良好的訓練、完善的後勤震懾了外部敵人,使羅馬帝國邊境保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

但是,哈德良在處理宗教問題上較為激進,並最終演變成戰爭。公元132年,哈德良出巡巴勒斯坦,他打算在耶路撒冷原址上新建一座城市,並修建羅馬神廟。這引發了猶太人的大規模叛亂,叛亂的領導者自稱是猶太信仰的救世主,這是一場拯救猶太民族的聖戰。很快,叛亂從耶路撒冷蔓延到整個猶太地區。

羅馬的故事13:守成者哈德良

猶太戰爭

哈德良皇帝隨即派遣大軍進行鎮壓。經過兩年的血腥鎮壓,整個猶太地區一片焦土,50餘座城市和近1000個村莊被毀滅,超過50萬猶太人遭到屠殺。公元134年,哈德良皇帝下令將所有猶太教徒永遠放逐出耶路撒冷,並將整個耶路撒冷按羅馬風格重建;原猶太地區改名為巴勒斯坦。從這一年起,所有猶太人失去了家園,他們背井離鄉、長期漂泊於世界各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得以返回故土。

公元136年,沒有親生子女的哈德良宣佈收美貌的貴族埃利烏斯為養子,並指定為繼承人。希臘自古就盛行同性之風,因此,在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羅馬,喜歡同性也不算禁忌。哈德良就曾經為自己早亡的同性情人安提諾烏斯,在尼羅河邊修建了一座城市。哈德良還將安提諾烏斯奉為神明,讓他的雕像樹立在城市中央。

因此,軍隊和元老院普遍認為埃利烏斯靠美貌得到皇帝青睞,因此對他反應冷淡。並且埃利烏斯很快就去世了。不久以後,哈德良又收元老院議員安東尼 · 庇護為養子,並要求安東尼收哈德良器重的少年馬可 · 奧勒留為養子。公元138年,哈德良在貝阿莊園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