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正餘:一個頂仨 企業來了“超級工人”

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巨大挑戰,但海門正餘鎮主動靠前服務,積極牽線搭橋,暢通鎮內外產業循環,用“機器換人”為製造業“賦能”。 不僅讓鎮上骨幹企業駛上了技改和智能製造的“快車道”,也使當 地工業機器人板塊逆勢增長,產銷規模比去年同期翻番。

位於海門正餘的江蘇中聯風能機械公司,是國內生產地鐵用風機的骨幹企業。公司投入800多萬元實施機器換人,半個月前,焊接車間的13名“新同事”全面到崗。像這臺配合工裝夾具和翻轉機,可以一次性完成風機導葉28條焊縫的焊接任務,原本一名焊工半天的工作,現在機器人只需要24分鐘,實現焊接生產線的高度自動化。目前,中聯風能累計手持17條地鐵線的風機設備訂單。

就在兩個月前,企業的缺工率還有近4成的缺口,急需新招30多名熟練焊工,但受到疫情影響,開到七八千工資,也是一人難求。沒有工人,能否用機器人?中聯風能立即聯繫“隔壁鄰居”--振康機械公司。焊接機器人是振康公司的“新秀”,但中聯風機需要的焊接機器人,從焊材到壁厚都有個性化要求,兩位老總帶領技術人員聯合開展技術攻堅。

海門正餘:從危機中尋轉機 振康機器人板塊業務量暴增200%

振康的鑰匙,不只能開中聯的鎖。通過與企業負責人一對一走訪聯繫,海門正餘黨委政府發現,復工企業普遍存在用工困擾,當地迅速摸清企業缺工量和機器人供給能力兩項“家底”,積極引導企業聯合開展技術創新,在賦能實體經濟中實現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目前振康已與6家本鎮企業合作,聯合研發出建築裝備、煙塵處理等用於建築、機械、環保等領域的新型機器人。機器人訂單同比增長200%。

海門正餘:營造產業政策“小陽春” 暢通產業“微循環”

隨著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機研發製造、應用服務展示等產業鏈條的加速打通,當地政府也計劃在南通、海門兩級政府政策激勵基礎上,對運用本地自動化設備開展技改的企業給予適當財政補貼,推動企業運用自主化設備進行自動化改造,以促進產業循環的政策“小氣候”推動機器人開發和應用企業的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