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都壓力很大

現代人特別關注家庭教育,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的表現會自然而然的對其進行一些評判,就是所謂的是否有家教。如果認真來講,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而正確的問法應該是,他接受的家教是哪一種?

在羅伯特.薩波斯基寫過一本關於人類腦科學如何解釋人類行為的書,叫做《行為》。他提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觀點。我們的童年以及少年時代其實才是壓力最大的一個時期。

你肯定會不敢相信,人類小時候自己都有父母和親人照顧,沒有工作和生計的負擔,哪裡來的壓力啊?

在這裡的壓力,可以被理解為不同於生活的壓力,而是一種來自外部對自己大腦和性格的塑造和剪切力量。它同時作用於生理和心理。他是“成長”的壓力

我們現在都知道,一個人的雙商形成基本來自於基因和環境兩個因素的綜合作用。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這兩方面的影響程度基本是1:1的。

家庭首先給了我們先天的基因,並且啟蒙了我們的後天外部環境。薩波斯基沒有一竿子簡單的把家教分成好壞,而是通過兩個指標的高低程度不同,將家教分成了4個類型。

這兩個指標是要求和回應。

1.要求:攻擊或防守

要求是家庭對孩子的預期,中國有望子成龍,金榜題名的傳統。特別是在社會地位普通的家庭,更容易對孩子提出高要求,灌輸出人頭地,喜歡競爭的理念,這是一種攻擊策略,要求你往上衝,最好能突破自己的階層。

高要求很容易理解,男的還會有家庭對孩子低要求的麼?事實是,這樣的情況也不少。中國近些年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面臨的局面是相對公平的,56個民族是一家。而西方一些國家,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種族和膚色的問題導致階層隔閡更嚴重。因此一些家庭貧民區的家庭要求孩子少和外界接觸,躲避不必要麻煩,把屬於自己的東西看好,別被搶走。這是一種防守的策略,多少有些絕望和無奈的味道。

2.回應:正反饋或負反饋

回應可以看作家庭對孩子的反饋,孩子的行為在家庭中得到鼓勵還是限制就是雙方的反饋鏈條。高回應通常意味著對孩子的支持和激勵。但是這裡有個陷阱是,你支持和激勵的行為是否是值得的。是溺愛還是開明,有時候一線之差。因為同樣是有錢人,貴族和富二代變現出的素質差距還是很大的。

每個人的


在過去因為基因和後天教育基本都是圍繞著家庭為單位開展的,所以社會階層比較穩定,家教大概率的能夠決定你是誰。好消息是,現代人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正在減弱,從人類開始上學,並能接觸更多的外部環境後,社會的公共教育會起主要作用。並且隨著年紀的增大,我們大腦的額葉皮質逐漸成熟,理性和認知能力提升會幫組你成為一個更加具有社會屬性的健全的人。

所以什麼七歲看到老的俗語,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如果你正處於教養孩子的階段,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交家教風格是那種。這裡面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因為人畢竟是很複雜的,教育是家庭和社會共同完成的。但是至少我們可以不要再犯那個簡單的錯誤,不要在簡單的說別人“沒有”家教。

感悟來自《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三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